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长论坛>> 柴时钟:探索“自主课堂” 搭建“自主成长”立交桥 正文

柴时钟:探索“自主课堂” 搭建“自主成长”立交桥

2017-02-25 14:08 柴时钟 湖北省应城一中

湖北省应城一中 柴时钟

柴时钟:探索“自主课堂” 搭建“自主成长”立交桥

柴时钟,男,1961年10月,湖北大学(数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全国科技先进校长,湖北省优秀校长,中国地质大学高教所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数计院校外导师,湖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兼职教授。出版《让每个梦想都开花》等专(编)著作15部,完成国家级教科研课题2项,省级教科研课题9项,获著作类、成果类奖7次,发表论文百余篇。现任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

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是对学校教育的强制规定。2009年秋,湖北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抢抓高中课程改革新契机,探索可持续发展新途径,倾心打造育人新平台。积极推行“三案三环”自主课堂,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努力搭建英才培育、科技创新、艺术教育“三位一体”学生多样化自主成长立交桥。

一、构建“三案三环”自主课堂,解放教育生产力。

不为分数过不好今天,只为分数过不好明天。为了生存与发展的应城一中,“培养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培养人”虽成为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但“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仍是课改难点,“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更是课改的关键。

1、“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提出的背景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案为中心”。教学上,教师死搬教参,死盯教材,照本宣科,很少关注学情,很少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少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课堂上,教师以能完成教学计划为目的,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一言堂、满堂灌,绝大多数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沦为陪太子读书。针对传统“注入式”教学之弊端,应城一中课改团队力排非议,结合学校实际,运用校本教研,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着力于“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构建基于网络背景下的学生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2、“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

1919年,陶行知大胆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于学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生卖不尽的。

——《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1页。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的内涵。

“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是学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进行三级校本开发而形成的。它是一种以“三案”(导学案、固学案、拓展案)为蓝本,学、教、思“三环”相结合的基于网络背景下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三案”? 导学案、固学案、拓展案。

导学案---是对国家课程课时内容进行一级开发而形成的,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100%的学生编写的,以问题引导为特色,以学生自学为主体的基础性校本教材;

固学案---是对国家课程单元内容进行二级开发而形成的,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80%的学生编写,是一种以方法引导为特色,以学生练习、归纳为主体的巩固性校本教材;

拓展案---是对国家课程章节内容进行三级开发而形成的,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40%的学生编写,是一种以能力引导为特色,以学生迁移为主体的拓展性校本教材。

何为“三环”? 学,教,思。

学---既可自学,也可互学,群学。

教---既有教师教,也有学生教,也可师生共教。

思---这种反思,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学习反思。前者着眼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后者着眼于帮助学生完成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要求教师在每节课教案后写成教学反思,以总结本节课的成败得失,并思考改进方案。要求学生在上完一节课后在思维中梳理一下本节课或本单元学到的知识,以完成新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强调教师要注重研究学情,要根据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来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案。在程序上,强调先学后教,学、教之后,注重反思。在一节课和一个教学单元中,必须具备“学、教、思”三个环节。

“三案”与“三环”有何关联?  “三案”是手段,“三环”才是核心。

“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引导学生预习、收集信息,发散思维,探究疑难,走进生活;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音频、视频设置情境,提示目标,展示背景,启发诱导,生动课堂,评价学生;通过过程解剖、立体展示和动态生成,激发兴趣,探究原理,合作释疑。

教学流程:导学案编发→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课堂学习小组讨论整理、依导学案展示→小组间质疑→老师点评→改错、规律总结→拓展培优→下一课导学案分发、预习……的程序进行。各学科依照自己不同的特点灵活运用。

学习流程:导学案预习→利用网络探究释疑、丰富、规范答案→参与本学习小组讨论、展示→参与其他小组质疑辩论→听老师点评→自己改错、归纳→拓展应用……

“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强调“三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系统化、教学层次化;强调三维目标和教学反思;强调“三主”—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能力主线;通过“三制”—学生伙伴制、师生导师制、备课晾课交流制及学—教—思“三环”,让学生在学—教—思的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展示、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发展。

4、“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经历的阶段

应城一中“三案三环” 自主课堂教学,经历了“观察与思考,学习与取经,试点与试水,成型与推广”四个阶段。

开放自主课堂,营造全员课改氛围。学校结合“校内比教学”的活动要求,开放“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每年6次的校园开放日,有学生家长、社会人士、教育同行、“英才培育”课题专家、省内课改骨干教师等近2万人参与“三案三环” 自主课堂观察,营造全员课改的氛围。观察者评价说:教师同课异构,走班教学;同学小组展示,对抗质疑;推门听课,学习超市;教师成首席,学生成主体;教师导得好,学生学得实!

关注不同声音,形成合力课改氛围。关注课改中教师的不同声音很重要,没有广大教师对课改的理解和支持,课改就会变形走样,就会背离初衷。学校课改领导小组主动想方设法解决课改途中教师们提出的各类问题的同时,积极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大比武”,开展“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优质课、示范课、达标课“大竞赛”,开展优秀导学案、固学案、拓展案“大评选”等活动,让教师在参与中比较,在比较中认同,在认同中提高,让教师们获得课改的成功感。合力课改,学校课改才能取得成功。

促进共同发展,创建课改特色学校。“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培养了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强调了课堂的计划性、层次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丰富了课程资源,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成绩;教师编写的优秀导学案、固学案、拓展案均结集出版,由学校教师编审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导刊《课改导航》向全省推广,学校承担的研究课题《“三案三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全国推介。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教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普通高中导学案分层开发与应用研究”实验学校等。“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现场会”“孝感市深度推进高中课改研讨会”均在应城一中召开,“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向“中国好教育”全国课改联盟体及全湖北省高中学校推广,“三案三环”自主课堂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四、搭建“三位一体”学生多样化自主成长立交桥。

加德纳在阐述他的“多元智能理论”时说,“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应的领域,使其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我们要多花心力找出每个人的天赋加以培养。”应城一中课改领导团队认为,学校要树立生态教育观念,每一个人都是不同质的生命体,尊重人、发展人就是要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发展。教育必须从同质化向多元化发展,办学必须从“千人一面”向“特色办学”转变。于是,应城一中着力搭建起“英才培育、科技创新、艺术教育” 三位一体学生多样化自主成长立交桥。

1、英才培育出领军人才。

学校课改团队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承担了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英才培育”课题实验在湖北省的唯一应用合作项目,课题组专家带着新理念、好经验、新信息来到应城一中,帮助作“英才培育”计划,做“三案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方案、选资料、诊断教学,选学生、选教师打破了传统的选人用人体制,对一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十分有益的。学校开办了科技实验班和人文实验班,其实验班学生稳定,课堂教学高效,学生在每次统考和竞赛中成绩突出,家长们十分满意。清华大学校友会还与应城一中签订协议,持续十年在应城一中设“清华大学自强不息清翔优秀奖学金”。这些举措不仅改变了应城一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生源结构,也为提升一本上线率打下好的基础,更为应城学生成为领军人才、考入名校搭建了平台。近年来,学校高考一本上线率大幅提升,5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2名学生分别夺取孝感市高考文科、理科状元。201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谭昕江同学说:“状元只是过去式,科技创新活动中提升的能力,才能让我更多的梦想开花、结果!”

2、科技教育出创新人才。

学校成立了科技创新组,由通用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研究室对其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创新活动做到:课程规范化、课程活动化、选题多元化、评价一体化“四化”。近年来,学生在第27、28、29、30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9件作品荣获省一等奖,6件作品荣获省二等奖;在全国第9、10、11、12届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赛中,获发明创新赛项学生组全国一等奖26项、教师组全国一等奖5项,网络中文赛项(高中组)全国一等奖1项,在全国NOC大赛中获“五连冠”;在全省机器人大赛中,获省一等奖1项;3名学生在全国化学趣味实验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学校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40项, 25篇科技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汪奎同学“盆花电子自动浇水机”项目在第10届全国NOC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013年高考勇夺孝感市文科状元。杨洲同学“农产品干湿电子检测仪”项目在第11届全国NOC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014年高考以684分再夺孝感市理科状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樊明武教授对此赞不绝口,应城一中被评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全国十佳创新名校”。

3、艺术教育出特色人才。

“好的教育,应该尊重人、发展人,应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创造条件,帮助每一个学生憧憬并实现自己的梦想。”应城一中人是这么讲的,更是这样做的。学校在高考质量逐年提升的同时,科技创新、英才培育特色更鲜明,艺术教育优势更是在“领跑”全省。

学校除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外,还成立艺体教育中心,制订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实施“兴趣分班、施教分层、授课分类”的教学模式,对爱好艺术的特长生制订培养计划,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学校还广泛开展各种群体性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成立了灵泉文学社、校园广播台以及美术、书法、摄影、舞蹈队、合唱团、科技、球类等文艺兴趣小组或社团40多个,每学期参加兴趣或社团小组活动人数3000余人。学校不仅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参加1-2项课外文体活动,还要每位学生有1-2项兴趣爱好或文艺特长等。学校还通过举办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晚会、元宵灯会、师生书画展览、迎春越野长跑、T恤设计表演大赛等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心灵得到艺术的滋养。近年来,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丰硕,艺术类高考每年上一本线近100人,绝对数居省级示范高中之榜首,还连年荣获孝感市体艺类高考录取优胜奖,先后有10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知名高校。学校成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湖北省书画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特色体育项目实验学校”等。在全省“红歌传唱”歌咏比赛活动中,学校《祖国颂》大合唱被评为省特等奖,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中学校。

爱唱歌、跳舞、表演的袁月儿,从小的梦想就是登上艺术的舞台,2012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她写信给丁新华老师说“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活动的空间,让我最终实现了我的编导梦。”2009年考入清华大学艺术史专业本、硕、博连读后的王华同学去德国汉堡大学留学时,写信班主任赵守兵说“感谢母校,师恩难忘!正是植根于母校个性化培养这片沃土,最终使我的名校之梦绽放!”

更多的学生或许理想并不在艺术上,或者尚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是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却可以成为他们追求梦想的路途中一笔无形的财富。

艺术教育、科技创新、英才培育“三位一体”,构成了应城一中学生多样化自主成长立交桥,更集中体现了应城一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着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追求!

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多一种选择,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