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浅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正文

浅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2014-07-03 15:48 文/张鸿 宋姣姣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6月30日B7版
分享到: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克服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真正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气息,是在实施美育、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借助多媒体,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多媒体的出现,教学中可以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形象地感知授课内容,强化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多媒体直观形象,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且还可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多媒体的使用解决了教学中抽象枯燥、理解困难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学生学得快、学得懂、学得透彻。有不少课文离我们这个时代太远了,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可谓难矣。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时空的限制,创设比较理想的学习情境。如:在讲《司马光》时,由于司马光是宋朝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通过多媒体演示司马光这个人,从而使生明白他是一位古代的人,非常聪明,遇事沉着冷静,我们也应像他那样,这样本文就被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
       二、借助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章是用语言文字来叙事说理的,它的美往往隐藏于艺术形象中那些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也常蕴涵于生动逼真的意境中。要使学生能领会这蕴涵的艺术美,获取艺术的真谛,教师就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审美内容变成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审美对象,并能让静止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使之变成学生容易感知、鉴赏的审美对象。从而使美育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节省课堂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找春天》中多媒体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春天图画,不仅图文结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让学生在欣赏图画的同时有一种美的享受。
       三、借助多媒体,能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如果这两点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管其他形式、内容怎样合理,这堂课都是失败的。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教师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些课文,时间跨度较大,学生不易把握其主旨。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把一些表现重难点的情节剪辑组合起来,放给学生看,使学生轻松地理解难点,把握重点。如:讲《活化石》一课时,我先精心安排了恐龙的古化石图片,由此引到活化石,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活化石的概念,而且通过形象直观的银杏树、银杏叶、银杏果、大熊猫、中华鲟的图片,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借助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找春天》中就能体现。
       五、借助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呢?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机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中,可将声像图文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它丰富的表现力,可引发学生无限的想像,激发学生无穷的联想。从而使他们思维活跃而引发创新的火花,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灵感。如:在讲《纸船和风筝》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在其中设计了三个问题:其一,说说生活中有什么事让你也“乐坏了”?其二,说说生活中有什么事让你也“受不了”?其三,假如你跟好朋友吵架了,你会怎么做?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得头头是道,我想不到他们的思维如此活跃。
       世间万事万物皆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在看到多媒体教学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点。
       一、限制了思维的想像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像,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像代替文字的意境。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像力、联想力的培养是没有好处的。
       二、忽视了语感的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如果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那么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就会呈日薄西山之势。 
       三、淡化了情感的交流 
       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如何淋漓尽致。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使师生面对面教学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的教学手段各有不同的特性,功能各有所长,没有哪一种能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因此教师要优化组合教学手段,应该将两种手段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使其各尽所能、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勇.到底什么是多媒体和多媒体教学[J].中国远程教育,2005.03
       [2]谢维和.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中国电化教育,2004.06
       [3]汪红刚.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利与弊[J]. 教育研究,2002.09
       [4]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作者单位:山西省文水县开栅小学)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