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正文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3-09-19 18:14 郑周 今日文教周刊
山东省诸城市枫香小学       郑周
 
       小学生心智处于形成阶段,也是创新思维的高速发展期。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更是离不开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下意识”的提问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强调小学生的课堂主人公地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着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或者借助各种渠道去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繁衍后代”相关知识时,会涉及这样一个问题“没有种子也能繁衍后代吗?”。针对这一问题,如果照本宣科地讲解,就无法保证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可以先不发问,而是播放一些视频,比如:小青蛙产卵、鸡鸭下蛋,牛羊则会直接生出幼崽。通过观看视频,小学生会乐在其中,并且头脑中有了“卵生”和“胎生”的基本轮廓。此时,教师在提出上述问题时,学生们就能从容作答。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发问,“为什么有的动物会是胎生,而有些动物需要产蛋呢?”“这两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这一系列问题会让小学生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并且慢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带羽毛的产卵(下蛋)”,“卵生动物一出生就能独自觅食”,“除去带羽毛的动物多是胎生,它们需要妈妈的乳汁才能生活”,“这类动物是哺乳动物”。通过上述环节,教师的提问就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时刻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为他们寻找知识创造出条件。
  二、提供提问机会,引导学生大胆提问 
  每个班级中都有胆子大的同学,也有胆小羞涩的同学。对于后者,一旦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往往会“闭门造车”,一旦解决不了会主动放弃。这种情况受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是个性使然;第二就是课堂气氛不够轻松。由于小学生对于环境较为敏感,一旦存在问题会首先判断,“是否可以提问呢?”。犹豫过程中,多数学生就会放弃提问。或者有的学生认为,我提出来的问题比较“幼稚”,有可能被其他人嘲笑,这样会让学生放弃提问。为此,教师要结合学情特点,以及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给学生预留出提问的时间,或者这样引导“对于刚才讲的xxx,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或者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呢?”通过这样引导,为大家创造出提问的机会。一旦有学生提问后,可以安排其他学生进行回答。这样,无论是提问方还是解答方,都会在这个问题上受益良多。
  在整个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模糊”身份,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即便学生们为某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不用刻意阻止。或者安排大家在课后查找资料,待到下一课时,继续分析同一个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们。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