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主题研讨会在湖南韶山召开
文 / 黄开堂 夏彩亮 宋跃华

2025年7月26日,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反腐败司法工作委员会主办,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承办的“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主题研讨会,在毛主席故乡韶山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实行主旨研讨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主旨研讨后分成“八项规定与中国政治”“八项规定与中国经济”“八项规定与中国社会(文化)”“八项规定与国家治理”四项专题进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位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围绕“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这一主题,为推进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常态化,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彰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伟力建言献策。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监察与司法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谢勇主持开幕式。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金色名片
中央纪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原纪检组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莫文秀致辞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这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遵循,党中央部署开展相关学习教育,释放了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鲜明信号。纪检监察机关需深刻领悟其逻辑,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保障。“我的感悟是,以八项规定精神推进风腐同查需要从增强风腐同查同治的内在自觉、落实风腐同查同治的实践要求、强化风腐同查同治的重要保障等三个方面着力。”
中纪委驻司法部原纪检组长岳宣义致辞表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调,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始终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要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要强化党组织日常监督,切实提高穿透力和有效性。要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将党风党纪硬要求变为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向全党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信号,确保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鲜铁可致辞指出,在“大法治格局”之下,“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不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具有象征意义的政治符号,也成为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金色名片”,在规范构造、规范内涵、作用机理等方面,都为党内法规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法学理论的创新供给了丰富的养分。作风建设通过强化权力监督意识、规范公权力运行,推动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司法制度在监督效能提升、程序规范完善上持续优化,促使其更精准地回应人民诉求、维护司法公正,为制度完善注入作风保障与实践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原监察专员吴付来在致辞中,结合自己从中办秘书局见证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到高校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经历,深有感触地说:1925年春天,毛泽东同志在韶山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正是在毛泽东同志的积极倡导下,我们党逐步形成了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百年后的今天,在这片篆刻着党的初心使命、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厚重记忆的土地上,我们聚焦作风建设这一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共同研讨“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这个重大命题,具有非常特别特殊的意义。实践证明,只有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能使改进作风在全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实现从治已病到防未病,从当下治到长久立,从破旧习到树新风的根本性转变。
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廖永安致辞说,从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行、言论行动,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到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小切口撬动大变局,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带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家治理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了强大的正能量,也为我们湘潭大学莘莘学子不负毛主席殷切嘱托和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提供了不竭动力。
中央八项规定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主题研讨会主旨研讨由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曹升元主持。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法律部教授李勇进行了以《八项规定精神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为题的主旨发言。他说,中央八项规定通过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遏制特权思想和侥幸心理,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以 “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 “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以严的基调强化监督问责,既划定红线底线,也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形成 “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推动党员干部在务实作风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攻坚克难中展现责任担当。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研究院(廉洁研究院)院长姚文胜教授进行了以“关于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思考”为题的主旨发言。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深刻认识整治“群腐”问题的重大意义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是彰显“人民至上”的有力举措,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党执政根基的关键举措。要以强化责任落实、抓实案件查办、抓实突出问题整治、抓实标本兼治为整治“群腐”问题的主要着力点。
湖南省纪委监委一级巡视员、案件审理室原主任罗水平进行了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法治表现》为题的主旨发言。他说,中央八项规定以法治思维立信,筑牢执政根基;以制度体系明矩,构建行为边界;以自我革命铸魂,丰富法治内涵。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 “徙木立信” 之举,其法治价值首先体现在重塑政治信任、巩固执政根基上。这一过程生动诠释了“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法治保障功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层法治意义,在于以制度创新丰富了党的自我革命有效途径,为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法治方案。
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监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封利强以《八项规定与风腐同查》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一是风腐同查的内涵要义。它包涵风腐一体、由风查腐、风腐同治。二是从理论的角度谈风腐同治风腐同治的核心理论依据在于 “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三是从实践的角度谈风腐同治。在实践中,风腐同治通过 “抓早抓小、纠树并重” 实现协同治理。风腐同治的实践,本质上是通过统筹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实现“治作风” 与“反腐败” 的相互促进,最终达成净化政治生态、巩固执政根基的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主任王秀梅教授进行以《八项规定的国际影响力》为题的主旨发言。她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的主基调从作风建设推动法治建设和涉外腐败治理。其特点有三:一是由被动惩治到主动预防的立法理念迭代升级,治理腐败事前预防,重于事后惩治。二是党纪国法双管齐下的治理腐败。三是追逃挽损,成为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的重要一环。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标识性党内法规,促进了纪法合一、法法衔接的预防与惩治腐败犯罪和国际追逃挽损立法的现代化发展。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做了题为《八项规定与社会建设的思考》的主旨发言,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如何以党的优良作风推进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深刻把握作风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二要廓清思想迷雾,坚决排除风腐同查中出现的所谓速胜论、无妄论以及各种是非不辩的有害论。三是关注企业的廉洁建设。因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的党风廉政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政研究中心主任董石桃以《八项规定与数字治理中的技术赋能》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说,中央八项规定与数字治理中的技术赋能呈现出相互促进、协同发力的关系,技术赋能为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化落实提供了新路径,而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内核也为数字治理的规范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技术赋能对中央八项规定的支撑来看,数字治理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了作风建设的精准性与高效性。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固化公务活动记录,减少了人为干预,为查处违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强化了中央八项规定执行的刚性约束。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
本次研讨会还设置了“八项规定与中国政治”“八项规定与中国经济”“八项规定与中国社会(文化)”“八项规定与国家治理”四大专题分论坛。
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秀杰;中国反腐败司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东;湖南省法务会计研究基地主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法务会计研究所所长董仁周教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李世锋;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陈建华;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案管办副主任李春阳;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副院长张义清教授;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肖高华教授等与会发言人就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分论坛主持人进行了专业点评,现场研讨氛围浓厚。
闭幕式由湘潭大学法学学部常务副部长、法学院院长、纪检监察研究院执行院长欧爱民教授主持。
第一专题组主持人湖南省法学会法治反腐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黎军;第二专题主持人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法务专员赵宪明;第三专题主持人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李蓉教授;第四专题主持人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田坤副教授分别汇报了各组研讨情况。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反腐败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名誉院长吴建雄做了会议总结。他说,通过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会议的各项议程圆满完成,大家各抒己见、凝聚起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时代共识。从政治上看,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撬动全面从严治党大变局,推动全党进行革命性锻造,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从经济上看,中央八项规定推动改变了公共资金、资源配置方式,净化了政商关系,优化了营商环境,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从社会上看,中央八项规定顺应党心民意,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巩固了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从文化上看,中央八项规定深度祛除封建糟粕文化和西方腐朽文化影响,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引领社风民风深刻变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从国家治理上看,中央八项规定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振奋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了党长期执政能力的整体性提升。他最后表示,“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的理论意涵和实践伟力,在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伟大征程中倾其所能,尽其最善,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我们纪检监察和法治反腐学人的智慧力量。
湘潭大学法学学部常务副部长、法学院院长、纪检监察研究院执行院长欧爱民宣读《关于表彰“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征文活动获奖论文的通知》。本次研讨会议共收到全国各地征文投稿150余篇,经严格评选,共有30篇优秀论文获奖并受到会议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