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琰
做为一个媒体人,“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的口头禅。
我们真的正处在一个“叙事为王”的时代。
从口耳相传的远古,到书写印刷的文明,再到今天的自媒体、短视频、智能媒体浪潮,故事的载体在变,但其核心力量从未消退,反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愈发凸显。有人说,这是一个“讲故事”的时代——旧的模式不断被埋葬,新的故事每天都在破土而出。无论是个人塑造IP,还是企业构建品牌,你是否会讲故事,直接决定了你的影响力半径和生存空间。
一、 为什么是“故事”?—— 穿透噪音的利器
在算法推送、信息茧房无处不在的今天,数据、道理和口号是苍白无力的。它们进入的是人的大脑,需要理性去处理,极易被遗忘和抗拒。而故事,直击的是人的心灵。
· 故事引发共情: 一个鲜活的故事能瞬间打破隔阂,让听众产生“我也是这样”、“我懂这种感觉”的深度连接。
· 故事便于记忆: 我们的大脑天生为叙事而设计。相比于零散的信息点,一个有起承转合的故事框架,更容易被记忆和传播。
· 故事承载价值: 最高明的价值观输出,不是喊口号,而是将它包裹在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里,让听众自己品味和认同。
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叙事战略,更是我们每个个体、每个组织在数字时代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技能。
二、 如何学会讲故事?—— 从技巧到心法
讲好一个故事,并非信口开河,它是一门可以习得的艺术。
1. 确立核心:你想传达什么?
任何一个好故事都必须有一个灵魂。对于个人,可能是你的“初心”或“独特价值观”;对于企业,则是它的“使命”和“愿景”。在开口之前,先问自己:我讲这个故事,最终想让对方感受到什么?信任?敬佩?还是渴望?
2. 构建冲突:没有波澜,何以成故事?
故事的张力源于冲突。这个冲突可以是“个人与困境”(如创业维艰)、“旧观念与新认知”(如技术革新),甚至是“理想与现实”。冲突制造了悬念,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
3. 塑造细节:魔鬼在细节中,天使也在。
“我努力工作”是陈述。“为了测试一个产品,我和团队连续72小时泡在实验室,靠咖啡和信念撑过每一个凌晨”是故事。细节是故事的血肉,它让故事变得可信、可感。
4. 注入情感:理性让人同意,情感让人行动。
大胆地展示你的喜悦、挣扎、沮丧与希望。情感是故事的催化剂,它能将听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5. 明确主题:回归与升华
在故事的结尾,要将听众的情绪和思考拉回到你的核心主题上,形成一个闭环。让听众听完后,不仅记住了情节,更记住了你想传达的讯息。
三、 故事的力量:对个人与企业的影响方方面面
对个人:故事是个人IP的“金字招牌”
在职场和社交网络中,你的故事就是你最生动的名片。
· 求职与晋升: 面试时,讲述一个你如何克服一个具体项目难关的故事,远比罗列“有责任心、抗压能力强”等词汇更有说服力。它展示了你的能力、品格和思维模式。
· 建立专业权威: 医生分享一个疑难杂症的诊断故事,老师讲述一个改变问题学生的经历,专家复盘一个经典案例的幕后……这些故事都在无声地宣告:“我经验丰富,我值得信赖。”
· 连接与吸引: 自媒体博主、知识IP的崛起,本质上都是“故事”的胜利。他们分享个人成长中的失败与成功、感悟与思考,与粉丝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基于故事的连接,远比单纯的商业交易更为牢固。
对企业:故事是品牌价值的“情感载体”
企业的故事,是其与用户之间最坚固的情感桥梁。
· 品牌定位与差异化: 在功能同质化严重的市场,故事是让品牌脱颖而出的关键。你的品牌源于一个怎样的梦想?解决了什么社会问题?这些故事赋予了产品超越使用价值的意义。
· 培养用户忠诚度: 用户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产品背后的故事和价值观。一个能讲好故事的企业,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粉丝”用户。
· 内部凝聚力: 对企业内部而言,创始人的创业故事、企业的奋斗历程,是凝聚团队、激励员工最有效的文化教材。它让员工明白“我们为何而战”。
从自媒体到智能媒体,传播的形态会继续演变,但人性中对好故事的渴望永远不会改变。在这个“讲故事”的时代,旧的、空洞的、说教式的沟通方式正在被埋葬。能够破土而出的,永远是那些真诚、动人、能引发共鸣的叙事。
学会讲故事,就是学会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影响力货币。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用心打磨你的故事,就是打造你最核心的竞争力。请记住,你的影响力,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你让人们记住了多少,感受到了多少。
笑琰2025年10月18日稿
(责任编辑: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