首页>>课改前沿>> 谈谈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 正文

谈谈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

2013-11-14 10:08 文∕张芳芳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3年11月11日B7版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创造了广阔的天地。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首先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教学结构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建立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那么在研究青少年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通过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保持协调一致,产生良好的效果,必然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新的教学理论。
       其次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时,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要遵循实效性原则。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来选择最有效的教学媒体,课堂教学中各媒体的组合也应该以能发挥实际作用为基本原则。例如,我在教授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这一课时,首先多媒体出示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中再现的“郑和下西洋”的盛况,说明其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看书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最后是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可以帮我们教好每一节课。如为了让学生在感受国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同时能体会到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又能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在教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时以演示文稿开始。打开多媒体课件,利用“长城”的图片以及“把它作为国防的象征”而导入新课,接着比较“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受检阅的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图片与“1999年10月1日建国50周年时,受检阅的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坦克兵团”图片,进而让学生得出“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我国的军队建设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国防力量日益增强”这个结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整合试验的运用,将推动教育的飞跃式发展。
                                                                (作者: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四中学)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