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祯,,汉族,192710月生于甘肃省永登县。1953年毕业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兽医系本科,历任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处长、外办主任,家畜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副主编,两次被选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世界禽病学会会员,甘肃农业大学老龄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兰州育才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分院副院长,兰州正大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锡祯长期致力于家畜传染病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任教36年间,为畜牧兽医两系的本科、专科学生和研究生讲授家畜传染病学、兽医免疫学、人畜共患病学、动物检疫、经济动物传染病学等。教书育人,教学效果优良,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1985年赴美国、加拿大进行高等农业教育和科技考察,1979-1991年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并为兄弟院校和有关省区的畜牧兽医单位,培养指导进修生18名。在任教期间和退休以来,合编《中国家畜传染病学》、全国统编教材《家畜传染病学》和《家畜传染病学实习指导》、全国统编教材《人畜共患病学》,《中国动物疫病志》;主编《甘肃省畜禽疫病志》、《猪、鸡饲养管理技术和常见病的防治》、《集约化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译著《家畜传染病鉴别诊断表》、《家畜传染病学》等书籍34()2006年以来,编著《猪传染病的防治》,《鸡传染病的防治》和《马牛羊疫病研究及其防治》等3册计150万字。2009年为支援“三农”建设,特编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其防治》,由金盾出版社发行。主持完成“我国五号病流行规律”、“布鲁氏菌病诊断”、“新疆马脑炎”、“牦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马流产弱毒苗研究”、“鸡结核病”、“马气喘病”、“鸡喉气管炎”、“成县小川镇山区开发综合试验”、“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病、副伤寒三联苗与三联血清的研究”,参加完成“家畜疫源地理论研究”、“猪病三联血清”、“犊牛肺肠炎”、“羊口疮”、“猪鸡饲养管理技术及其常见病防治研究”等18项科研项目,其中以我国五号病流行规律、家畜疫源地理论、鸡结核病、马气喘病、羊口疮、鸡喉气管炎等课题研究均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水平。1978年以来,获科研成果奖12项,其中我国五号病流行规律和猪病三联血清研究2项获甘肃省政府荣誉奖(1978),马类动物气喘病、羊口疮和甘肃省畜禽疫病普查及防治研究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19901993),成县小川镇山区开发综合试验1项获省级星火科技奖(1989),鸡结核病和鸡喉气管炎2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1991),养鸡教材1项获省级成人教育首次优秀教材奖(1991),统编教材家畜传染病学第二版1项获国家级全国优秀教材奖(1992),甘肃省志、畜牧志1项获厅局级一等奖(1993),全国畜禽疫病普查及防制对策获农业部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8)。先后在《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兽医杂志》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调查研究和防治经验等文章300余篇。曾多次获得校内外奖励,1959年被授予甘肃农业大学先进生产者,1990年被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畜禽疫病普查先进个人,1991年被授予甘肃农业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1993年被授予甘肃省防五(五号病)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6年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六十周年荣誉奖,1997年又获甘肃省教委等“老有所为”先进个人。1994年—2006年任兰州正大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以来,长期深入基层进行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足迹遍及川、陕、甘、宁、青、新等6个省区150多个县市次,先后举办养殖学习班1000多期(场),培训干部,农民等从业人员五万多人次,访问客户和处理投诉近5000起,1999年以来,回答热线咨询电话近7525多起,奔波行程40多万公里,主编各类动物养殖、防病手册8种及相关资料50多种,印刷技术资料30多万份,在国内有关杂志发表文章150多篇并多次获奖。由泰国正大集团邀请,兰州正大推荐,于19975月出访泰国。19992月被授予“兰州正大荣誉员工”的光荣称号。其简历及有关情况先后收录在《甘肃省教育人名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传略》、《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世界华人杰出专家名典》《世界名人录》《人类主流人物辞库》等425种大型辞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