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之旅>> 作家张庆和散文《峭壁上那棵酸枣树》走进课堂 正文

作家张庆和散文《峭壁上那棵酸枣树》走进课堂

2020-06-22 17:13 刘秀华,张庆和 华语作家网

《峭壁上那棵酸枣树》说课


刘秀华(青岛)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峭壁上那棵酸枣树》,这是新课堂语文课外阅读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一棵在夹缝中生存,在磨难中挣扎,在逆境中巍峨的酸枣树,赞扬了酸枣树刚毅、纯朴、积极向上的精神。

散文的美,不单表现在内容的丰富多彩、结构形式的精美别致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语言的优美、自然、清新上。因此,品味饱含感情的语言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为此,我设置了以下几个学习目标:

1、理解酸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赞美之情 。

2、品味本文精炼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3、学习酸枣树刚毅、纯朴,坚韧、不屈的精神。

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必须从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悟性与灵气这一教育教学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设计上,运用“板块式”教学模式,使教学结构明晰,教学内容优化。同时注重“以读为本,品读结合”,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尝文味,领会文韵。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新课的导入是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语像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为此,我这样设计导语:

有这样一棵树:它高不足尺,阔不盈杯;干细枝弱,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风摧它,雨抽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它不低头,不让步,在抗争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这就是那棵酸枣树,平凡但伟大,羸弱却强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峭壁上那棵酸枣树》。

(二) 朗读课文,初步体验(15分钟)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注意描写生动的词句,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让学生借助这些关键词句来整体感知课文,可用下面句式回答:

这是一棵---------------酸枣树。

学生先独立思考,同位商量后全班交流。

先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读,去思考,以便从整体上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要点,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研读赏析奠定基础。

(三) 精读课文,揣摩妙点(15分钟)

首先,教师出示问题组:

1、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塑造了酸枣树的高大形象。假如酸枣树有思想,面对恶劣的生长环境,它会想些什么?假如酸枣树会说话,它会对娇生惯养、让人伺候的桃树、梨树和占据了水美土肥的好地方的杨树柳树们,说些什么?

2、课文的哪一段或哪一句话最让你感动?有感情的读一读,结合语境品一品。

接着,提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节奏、语速和语调。还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四人小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中心发言人,全班交流。

交流时,鼓励学生能“站直了”与老师、同学甚至是作家、文本进行平等对话,大胆谈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而决不迷信未经思考的“结论”,懂得问题的答案不只一个。

此环节要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读是根本,品为核心,以读促品,品读交融。读是一把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要指导学生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通过读,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和用心,读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正像于漪老师所说: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他们溅出耀眼的火花。

(四) 勾联生活,体验反思(5分钟)

语文离不开生活,联系生活学语文,就有了源头活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多元解读文本,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峭壁上那棵酸枣树给了你什么启示?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

(五) 碰撞思想,多方对话:(5分钟)

现在,假如你和课文作者、编者有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就课文内容,你会向他们提出什么问题?或者你能给他们什么更好的建议?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通过多方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融情升华,形成作业(2分钟)

选择生活中你熟悉的一种花草树木,进行外形品性、生长环境的描绘,并且表现出你对它的感情。200字左右。

《峭壁上那棵酸枣树》的美,远远不是我们这节课能够穷尽的,它留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继续探索美的空间。让我们怀着对那棵酸枣树的赞美与崇敬之情,再次齐读6――9段,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程序的设计,当然,课堂教学有极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不可预见性,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生成新颖的见解,我会抓住契机,及时引导,或许那样的课堂比我预先设计的更精彩。

 选自互联网

 教师课件:《峭壁上的树》 

《峭壁上那棵酸枣树》又名《峭壁上的树》

佚 名

教学目标:

1·知文意,理思路

2·训练朗读及语句赏析

3·学酸枣树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难点:语句赏析  从重点字词中寻找

教学过程:

佛家有语,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换来的擦肩而过,我想我和在座的同学们肯定在前世经过了千万次的擦肩而过,才换来了今天共度45分钟的美好时光,我会用我的努力去珍惜它,相信同学们也会用你的勤奋、智慧去充实它。  

一、导课 

造物主赋予每人一双明亮的眼睛,是让大家留意观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教我们要勤劳…… 

雁阵南飞,整齐划一,那是教我们要团结守纪…… 

蒲公英妈妈将孩子无情的逐出家门,那是告诉我们要自立、自强、更要勇敢地飞翔…… 

今天我们来学习张庆和的作品《峭壁上的树》,看看这棵树又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二、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学生提不会读的字和读不准的字,共同解决) 

2·感知内容(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读完文章后最初的感受;用一句话说说 

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感动、震撼…… 

峭壁上酸枣树的成长经历

三、跳读课文:找出有关酸枣树生根、成长、结果的语句说给大家听。 

贫瘠处生根——艰难中生长——苦修后结果 

四、品读课文

1、找出文中最拨动你心弦的词、句,说说原因。

赏析提示:关键字词、修辞、写作手法、触发的联想……

举例一:“云缠它,雾迷它,风摧它,雨抽它,雷电轰顶……”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排比修辞,写出了酸枣树在成长路上遭遇的种种磨难。 

举例二:“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招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我认为这句话用拟人修辞写出了酸枣树美好的品格,让人联想到它是一个谦和、友好、能真诚欣赏别人的人。 

2、重点指导朗读第三、四段。

 五、回顾小结 

1、你觉得它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跟作者学写作方法。(善用修辞、对比衬托手法、人称转换……)

结束语: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笔触,为大家描绘了一棵天生羸弱,命运多舛却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的树。它卑微、弱小,却有一颗高贵的头颅;它高不盈尺,却令人高山仰止;它用顽强捍卫着生命的权利,它用自强不息在峭壁上站成一面鲜红的旗帜!愿这棵酸枣树在你我的心中生根、发芽……结出自强不息的果,激励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选自互联网

 峭壁上那棵酸枣树

 张庆和

        是为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那悬崖?是为免遭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历史感怀着你,岁月铭记着你。        

      那一天,你确真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那只雄鹰,像划破静寂的那颗流星。        

      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下来了,长大起来了,一直长成了一簇令人刮目相看的风景。


       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一棵摇曳在我记忆里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一棵在夹缝中生存,在磨难中挣扎,在逆境中巍峨的酸枣树。        

      那是一棵怎样的树呵!        

      它高不足尺,阔不盈怀;干细枝弱,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风摧它,雨抽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大自然中的所有强者,几乎都在歧视它,虐待它。仿佛只有立刻把它从这个世界上除掉才肯罢休。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它像一位忠诚的使者,及时报告着八方信息;它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召唤着,引导着,冲锋着,战斗着,率领着大山里所有的草草木木们,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它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娇生惯养地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甩脸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                而酸枣树,却默默地兀立着,不鄙其位卑,不薄其弱小,不惧其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妒忌,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招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似乎是它的天职。       

      那是我亲眼看见的: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是的,只有一粒,而且小的几乎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云霓。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        

      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当初我还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道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了!        

      转眼远离故乡三十年,我再没有见到过那棵酸枣树。不过我想,眼下风光正好,它生长得一定会很茁壮,很茂盛,一定是干粗枝旺,叶郁果丰。长成了一个典型的男子汉形象,再也没有谁歧视它,再也没有谁欺辱它了。并且有很多小鸟常去它那里做客,和它一起歌唱。那歌声清韵悠扬,荡漾山谷。

 
作家张庆和散文《峭壁上那棵酸枣树》走进课堂

     张庆和,共和国同龄人,原籍山东肥城,部队转业后定居北京。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文创一级。其诗文作品在国内百余家报刊发表或转载,并入选中高考语文试卷和模拟试卷以及“年选”、教辅等不同版本图书300余种;出版诗集、散文集《漂泊的心灵》《记忆不敢褪色》《哄哄自己》《灵笛》《娃娃成长歌谣》等十余部。


作家张庆和散文《峭壁上那棵酸枣树》走进课堂

相关新闻

作家张庆和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