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正文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2017-06-29 18:40 郝登胜 总课题组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菏泽开发区岳程办事处三里河小学 郝登胜

 一、课题提出背景  

      教师在长期工作中由于环境单一、任务重复、管理机制机械、新时期对老师提出更高要求、劳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等因素,导致教师压力过大,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减轻教师的压力,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中的当务之急。  

     1、据“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在8699名参加调查的教师中的86%存在轻微工作倦怠,58.8%的教师有中度工作倦怠,29%的教师工作倦怠严重。  

      2、开发区30所小学的近2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教师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老师,班主任的压力大于不当班主任的老师。  

      3、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  

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了很大的职业压力,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显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心理学上把这些在职业环境中由于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果。因此,针对教师出现的教学倦怠心理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人员的关注,现在及时地提出并进行分析与研究,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及时对这部分教师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促使他们从这种倦怠心理中走出来,充满热情地再投入教育教学,便成为一个迫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概念的界定。职业倦怠是由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和Maslach等人提出。Freudenberger认为职业倦怠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情绪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职业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更为严重的紧张状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3个层面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职业倦怠产生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是不可调和的压力反应产物。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直接导致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课题的界定。《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就是:对业已存在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以期找到相应防治、疏导和矫正的对策,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重塑教师师德,提高教师敬业精神,促进学校教育的长期、稳定、和谐、科学及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  

(一)理论意义  

       教师职业倦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我们不能局限在拿来主义,必须立足于中国教师群体,深入地方,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构成、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干预方法,构建不同文化背景下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这是需要学校管理者认真去探索和尝试的事情,也是有利于丰富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的。  

(二)实践意义  

       1、通过测量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群体水平可以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政策、调整政策提供参考,使教育行政部门为教师制订的政策有利于教师的职业生涯成长,促成教育管理部门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  

      2、通过研究与教师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的组织因素,可以为学校组织改进管理方式提供基础,为制定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增加一些科学的、可操作的参考指标,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找到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新途经、新方法,帮助教师在不同的职业生涯周期中更好地平衡发展、更愉快的工作和生活,预防或消除倦怠状态。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有研究指出,教师职业倦怠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另外,也有文献指出,教师职业倦怠有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教师群体凝聚力和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等危害。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和Maslach等人提出。Freudenberger认为职业倦怠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情绪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服务业及医疗领域。由于教师职业面临多重的压力与挑战,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在教育领域已非罕见,教师的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因此,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对它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  

       自从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性,引起公共出版界、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的广泛注意。90年代以来,职业倦怠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已延伸到教学领域,教学领域最受到重视。因为教学工作本身即是一种压力情境,教师要面对的是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复杂度越来越强的教学任务,家长的过度要求,社会的过高期望……久而久之,这些都会损耗教师的工作士气与热情,导致教师自身的倦怠。国外(如日本)一些学校心理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的“燃烧度”(为职业献身精神,疲劳度)远远超过护士,教师逐渐产生的职业倦怠心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使其工作士气和激情受到损耗,并成为教师厌教、教育水平难以发挥以及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对教师身心的伤害。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  

1、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  

    (1)社会根源。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对它们的教育持有很高的期望,因为教师承担着培育英才、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的重任。教师肩负着社会的希望,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压力。  

   (2)组织根源。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根源包括:学生问题、工作负担、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自由度与自主权、社会支持。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 (NEA)民意测验发现,接受调查的3/4的教师认为纪律对他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因素。弗瑞德曼与法伯在1992年的报告中指出,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资料缺乏热情,这些都易使教师产生倦怠。一些学者如斯克瓦布与布瑞恩认为,在组织方面,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显著因素是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当个体面对种种冲突情境而又被期望做出角色行为时,角色冲突就会出现。这种角色定位模糊也易导致压力的产生,继而产生倦怠。  

  (3)个人根源。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根源包括:自尊和外控型归因。自尊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的、起控制作用的因素,它通过影响以环境为基础的组织因素来起作用。罗特根据海德提出的“控制点”归因理论,指出那些外控型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  

2、教师职业生涯倦怠阶段的提出  

      许多专家认为,就像人的一生要经历幼年期、少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不同的人生任务。人们的职业生涯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职业阶段有不同的职业行为、职业任务、职业问题以及职业发展需要等。对教师的职业生涯阶段,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代表人物和观点:  

    (1)关注阶段理论。以富勒为代表,通过对教师关注的问题的研究来划分教师的生涯发展阶段,即任教前的关注阶段、早期求生存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2)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主要以人的生命自然衰老的过程与周期来看待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与周期。主要有以下代表人物与观点:  

①费斯特(1985)的教师职业周期动态模式:职前教育阶段,入职阶段,能力形成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职业受挫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职业低落阶段,职业退出阶段等八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职业受挫阶段”,他认为是教师生涯阶段的中期阶段经常出现的现象,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遭受挫折,灰心沮丧,心力交瘁,教学理想幻灭,教师对职业满意度降低,对教学生涯产生怀疑。  

②司德菲(1989)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预备阶段,专家阶段,退缩阶段,更新阶段,退出阶段。其中“退缩阶段”在行为上出现沉默少语,有较多的批评性语言,对教学上的研讨不做任何反应,对别人的批评严厉,人际关系不和谐,有不当的教学行为出现,甚至伤害学生。  

③休伯曼(1993)的教师职业周期主题模式:入职期(求生和发现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重新估价期,平静和关系疏远期,保守和抱怨期,退休期。休伯曼认为“重新估价期”是由于教师对年复一年的教学产生乏味,遭受失望而对教师生涯产生怀疑并重新估价,严重者就会产生严重的职业危机。  

(3)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我国台湾学者王秋绒将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师范生、实习教师、合格教师。其中实习教师的第二个时期“危机期”,这一时期教师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临的现实压力越来越大,感到力不从心而产生无所适从的危机感。另外在合格教师阶段的第三个时期为“厌倦期”,该时期的教师认为工作负荷太重,学生表现太差,对教学产生厌倦感,失去教学动力。  

       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教师生涯的最初年就开始显现,而且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开始不断加重,特别是从第10年起急剧严重化,到第16~21年达到高峰,以后则会大幅度降低;4~9年与16~21年是教师职业倦怠随教龄发展的两大转折点。从三个因子随教龄发展的趋势来看,情绪衰竭问题比其他两个因子的问题都突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首先是以教师的情绪衰竭表现出来的。  

      学者们将以上“职业受挫阶段”、“退缩阶段”、“危机期”、“厌倦期”称为教师生涯的“倦怠阶段”。关于教师生涯的研究表明,教师职业有高潮也有低谷。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挫折,产生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发展不可避免的阶段。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法伯认为,虽然教师职业倦怠可以从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三个角度进行描述,但是职业倦怠的行为表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是有差异的。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精疲力竭型。这类教师在高压力下的表现是放弃努力,以减少对工作的投入来求得心理平衡。这类教师的职业倦怠一旦出现,想要恢复就很困难,因为这些症状会得到自我强化。  

2、狂热投入型。这类教师有着极强的成功信念,能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这种热情通常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整个信念系统突然塌陷,最终屈服于精力耗竭。  

3、能力富余型。对于这类教师而言,工作本身缺乏刺激,他们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来做当前的工作是大材小用,没有成就感而厌倦工作。  

4、混合型。也有教师是以上几种类型的混合,工作中无热情也无创造。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过程模式   

1、四阶段模式。该种模式被广泛采用,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热情期,个体表现出雄心勃勃,忘我投入。二是停滞期,仍能工作,但更关注个人需要,个人满意度低。三是挫折期,感到无效能,对其他人不满,而且开始经历情绪、生理与行为的问题,虽力图否认问题,但已被身心疲惫所控制。四是冷漠期,要求更少的工作,回避挑战,个体此时的倦怠已达到最大限度,身心健康严重受损。  

2、经验性阶段模型。该模式在服务职业中比较有效。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3个层面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  

      情绪衰竭它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情绪衰竭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这种状态直接削弱教师教学工作的投入质量,减少对学生的赞扬以及师生互动。  

       去人格化它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甚至把人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教师去人格化的程度高时,会对学生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对学生持否定态度,尽可能疏远学生等。  

      个人成就感降低它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意付出努力。个人成就感降低的教师会表现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发现自己的努力未能给学生带来任何变化,自己的付出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和承认,因而降低了工作中的效能感,强化了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这个假设认为倦怠先开始于人格解体。  

(四)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不同取向  

1、临床观点。临床观点代表人物是费登伯格,他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  

2、社会心理学观点。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马勒诗和佩斯,他们把职业倦怠描述为一种身体、情感、精神的衰竭状态,其特点是身体的耗尽感、持续疲劳和无助绝望感,对自我的全面消极,对工作、他人及生命的消极态度。他们认为倦怠有三个主要特征(即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一是情绪衰竭,即感到耗尽、用完。二是去个性化,即表示冷酷、麻木,非人格地对待来访对象。三是低成就感,即觉得无效能和缺乏适应性。  

  3、组织观点。组织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奎内思。他认为,许多人对工作的期望是不现实的,容易产生幻想破灭和倦怠。他还认为导致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处于过多刺激的情境(如教师教太多的学生);另一类是个体面对有限的刺激情境缺少挑战(如教师多年教同一班或同一门学科)。  

  4、社会历史观点。社会历史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耶鲁大学的萨若森,他认为“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特征,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此观点强调,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一个有助于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难的  

(五)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及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在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方面,常用的测量工具有两种,即MBI与OLBI。 MBI较有影响力,它有三个版本,其中的MBI-ES用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OLBI则从耗竭和工作怠慢两个维度测量倦怠。  

       我国也有学者在参照MBI-ES的基础上编修了量表,如王芳、许燕在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维度的教师职业倦怠模型,其四个维度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即人格解体)、低成就感和知识衰竭。  

       国内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以及介绍了国外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和职业倦怠量表修订等。实证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人口统计变量、某种心理因素或某一变量的关系。由于采用的量表不同,或是测量样本的大小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差异,甚至相反。  

(六)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趋势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是一个年轻的领域,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也已经起步。菏泽市开发区30所学校的近2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教师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老师,班主任的压力大于不当班主任的老师。只有41.8%的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36.7%的教师对学生尤其是成绩落后或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耐心和爱心不足,认为部分学生无可救药,虽然大部分教师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事物和新现象,内心有一种危机感。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很少进行反思和研究,也不喜欢进行新的尝试,甚至有21.4%的教师自述不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变化。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因此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不可忽视,应有效解决的问题。国内一大批专家已经开始重视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如:东北师大刘晓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已经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展开了研究。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着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本研究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试图对业已存在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以期找到相应防治、疏导和矫正的对策。  

五、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属于教师教育研究范畴,侧重于应用研究。研究的核心是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对本校教师对教育态度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存在倦怠心理的根源,研究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防治的具体途经和方法,使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尊严和从教的快乐,及时引导教师走出心理困惑,充满激情地投入教学工作。  

2、构建心灵和谐的教育环境,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干预,增强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  

3、总结归纳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培养教师心理危机应对能力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校,教师应对倦怠心理危机干预的水平和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梳理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特别是职业倦怠的产生因素、心理归因。  

2、对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调查,了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结合新课程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求小学教师不同生涯周期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  

3、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机制鼓励教师乐于从教,提高教师成就感,提高教师抵抗倦怠心理的意识与能力。  

4、在职业倦怠干预中形成有特色的教师队伍管理,开展“谈心”活动,化解教师心理障碍;开展多元文体活动,愉悦教师身心。  

5、开展“教师专业个性发展达标”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研究  

(三)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鼓励教师乐于从教,提高教师成就感,提高教师抵抗倦怠心理的意识与能力,防止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2、如何结合生涯周期特点从心理健康角度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干预,探求教龄阶段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3、如何以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构建和谐的、人本的、学校教师管理和评价机制。  

4、如何构建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探究矫正对策,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和教师职业观的发展与升华。  

5、在职业倦怠干预中形成有特色的教师队伍管理,如开展“谈心”活动,化解教师心理障碍;开展多元文体活动,愉悦教师身心。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思路  

       从研究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实问题入手,以本校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调查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构建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以期找出矫正对策,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过程  

1、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研究资料的准备,收集资料,起草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2016年6月-2017年2月),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分期分类举办各类课题研究活动,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3、总结阶段(2017年3月-2017年6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集成集,为课题的研究成果推广和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三)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成因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教师倦怠的具体计划,开展能动性研究,并不断在研究过程中改善教师职业倦怠心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达到优化教师教学品质,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直接或间接地参考和应用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3、经验总结法,不断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及时研究相关对策,总结成功经验。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具体的倦怠现象或行为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依据。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师职业倦怠心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2、坚持构建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以期找出矫正教师职业倦怠对策,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3、通过研究,形成相应的文字、图片、音像集。  

(1)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研究的调查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2)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案例集。  

(3)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活动音像集。  

九、主要参考文献  

1、《教师职业倦怠预防》 伍新春、张军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年10月  

2、《普通心理学应用教程》 张小乔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李红霞《教育科学》  

4、《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类型、成因和对策》 周雪梅、俞国良  

5、《小学教师现代人格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王本余  

6、《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刘儒德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面对专家听讲座》 高洪主编 新华出版社  

  8、《教育社会学》 鲁 杰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菏泽市开发区三里河小学 郝登胜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偏僻的一所普通小学校,有教师64名。近几年,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很多老师出现了很多不良的症状,工作不积极,情绪低落,对学生失去了耐心,对工作失去了热心。具体表现为:1.一部分老师说:我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且对诸如早晨必须起床上班等事情表现出恐惧或沮丧。有时还会感到无聊,空虚,觉得自己无法给他人以任何东西,并对生活冷漠,悲观。情绪上处于疲惫状态。2.一部分教师说:我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体学生。不仅如此,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3. 还有一部分老师说:我开始感觉到在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进入教师职业是原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如今感觉自己无法给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而自己所获取的价值也少之又少,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与我同期毕业进机关的同学相比,觉得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相差甚远;与下海成“大款”的昔日同学相比,更觉得寒酸。4、每天就是在无休止的应付中度日,感觉教师这个职业没有意思。“现实的东西不理想,理想的东西不现实”。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该怎样改变教师的这种面貌?

       我们查阅资料,学习了职业倦怠相关理论。“职业倦怠”(Beurnout)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于1974年提出并首次引入心理学领域的,费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从人的主观心理体验上看,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

①抑郁。通常表现为情绪的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学生漠然等。

 ②焦虑。主要有三类表现:1)持续的忧虑和高度的警觉,如过分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 2)弥散性的、非特异性的焦虑,如说不出具体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

3)预期焦虑。如并不怎么关心现在正在发生的事,而是担心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

③更常见的症状是在抑郁和焦虑之间变动,当一种心理状态变得不能忍受时,另一种心理状态便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通常伴随着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恶心、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头疼、晕旋等。如果教师不及时疏导或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或情绪归因不当,则很可能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有的教师开始失去自信和控制感,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产生了内疚感并开始自责。有些教师则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教学上的失败归于学生、家长或领导,变得易激惹、好发脾气,对外界持敌视、抱怨的态度。通常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都是交叠在一起的,而且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有些教师时而感到愧疚,时而感到愤怒。教师职业倦怠的身心症状不可能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而且会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到教师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系。而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有:

①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运用权力关系(主要是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或者有些教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②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拒绝领导和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将他们的关心看作是一种侵犯,或者认为他们的建议和要求是不现实的或幼稚的。

③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降低,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教师,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

④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这种职业倦怠情绪常常会在教师之间得到互相的强化,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士气。

       通过学习、观察、与教师座谈,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职业倦怠。于是,2016年11月,我们采用(MBI)调查问卷对我校64名教师进行调查,数据显示:调查人数64人,其中轻度倦怠人数24人,占调查总数的37.5%,高度倦怠人数6人,占调查总数的9%,重度倦怠1人,占调查总数的1.5%,较轻倦怠人数19人,占调查总数的29.6%,其余为无倦怠感14人,占调查总数的28.8%。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我校教师中有71.2%的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因此我们通过讨论研究,提出了《运用干预手段,缓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这一课题。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借鉴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及其成因、特点、对策等的研究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和教师特点,分析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探讨缓解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通过研究,使我校教师消除职业倦怠感,积极工作,快乐生活。通过研究,为管理者提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方法。

(二)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以我校教师为对象,结合实际,通过问卷调查,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运用干预手段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职业倦怠是个体对压力及环境的一种不良心理、行为反应,认识到职业倦怠水平通过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们的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从而消除或缓解倦怠现状,使教师更清晰地认识自我,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寓教于乐,与人和谐与己快乐,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有兴趣,并能以愉悦的心情、饱满的热情进行各种工作,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研究对象和范围

  本研究以我校64名教师为对象。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对我校64名被试教师进行职业倦怠研究,详细分析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采取干预的方法,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症状。

(二)研究方法

1、   调查法,对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造成教师个体职业倦怠的原因

2、   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教师职业倦怠采取干预手段进行干预,并进行回访。

五、研究过程和步骤

(一)第一阶段 前期调研阶段 2016、6——2017、1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学习相关理论,了解国内外与此课题有关的研究现状,运用测试法,了解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初步分析出我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1、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见附表1)

     我们采用(MBI)调查问卷在64名教师中调查,数据显示:调查人数64人,其中较轻倦怠人数19人,占调查总数的29.6%,轻度倦怠人数24人,占调查总数的37.5%,高度倦怠人数6人,占调查总数的9%,重度倦怠1人,占调查总数的1.5%,其余为无倦怠感14人,占调查总数的21.8%。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我校教师中有78.2%的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2、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1)引起教师关注的几大问题

我们随机选择有职业倦怠感的30名教师参与教师压力来源问卷的调查,以教师关注率顺序排列为:

a.   住房紧张,教师的关注率为100%

b.   自我成就,教师的关注率为100%

c.   经济收入,教师的关注率为95%

d.   学生的成绩,教师的关注率为90%

e.   自我成长,教师的关注率为83%

f.   同事的关系,教师的关注率为83%

g.   社会认同,教师的关注率为83%

h.   与家长的关系,教师的关注率为80%

(2)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①       来自经济收入的压力

年 龄 段       平均月工资

20至30岁       3005.5元

31至40岁       3123.6元

41至50岁       4455.6元

51至60岁       5791.6元

       在参加调查的教师中,月平均工资约2344元,普遍感觉不满意自己的工资水平。我校地处于一个偏远村庄,经济水平相对薄弱,学校教师都来自学校周边的村落。由于祖祖辈辈依靠土地生存,人们生活水平较低。近几年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教师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的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但面对飞涨的物价来说,还是捉襟见肘的。就拿房价来说,教师买房还是天方夜谭,现房价每平米7千多元,而区每平米近1万多元,教师基本上没有楼房,有的教师和老人孩子一家五六口人,挤住在三间房子里,生活很不方便,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老师们总是有一种压抑感。有的教师虽然买了房子,也是使用了父母一生的积蓄。甚至贷款,要还贷十年乃至更多的年限。

②来自工作的压力。

       我校地处偏僻农村,离城镇较远,经济基础薄弱。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接受教育教学新的信息滞后,教师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很少。平时既要参加区里组织的各种培训、校里组织的各种教研,还要接受家长的来访,要处理班级里随时发生的状况,要承担起其他一些任务。经常是一天要上4节课。有的教师每天进入教室就难以出来。很多的老师在中午休息时还要批改作业,指导差生,甚至晚上11点钟,还要接家长的询问电话。每个老师每天都是在这样紧张疲惫中度过的。为了抓学生的成绩,每天只顾应付,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发展问题,个人的才能被埋没,自我成就感从而降低。这样就导致部分教师工作不积极,责任心不高。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人理解,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支持。

      教师除了工作紧张之外,精神更是紧张。上级要督导,学校要检查。实行岗位聘任制后,教师更感觉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班级或是工作中又会出现问题,导致工作失误,因此心理负担特别重。部分教师就出现了想退休的想法,觉得工作压抑喘不过气来。

③来自学生成绩的压力

       地处于农村的普通小学,和市区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学校要以学生的成绩为突破口,提高学校的声誉度。每一个学期,全区要进行质量监测,全区的学校教学成绩要排队,每一个学校都在争创十佳学校。 但是,我校的学生生源素质比城镇学校的生源要差很多,再加上近几年外来人口增多,借读生的涌入,学生素质更是参差不齐,由此, 教师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埋头苦干,早起晚归,加班加点,甚至回家了还要想着学生成绩的事情,备课,批改作业,给学生补习功课,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更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标准,如果成绩不好,他们会错误认为教师无能,没责任心,教学水平差劲,管不好班级,这样一来,就使教师的责任心与学生发展差异之间事实的矛盾加大,有了负担感。然而付出与回报往往不成正比,于是乎教师又要加倍的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没有了自我,精神紧张,有的教师甚至体验过身体能量的耗竭感,出现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感,抵抗力下降以及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

④来自家长的压力

       现在的家长已不同于往日的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从而对教师提出高标准、高要求。然而,目前家庭教育又十分滞后。因为爱子心切,每个孩子在家长眼中都是完美的,孩子身上明明是缺点,在家长眼中变成了优点;明明是问题,在家长眼中则变成了特色。学校在一周、一个月的教育中,刚刚建立起的“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在家长那里“他打你,你就打他”的一句话中化为无有。孩子学习成绩差已经从过去主要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转变为主要从教师身上找原因。在家长眼里,自己孩子都是相当聪明的,孩子学习不好就是老师教的不好。当看到自己孩子成绩不及格时,直接责问老师,老师的努力,永远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和家长关系的紧张。

       多少年来,社会都把教师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给教师贴上了神圣的标签;把教师比作“太阳”、“园丁”、“蜡烛”,这其中包含着人们对教师的种种期待。尤其是如今独生子女社会,又加上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特别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学校后转嫁到了教师身上,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种高期望也同样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使教师产生程度不同的压抑感。

⑤来自课改现实中的社会压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意识,这些意识包括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意识、教学过程的实践化和参与性意识、课程评价的发展性意识以及课堂管理工作的开放性意识五个方面。如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蜂拥而至”。“现代化教育媒体”作为改革的“宠儿”迅速占领传统的学校教育阵地,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软硬件设施。教师也就成为必须掌握前沿“技术”的生力军,为信息、为网络忙得不可开交,课件怎么做?白板如何使?等等问题,无形之中心头又多了一项负担,,而这负担又让很多教师无从适应,假期不得不应付各式各样的“课件培训”,对于农村的大部分教师而言,不光花费时间,也要财力、精力双消费。

⑥来自同事间竞争的压力

       时至今日,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仍是衡量教师工作的基本标准。学校仍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评价标准造成教师间的不良竞争,影响了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科间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使得教师与教师之间沟通难,易误解。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得一些教师产生孤独感,疏于同事交往。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分析

1、职业倦怠会降低教学效果

      教师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上课,必然和颜悦色,思维活跃,讲课的条理逻辑清晰,甚至在条件具备时还能超常发挥。而这种情绪也能传染给学生,学生学习也兴趣盎然,从而实现师生的教与学达到双向互动、互相优化的和谐状态,必然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具有职业倦怠感的教师,则情绪低落,没有足够的热情,表现在课堂上则是萎靡不振,反映迟缓,对待学生冷淡,教学失去幽默感,教学技能机械死板,从而造成师生互动的缺乏,教学效率低下,长此下来,教学质量下降。

2、教师职业倦怠会造成教师的人际关系恶化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来说主要包括与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家人及朋友的关系。如果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状态,就会对自我情绪不能很好的控制,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上变得疏离、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充满抑郁和富于攻击性,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从而使得人际关系紧张。

3、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的个人健康,从而使工作质量下降

     职业倦怠往往会使教师缺乏热情和活力,感到沮丧、无助,容易消沉,对同事不愿理睬,对学生冷漠,经常觉得别人不理睬他,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就采取一些不良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比如:喝酒、打牌等。长期的精神疲劳进而导致体力疲劳,长期的身心疲劳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严重的就会出现偏头痛、溃疡、腰酸背痛、失眠以及喉咙沙哑等职业病症状.从而导致工作质量不高。

第二阶段 实施干预阶段 2017.2——2017 .4

      此阶段,我们针对调研阶段的情况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以及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采取心理干预、行政干预和人文关怀三种策略方法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一)       心理干预,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学校于2016年成立心理咨询室,但当初,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规定,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申请课题后,学校针对实际,重新审视心理咨询室的作用,聘用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担任专职心理教师,对个别教师进行心理干预。通过个别访谈,建立个人档案,运用心理疗法等来解决教师个人的心理问题。

1.       分析典型案例,采取个别心理辅导,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我们针对教师个体职业倦怠程度,分析其形成职业倦怠的原因,采取个别心理咨询,个别辅导的方法。我们主要针对有高度倦怠感的7名教师进行了心理干预。这七名老师心理特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没有成就感,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情绪情感低落;生理特征表现为:有时感觉头痛,心里烦乱,不想吃食物,睡眠不好,经常感觉无精打采。在工作中的表现为:工作无动力,认为工作就那么回事,有的时候还拿学生出气,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体学生。不仅如此,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分析他们的病理,和自我成长有关系,对自我的认识有一些偏激,于是在个案咨询中,心理咨询师首先采用放松疗法,让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得到心理压力的缓解,然后根据不同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心理疗法,诸如:合理认知疗法,精神分析法,行为改变等,首先和来访者商定心理咨询方案,然后约定咨询时间,咨询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对来访者的治疗效果采取回访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自我改变。

       经过几个月的心理治疗,在回访中我们观察到,教师学会了一些释放压力的方法,能够应用正确的方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也将这种快乐分享给其他同事,情绪情感不再是低落的,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同事合作的很愉快,也同样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自我成就感凸显了,很大程度的发挥了自我人格的魅力,在他们眼中学生不再是讨厌的,而是可爱的,是可以成长为社会发展的栋梁的,他们的动力有了,积极性增强了。他们能认识到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压力是必然存在的,关键是如何认识。在回访中我们也听到老师这样说:我认识到我自己的确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做一些平凡的事很正常,自己心理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在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阴雨,要学会坦然的面对,把不快乐的事情转变为快乐的事情,从中不是也同时得到了一些快乐的信息吗?压力固然是有的,但是比起贫穷地区,我们是幸福的。应该是知足的。还有的老师说:我知道我自己经常看不到自己的成就感,就是太追求完美了,就算成功了也看不到,甚至有的时候还缺乏自信,现在我认识到了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就没有自我,是多么可怕,原来我有很多成功的经历,只是自己对自我的看法太低了。

2、分析具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来调节教师的心理压力。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常常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既然接受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职业,就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我们不得不因此而常常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从而造成心理状况的失调。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怪僻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教师应走出教师“完美形象”、无所不能的思维误区,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自我为难和自我拒绝,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以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心理冲突。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与领导、同事及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它会使教师受到打击而自抱自怨、退缩、逃避或走向极端,陷入倦怠。所以教师应该学习一些心理知识,培养自己的自我意识。

        针对这些,为了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依据,能正确地认识职业倦怠,我们多次邀请心理学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教师进行互动。给教师介绍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自我心理暗示方法等。经过学习,教师就会运用自己学会的方法,运用心理暗示法反复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暗示,促使自己乐观向上,善待生活,充满激情,从而远离倦怠。

3、教师个体自我心理调节是消除缓解职业倦怠的关键

       教师职业与所谓的“风光”职业相差较远,收入相对偏低,荣誉也相对较少。教师如果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心态就会坦然;否则,心态就会失衡,就不利于心理健康。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走上教师之路,就应该在工作中努力释放自己的光和热,敬业爱岗,爱学生,自然会有成就感,会精神充实,心理一定会健康。教师在工作中正确地看待竞争,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强手、对手,就会心地开阔。如果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一味地算计他人、嫉妒他人,心理就会扭曲变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就会心平气和而少躁郁、少怨怒,就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着教师就要有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怀。教师职业的社会功效是潜在的,并不像某些职业的功效立竿见影,光辉耀眼。教师职业的紧张与压力程度是人所共知的。一天工作下来,极大多数教师往往是身心疲惫,面容憔悴。为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鼓励教师多学习这些教师心理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水平。教师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越是繁忙,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同事、家人、亲朋友好地沟通交流,多参加体育锻炼,多静坐、听听音乐,欣赏欣赏文学作品,练练书法等等,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二)运用行政干预手段,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1、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过去对教师的纯制度化刚性管理已远远不合时宜,新形势下的教育要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为每一个教师提供发展的机遇,帮助每一个教师体验发展的乐趣;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教师,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要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自由度,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要实行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在制定规划、目标以及各种制度时,要充分听取、接纳、采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从管理层面上铲除滋生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土壤。我们学校经过认真地研讨,确立了“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全体干部都以服务为宗旨进行工作,从而使教师们感到亲切。

2、完善奖励激励制度,促教师自我成长

       要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学校考核教师工作,就不应以分数为唯一尺度,要综合考察,兼顾教师平时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科研等,促进教师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课题申请后,我们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完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建立公平合理、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先后修订出台了《教师教学奖励方案》、《教师评比方案》等奖励制度,目的是鼓励教师合作互助,争取共同进步。改变了学校教师之间“我赢你就输”、“我输你就赢”的二元对立思维竞争模式。激活和形成了教师间的合作。每学年评出教学优秀校,重奖团体。从而帮助教师认识到合作所带来的诸如提高教学效益、取长补短,弥补不足等好处。

3、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让教师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成就感。

      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多,为了提高他们的水平,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我们建立了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特别是“导师带教”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督促他们建立自信。学校还千方百计创造机会,搭建各种舞台,让青年教师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积极争取承担区级教研活动,给教师提供展示教学才能的机会。开展“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技能训练活动,举办教师卡拉OK大赛、文艺汇演、书画、三笔字、读书演讲比赛、论文评选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了青年教师自觉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业务素质。教师通过参加活动,展示了自己,体验到了成功。

4、改善学校的物质环境,给教师一份温馨

       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感到心情愉悦。学校积极争取资金,来改善学校的物质环境,改变教师的办公环境。校园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办公室内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每位教师有独立的办公空间,桌上有盆栽,墙上有壁画。每位教师都有宿舍,而且宿舍标准很高,内设卫生间,有电视,洗衣机等。教师们在这样的办公环境中,倍感愉快轻松。

5、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让教师和家长之间友好的沟通。

       教师很辛苦,为孩子操碎了心,但是有些家长不理解,就想着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就是老师的事情了;甚至还有些家长对于老师严格要求的做法持有反对意见。

学校针对这种现状,努力创造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机会和渠道,让家长和教师进行友好的沟通,以便通过交流获得理解。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交流会,让家长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教师,真正了解教师的生活,参与班级管理,感受教师的辛苦。在校园网上设有家校联板块,通过交流,建立对彼此的信任。

(三)人文关怀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方法

1、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减轻教师的压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有助于教师之间公平公正的交往,减少人际消耗与冲突。在教师感觉倦怠的时候,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往往会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网络,是保持教师良好心理状态以及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三方面:与学生的交往、与同事的交往、与学校管理者的交往。课题研究中,学校从尊重教师做起,给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权力和机会,学校的一切重大事件皆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各种评优评先都遵循先由学校教师推荐,学校校务会后讨论的方式。学校领导干部与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对子,经常与教师交流沟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激励和满足教师精神上的需求,化解教师淤积于内心的消极情感。

2、       关心教师,让教师体会家的温暖

      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位教师都是这个家的成员。尽管成员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但大家相互关心体贴,相互理解,就构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事不在大小,有情则灵。为此,学校建立了三必到制度。即:即教师家中有大事,领导必到;教师生病,领导必去,教师家中有困难,领导必帮。

       学校的资金是有限的,但学校对教师的情感关怀却是无限的。给外出的教师派车;给长期住校的年轻教师安装好空调、热水器,冬至时让他们吃上饺子,节日时一块儿聚餐;关注单身教师的情感,跟他们聊天谈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吃、住、交友等困难;每个月为教师集体过生日……没有大力但有大爱,心怀大爱做小事,点点滴滴,事无巨细,传达我们的情,浇灌爱的雨露。教师们感受到了爱,体会到了情。有位从教35年的老教师曾十分感慨地说:我今天头一次过生日,没想到还是学校给办的。

3、丰富教师生活,减轻工作压力。

      为了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开展活动,每年的五一、教师节、三八节,总会有不同形式的庆祝,学校还定期举行诸如走出校门观看大千世界的旅游活动、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教师拓展训练等活动。两年来,已经带领教师参观学习了云南、湖南、上海、杭州等省市的名校,组织职工趣味运动会和拓展训练5次,在活动中建立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活动也拉进了同事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参与活动中,也减轻了心理、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使身心得到了释放。

       教师的职业是烦琐、细腻的,只要肯做就无休无止,有做不完的事,讲不完的课,教不完的学生。一个人长时间地投入在一个工作中,把压力重重地压在自己两肩而不堪重负。要想抛开压力,最好就是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学校努力为教师搭建平台,让教师挖掘自身潜能,闪耀自己的长处,从而心生自豪,心生荣耀,心生自强,努力从重压下解放出来。学校成立了自行车俱乐部,教师们积极参与,踊跃报名,目前已有15名教师参加,活动多达11次,在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也相互交流,增进了同伴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友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7、4----2017、6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的资料(调查问卷、个案等)。

(3)结题汇报。

(4)上级单位、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效果

(一)、运用干预手段,教师的职业倦怠得到有效的缓解

       经过学校课题组成员两年来不懈的努力研究,分析总结。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教师职业倦怠的问卷(MBI)的回访(见附表3),教师的倦怠感明显降低了,无倦怠感的老师38人占总人数的60%,比实验初期提高了37.5%。轻度的倦怠10人,占15.6%,比实验初期降低了20.1%。而较轻倦怠感的14人,只占总人数的21.8%,比实验初期下降了8%。重度倦怠的人数及高度倦怠的人数由实验初期的 7人下降到2人。

首先,心理干预提高了教师对职业倦怠的认识,使教师学会了自我调节的方法。

       通过听专家的讲解加之自己的思考,教师们对职业倦怠有了正确地认识: ①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心情愉悦,是出色完成工作、积极进取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任何人在为人处事、工作学习中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先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然后再做出合理的对策,尽量避免出现过激行为,以免造成不良影响。②心绪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好高骛远,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引起的。对自己的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大,从而导致心绪不佳。作为教师,要看到庞大的教师队伍中,能成为优秀教师、名教师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直到退休也还是一名不为人知的普通教师。作为教师努力工作是应该的,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即使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值也属正常。③教师的工作属于强度较大的脑力劳动,长时间的工作使人身心疲惫,产生焦躁、烦闷的情绪。而体育锻炼能使人忘却烦恼,愉悦身心。所以,必须劳逸结合,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

        经过我们对于严重倦怠教师的心理干预,她们学会了理性的认识自己的自我价值,慢慢的回到了自己的教育舞台,并且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回访中我们了解到老师们自我意识正在改变,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师氛围正在形成。

        如今,教师们的工作状态明显得到改观,每天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面对那些求知欲很强的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会以身心健康的,全新的自我站在讲台前,真诚的进行教学。师生之间,同事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关系十分融洽。

其次,行政干预与人文关怀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两年来,在学校行政干预和人文关怀下,教师们努力学习,愉快地工作,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努力从倦怠中解脱出来,体验到了成功。目前,学校骨干教师的数量由2名区级骨干教师迅速增加到有区级学科带头人2名,区级骨干教师10名,其中就有2名教师是实验初期的有较重职业倦怠感的教师。通过研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普遍提高,在两年中,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共获得一、二等奖163项。

(二)经过课题研究,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连续三年,两个学科教学成绩均进入了全区的前列。两年来,学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获得了菏泽市文明示范校、区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平安校园、文明学校、平安先进单位等称号。

七、分析与讨论

        课题研究两年多来,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们工作积极性高,精神饱满,同事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整个学校呈现出团结向上、和谐快乐的氛围。

研究表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主要靠教师自身努力。但外界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职业倦怠的产生往往与不健康的心理有关。因此,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是减少心理挫折和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低教师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改善人际关系,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社会支持来缓解压力是降低职业倦怠的主要途径。再者,教师的职业倦怠的产生往往与不能很好地应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困难有直接的关系。尤其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自己持续发展,快速成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心理干预与行政干预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发挥教师的最大潜能,使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八、反思与展望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主要是个别有职业倦怠的教师症状虽得到缓解,但还没有根本消除,还需要我们联合其家庭的力量,使他们的倦怠症状尽快得到消除。

九、参考文献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作者:金忠明、林炊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压力与健康》作者:耿兴永、吴洪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职业倦怠 》  作 者:孙红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中期研究工作指导意见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系我区为数不多的市级重点教学研究课题,本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老师做了许多研究工作,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为做好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如

下指导意见: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及研究能力。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研究水平,经常性地针对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二、注意开展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情况调查,根据学情开展课题研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调整、优化课堂研究策略,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注意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活动,总结课题研究成果,组织教师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课题研究方法。

四、 做好过程研究和研究结果整理工作。教学活动的实施是验证活动设计的过程,必须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实施研究工作,一是要做好教学活动的实施工作,教学活动的实施既是设计目标的具体化,也是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二是要做好做好成果的形成和资料积累及整理工作。及时将经筛选有推广和应用价值课题成果及过程性等材料上报区、市教研室。

                                                                                                                              开发区教学研究室 2017.3.15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从校长到老师,从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的社会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了很大的职业压力,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他们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动不动就会对学生大发脾气,不能很充分地备课,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更严重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丧失,情感变得疏离和冷漠,与同事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大隔阂。

        心理学上把这些在职业环境中由于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

          教师有了职业倦怠感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还导致教师队伍的高流失率,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国家教育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表现特征

        所谓倦怠(burn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它与压力、紧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职业倦怠概念最早是由Freuden berger在1974年提出来的,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这一概念最早用于形容长期药物滥用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情绪耗竭、动机丧失等。[2]随后, Maslach 等人开展富有成效与影响的持续研究, 并对职业倦怠下了一个操作定义: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等症状。[3]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4]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高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5]简单地说,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交瘁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6]

  教师职业倦怠有六种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2)人格解体,明显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拒绝接纳,蔑视和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3)较低的成就感,工作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他们不再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学质量。(4)生理上表现为没有食欲,睡不好觉,反应降低,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5)心理上表现为逐渐失去乐趣,缺乏热情,对工作任务厌倦,工作过程极易产生疲惫感,长期处于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大,逆境中容易焦躁,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6)行为上表现为工作混日子,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典型语言形式是“混饭吃”,害怕产生或避免参与竞争,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厌倦,感觉苦海无边,盼望早日退休。

    二、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在幼儿园教师方面,山东师范大学一项专门就首都幼教职业倦怠状态进行的调查显示,有明显倦怠倾向的幼儿园教师比例高达59.5%,其中生理心理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按被调查教师所选题目的百分比排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依次表现为疲惫不堪(88.5%)、担心出(86.7%)、焦躁不安(65.9%)和常常只想一个人呆着什么话也不说(65.6%)。过度劳累和对事故的担心使得多数幼儿教师身心疲惫,焦躁不安。[8]

       在中小学教师中菏泽市80%以上的教师对自己工作不满意,75%以上的中小学教师都希望自己改行。普遍的中小学教师似乎都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根据新浪教育频道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进行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认为,当前我国教师生存状况堪忧,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超过60%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12]

综合起来看,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都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的影响。

    三、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社会期望的压力。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被认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一旦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对于教师的批评是十分严厉的。正如威尔逊所说:“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这些过高的社会期望,往往使教师压抑正常的需要,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种种细节,就有可能变得拘谨保守、缺乏自信、内心压抑,身心健康大受影响,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应试教育的的重负。长期以来升学率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绩效标准。宏观上,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评价并不一致。人们仍习惯于用升学率为标准来衡量学校和教师的优劣。学校的升学率高,意味着生源有保证,学校的创收就多,老师福利就有保证;评先进、发奖金、人事调动等等都得拿升学率作硬参数,学校和教师自然想法设法为提高升学率而努力,即使是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的小学和初中也存在为了进入更好学校和相互间攀比的激烈的竞争。微观上,以一般的主科教师为例,根据省、市课时标准,一周12节课,外加自习辅导,周六、日补课,实际一周约19至20课时。另外每天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若是毕业班的教师工作量会更大、任务会更重。有时备课工作和阅卷工作还要带回家去做。计算下来,教师平均每天要把时间的85%—90%花在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事务上,几乎没时间参与其它的活动或做自己想作的事情。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绞尽脑汁,包括给教师施加行政压力,定升学指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们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时间处于身心疲惫状态。

  3、成就感的缺失。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培养学生并不象工人生产产品一样能够迅速地看到效果,教育教学的效果需要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显现出现,而且,这种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是由教师个人主观决定的,它需要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得到体现,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不听从老师的指导,所以虽然教师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效果是很难显现的。因而,对于教师来说,培养的学生需要至少十年后(小学教师则需要的时间更长)才能看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效果。由于长期的工作而看不到效果,因而教师的成就感是很难得到体验的,这样就最容易产生对职业的兴趣的丧失。
4、地位低下的失落。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消除对自己和自身周围环境的不明确性,会产生社会比较动机,从而去寻求成为比较对象的他人,特别是和自己类似的他人。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少教师产生了极度的失望,从而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行业。一部分索性离开教师岗位去开辟新天地,还有一部分则陷入了观望和彷徨,不安与躁动笼罩着这部分教师,教学于他们而言意义已并不大了,屈服于职业倦怠已是早晚之事。
 5、环境单调的厌倦。教师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除了教室就是办公室和家庭,很少有与外界相接触的机会;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的,除了上课外,就是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回家休息,这样就使得他们缺乏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而且,由于教学上的激烈的竞争,使得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的状态,教师的心理问题长期不能得到缓释。同时,由于或多或少地缺乏校长或上级支持,使得教师产生工作极没有意思,工作枯燥无味的感觉,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

6、角色的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冲突。“无论从角色职责,还是从社会文化的继承而言,教师一直是社会提倡的价值模范,且被作为一种价值传播的工具。”但现在,随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改变,许多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于是就产生了角色价值观与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在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比如:某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与标准,与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并不完全一致,但为了正面引导学生,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向学生输灌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当这些观点与学生的观点不相一致时,教师就会对角色的价值观道理怀疑,从而导致个人的价值观与角色的价值观的背离,最终引起他们对自己职业的失望。

  7、对低创造性低艺术性的厌倦。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一文中曾说:“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有权拒绝创造吗?不能够,我们决不能拒绝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性。”[16]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严峻事实是:封闭性的教育系统、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艺术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我以为正是忽视了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将我们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看成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成了毫无个性的产品;对自己的工作只想到量的累积,不追求质的飞跃。时间一长,便失去了对工作的好奇心、新鲜感,不去求新求异求美,一切只在惯性的轨道上滑行。有些教师工作时“目中无人”,一学期下来竟叫不上几个学生的名字;有些教师常年与书店绝缘,仅凭一本教参去挖掘“微言大义”;有些教师把一切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技术的创新都看成是“花架子”而拒不沾边……这些,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具体“症候”。  

 8、职业的危机感。一方面,由于国家多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学生数量日渐锐减,教师精简已势所难免;另一方面,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已成为名类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铁饭碗”逐步被淘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师职业也同社会上许多行业一样,‘铁饭碗’正在逐步被打破,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学生择师评教等举措使得众多教师心神不宁,恐慌不安。”这使教师普遍感受到了危机感。而且在新形势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课程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日益变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不少教师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近年来,教师不仅要学习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职称的考核等,还被要求在学历上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高中教师将来要有研究生水平,初中教师要有本科水平,幼儿园教师要有专科水平。这些都使老师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9、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使教育工作量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与精神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趁机侵入了校园。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明显抬头。由于家庭沟通的缺乏,学校教育的偏颇,社会媒体的误导,当前学生人格中的缺陷比较突出,如普遍的存在着急功近利、自私冷漠等不良人格。学生的复杂又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纠正一个学生要花费比过去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表明:工作量与时间上的压力与工作倦怠存在高相关,日益繁重的工作不断增加教师的倦怠感。[18]

    四、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增强教师职业威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倡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使教师产生高度的自尊感、自信心,进而将教学视为一种事业而积极追求。”

  (二)减轻教师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摈弃应试教育。这是最为关键的。应试教育带给教师的压力之大已经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这已经成为不仅是教育界而是发展到全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现象。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彻底改变现存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还在继续存留,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带着镣铐跳舞”,设法减轻教师负担。要努力改变教师工作项目繁多、工作时间过长的现状。有关部门应切实抓好素质教育的条条框框。例如能否不千篇一律地写教案,不要对教师进行诸如关于世界贸易组织之类的考试,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幼儿园发生的伤害事故等等。

  (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需要是一个人产生行为动机的根本原因,是一种主要的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人的行动积极性的原动力。因此恰当地满足教师合理的需要,是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1)重视教师的物质需要。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比较重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然而不能因此而忽视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满足物质需要是一个人生活、工作的基础,任何人都有这方面的需要,教师也不例外。要满足教师合理的物质需要,首先要解决教师职业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相背离的问题,使教师的经济收入与职业价值相适应。切实保证教师的工资按期发放,从而消除教师“不患寡而患不公”等愤懑心理,促使教师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2)引导和发展教师的高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的多个层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水平。那些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意因素,而起不到激励人积极性的作用;只有那些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获得尊重的需要、施展才华的需要、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等)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因此应建立教师劳动成就测量与评价制度,使教师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劳动成就,满足教师自尊的需要;有的放矢,满足教师施展才华和创造才能的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提高,给教师个人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满足教师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

(3)切实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条件。教师备课、教学所必须的图书资料,教学实验所必须有仪器设备,进行电化教学所必需的电器设备等。具备了这些客观条件,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避免过度疲劳,为完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四)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增强教师心理适应能力。

(1)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心理障碍往往源于挫折,挫折是在目标行为受阻时产生的。为防止教师产生心理障碍,学校领导者要积极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目标,并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获得成功。

(2)注意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教师健康心理状态是由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熏陶而成的,而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是由学校人际关系构成的。因此,要想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必须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学校领导者首先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教师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榜样。如对教师一视同仁,处事公平合理,正直无私,不拉帮结派以营私舞弊等。同时学校领导者还要对教师付出同志式的爱心、诚心、细心与耐心。如主动了解教师思想动态、业务能力,及时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积极分担教师生活中的忧虑与艰辛,并时常为教工之间的业务交往与情感交流铺路搭桥等。(3)针对心理倦怠高发期开展工作。研究发现,每学年秋季的9-10月、春季的3月和5月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期,那么在这些时段里,学校领导要更加关注教师,多与他们交流沟通,鼓励他们将消极情绪排解出来,还可以邀请专家给教师进行咨询或组织培训,让教师学习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支持与关怀,以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心理的危机期。有条件的学校,可多安排教师参加一些活动,这样既帮助教师释放了累积的情感又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同事间交流的机会,为以后工作中更好的同事间支持打下良好基础。

(4)教师个人要加强主观努力。首先,教师个人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满腔热忱,才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才能热爱学生,并从这种爱中得到极大的职业享受。一些优秀教师遇到多种困难,但他们一到学生中间,烦恼、忧虑很快消散。要让教师明白职业倦怠不但损害了事业,也损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师要想做到“乐而为之”,必须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这种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来源于教师个人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即要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从其对社会推动作用这一角度来讲,是一种高尚的事业。教师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价值认定,是一个教师避免心理障碍、保持最佳心境的思想基础。其次,教师个人要加强个性修养,努力增强自身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如增强理智感,克服主观臆断;增强自制力,克服激情性冲动;增强信心,克服自暴自弃等。第三,教师个人要清醒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加强锻炼,做一个充满朝气的人。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征,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如耐心、坚强、乐观、幽默等。对于已出现倦怠症状的教师,在自己有意识调整情绪的过程中,也可借助于他人力量,找朋友倾诉、找专家咨询都是缓解倦怠的良好途径。

  (五)学校要尊重教师的各项基本权利。给予教师应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能有效避免其职业倦怠。其一,重视教师的知情权。教师若能享有对园内事务的知情权、在教育教学中自主决定及参与决策等权利,便能有效地避免倦怠感的产生。 其二,提高师资培训的实效性,帮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教师职业胜任感和成功感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这又与师资培训的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应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出发点,帮助教师建立起新知识、新理论与其教育实践的联系,从而使其专业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和发展。其三,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合理的工作量不仅有助于避免教师职业角色的混乱,从而避免职业倦怠,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六)创造性地积极向上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积极向上地开展工作,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兴趣,转变人们工作的被动状态。把教育工作当作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工作来做,这项工作就会有吸引力,就会充满乐趣。一是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使“课”常上常新。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你的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进行教育研究能给教师带来成就感、充实感、满足感,还使得教育工作变得充满挑战性和乐趣。二是努力形成自己的职业特长。在笔者调查中发现,那些对工作总是充满热情,并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的教师,有75.3%是因为她们在教育工作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她们在语言、计算、美术、音乐等教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些教师不仅在本园、本市,而且在全省也有自己的优势;有些教师则在教育研究方面有自己的特长,论文经常在市、省里获奖,并且时不时还有论文发表在报刊杂志上。这些教师在园里园外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工作的自豪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工作起来就会有成就感、优越感和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三是精通自己的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只有精通了自己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胜任感、轻松感,才不会为工作所累,工作才会从真正意义上变成一种精神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据广西田东县教育局的一项调查发现,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百分之百都认为自己能胜任本职工作,而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的教师中有33%的人觉得工作有点力不从心,有11.5%的人觉得工作很吃力。五是要多与“积极追求进步”、“工作成绩显著”的同事为伍。多和这些“先进分子”为伍,不仅可以从她们那里得到专业方面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经常受到“先进分子”们的那种健康的、积极向上,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的积极的应世态度所感染,这当然有利于教师们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心理;相反,如果我们经常与工作中的“落后者”为伍,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被她们的那种消极的应世心态所感染,进而走进工作的倦怠状态中。
  (七)进行适当的调整。面对职业倦怠,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一,更换工作。在教师当中,一些人并不是自愿成为教师的,而是出于家庭、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考虑,其职业气质与教师的要求产生冲突。这就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专业、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做的工作,以避免职业倦怠的再次出现。其二,教师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解决职业倦怠。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专业知识上的重复性。当重复不断产生时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意识的倦怠与职业能力的枯竭。可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自己的兴趣,将枯竭的注意力转到新的事物上去,在另一事物上实现自己创新、学习、能力挑战的想法。其三,工作生活两分离。工作以结果来衡量,以达到最优的结果给自己挑战,避免在固定时间里工作时间过长。在生活时全心投入,不要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入到生活中,让自己身心放松愉悦,缓解工作的压力,也让自己不断地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其四,不断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更新。除了在专业知识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之外,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张燕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2、《实用心理学》,许燕著,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李永鑫等著,载《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第3期。

4、《新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析》,程三银等著,载《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7期。
5、《和教师的谈话》,赞科夫著,杜殿坤等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出版。
6、《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任钟印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7、《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王承绪等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8、《行知教育论著百篇》,姚文蔚等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