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不但要实现其工具性的价值,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同时也应该发挥其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实现其语文课程具有的人文性特点。在教学中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思想教育内容要理解得宽泛一些,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中本身具有的人文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思想教育内容,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入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使情感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而思想情感的升华,又可促进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推进。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法的熏陶,促使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一、从语文教学内容的国语特点,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以中国国语——汉语言教学为基础的,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创造出来的,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基础,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有着优秀的历史,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标志。在语文教学中为实现其工具性价值,就得从事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易于感受中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传承文化的准确,想像的丰富等优越性,增强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增强其爱国的热情,同时,语文教学不只是对其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传承中国的文化,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多方位传承,通过学习可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受到祖国文化的强烈熏陶,丰富其语文积累和文化底蕴。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积极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语言文明意识,让学生懂得我们民族的语言美,并从爱国的高度学会使用祖国语言。从而对祖国语言产生一种神圣感,在口头或书面使用语言时具有庄重感。
       二、利用注重德育渗透,教学生做人
       语文教学中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大多是在对课文的学习中实现的,课文中包含着许多人文思想,同时课文也是人文思想的依托,是人文思想的载体,是学生得以对照学习的范例。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领悟,包含着作者的观点,是作者生活的写照,因此课文作者有其自身的人生立场;有些文章还蕴含着做人的哲理和道德观念。及时利用语文教学中课文的范例性内容,深入地利用作者的立场观点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学生找到学习的范例和楷模,更利于学生对品质的内化,形成自己的品质。抓住课文中隐含的人文价值,对学生进行熏陶,能激起学生建构起积极的人文品质,当然,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应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注重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把文体中的人文思想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生做人,学生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三、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特别在初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文的题材、体裁、风格等都加大了文字和文化的含量,教师有意提升学生文化品质和接受文化熏陶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必要。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掘语文学科承载的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独特内涵,凸显语文学科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
       一部优秀的传承文化的文学作品,不论是从语言上、结构上、意蕴上都蕴含着“美”的成分,从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美入手,找线索、追行踪、审方位、度逻辑、探索表情达意,再现自然之美,继而引发学生体会发现作品意蕴之美,感受作者的独到之匠心,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多地体现出爱国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人格教育。我们应努力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因素,积极有效地促使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作者:贵州凤冈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