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浅谈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正文

浅谈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013-04-27 10:26 文/刘汝芳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 2013.4.29 11版
       初中数学教育是数学的初级阶段,不可能教授给学生多么奥妙的数学知识,也不可能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出十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性,使得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起到启蒙作用的初中数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进行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谈一些个人的体验和看法。
       一、关于数学能力的认识
       数学能力指学生能够辨别各种关系,进行逻辑推理,用多种数学方法解决各种各样的非常规问题。如能熟练地完成心算和估计,能判断别人提供的数量结果和正确性,能把模糊不清的问题用明晰的语言表达出来,会选择有效的解题策略。
       数学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以清晰的数学的思维来表达和制定策略。
       二、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初中数学能力的养成
       1.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突出自我学习能力培养。新课程标准提出应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与研究,更多地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加强对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方法指导,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预习阶段,应引导学生怎样阅读内容,怎样提出问题。逐步学会归纳整理提纲,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知识传输和迁移的过程,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听课、提问、思考、和表达。例如,在听课环节,指导初中学生应该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听”教学中的重、难点,“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听”同学的发言。在提问环节,指导学生学会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数学离不开思维活动,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课后,应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数学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思考、探索及运用的过程。除通常要完成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教材以及课外读物的有关内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内容概要写成读后感或小论文等。这样可以积累资料,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注重教师脚色转换,重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养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建构学生主体,主要任务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条不紊、高质高效地展开。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微笑、激励、共鸣”的“教育机智”论的理论,积极设计创造“愉乐情境”,采用愉悦教学法,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经常鼓励和赞赏学生,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采用“激趣法”及巧设疑难法,创设良好的教与学的和谐气氛的教育情景,利用情景效应使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个因素构成一种持续交往、动态整合、生长性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最终拥有数学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力。
       三、改革考试试题,注重学生数学能力应用的考察
       1.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能仅停留在简单记忆、生搬硬套、机械计算的层面上,还要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并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
       例:某科技小组制作了一个机器人,它能根据指令要求行走和旋转。某一指令规定:机器人先向正前方行走1米,然后左转45°,若机器人反复执行这一指令,则从出发到第一次回到原处,机器人共走了多少米?
       这道基础知识题,蕴含着对知识最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在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2.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突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数学试题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还应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其他学科间的联系。要着眼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求研究和把握学科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研究和把握知识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
       (作者单位: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中学)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