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如 何 让 课 堂 活 起 来 正文

如 何 让 课 堂 活 起 来

2012-08-13 11:15 马俊琴 2012年8月13日今日文教A19版

 山西省永和县二中  马俊琴

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他又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所以说:“活”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呢?

一、紧扣文本,拓展教学空间,激活课堂

每课的教学目标要始终抓住文本,以文本为基础,寻找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拓展想像空间。如欣赏小说,要善于抓住情节的多元发展态势,比如《最后一课》的故事是在高潮中戛然而止的,人物命运的发展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可充分利用这些空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着眼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激活课堂 

首先,语文教师要教会启发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积极调动他们的联想、想像能力,鼓励他们在所阅读的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比如教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寻找杨志有哪些不足之处,去思考杨志虽然精细,生辰纲又何以被劫?这样,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情节、文章的主题便更清楚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会独立思考质疑。如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读者会看到于勒这个人物形象的可怜、可恨之处,但如果从更深的社会文化背景去思考,就会发现这一形象的可悲之处。

三、注重教法,整合各种因素,激活课堂

要使自己所教的每节语文课,有个性,有风采。就需要学会取舍,学会变换角度。如教《范进中举》,可抓住人物的出场,以出场带动全文阅读,串联相关内容,并从出场看吴敬梓人物个性化描写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再提供写作情景让学生练习人物的描写,把课本教学与阅读、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实际效果会更好。

同时教师要设法拓展课堂的空间,把课堂延伸到网络。我曾尝试将高尔基的《海燕》上成网络讨论研究课。我将学生分成5个组,要求学生分别从网上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提前掌握本课的相关背景、内容要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便会畅所欲言,营造活跃气氛。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把“活”这把钥匙真正地交到学生的手里,才算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四、及时反馈,实施激励评价,激活课堂

在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多说“你真棒”“说得真好”之类的句子能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如“没关系”、“再想想怎样说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励、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得到进步,最终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和熏陶感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激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有许多,只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探索,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就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