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彩虹的秘密》教学体会 正文

《彩虹的秘密》教学体会

2013-04-27 10:26 文/毛丽萍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 2013.4.29 11版
       试验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搞好素质教育,必须上好试验课。如何上好实验课呢?笔者现以《彩虹的秘密》一课为例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1.激发兴趣。渴望了解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不断探索新奇的事物是儿童的本能,教师应根据儿童这些特点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我在讲《彩虹的秘密》一课时是这样激发学生兴趣的: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它像一座彩桥挂在天空,多么美丽而神奇啊!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太阳一出来它就消失了。同学们,你们现在想看到美丽的彩虹吗?
  生:现在天气晴朗,也没有下过雨,怎么能看到彩虹呢?
  师:对,现在天空没有彩虹,不过,人能制造彩虹,并且我们每个同学都能,你想试一试吗?
  同学们探索彩虹秘密的兴趣一下子来了。为了找到答案,同学们纷纷翻阅课本及其他资料,兴趣很浓,求知若渴。
  2.做好演示。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指导学生观察的重点和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观察边思考。我在用三棱镜给学生做阳光色散的实验时,先告诉学生,这个实验就能揭示彩虹的秘密,重点要观察阳光经过三棱镜后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七种色光是从哪儿来的?彩虹究竟是怎么回事?提出这些问题后,拿一个三棱镜,让阳光照在镜面上,慢慢转动它。同学们一看到七种色光就说;“啊,原来彩虹就是太阳光分散成的七种色光。”这时教师加以肯定,然后总结。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动手操作。小学生好奇心特强,凡事总想弄个明白,喜欢亲自动手做一做。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并且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做完上述演示实验就有几个学生提出:“空中没有三棱镜,阳光怎么会分散呢?”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彩虹一般出现在什么时候,它和什么有关系?”这时,有的学生说:“要有喷雾器就好了。”教师顺势把课前准备好的几个喷雾器按组发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课本上试验的方法到室外试一试。
  同学们兴致很高,来到操场上各小组都轮流着动手做了起来,大部分学生都做得很认真,看到了自己亲手制造的彩虹。但是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成功,教师帮他找失败的原因,指导他再重新做一做,直到成功为止。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制造的彩虹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能揭开彩虹的秘密,是个小科学家。这时教师加以鼓励、夸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归纳总结。学生做完实验,兴致勃勃地喜悦。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虹是怎样形成的吗?”指名回答,答不完整的让其他学生补充。然后让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最后,让学生打开教材第21页把最后一段填写完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作者:云南永胜县三川镇普枫小学)
分享到: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