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 正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

2014-11-23 16:27 文╱刘波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11月14日B2版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信息更新速度加快,要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中尤显重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不仅要从方法和技巧上入手,还要从提高综合素质的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简单地介绍历史小故事,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多思多问的习惯。在多思多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在学习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不善于发疑提问的人是缺乏学习能力的表现。对于学生提出的“另类”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对于学生产生的各种奇妙的想法,闪现出的灵感的小火花,一定要精心呵护、及时表扬、不断鼓励,从而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杜绝扼杀创造性的任何实践活动。例如:有的老师讲南京大屠杀时,用两张照片,一张是日本人在侵华前与妻女合影的照片,另一张是日本屠杀中国人血腥的场面,然后设计问题:是什么使日本人由“人”变成“鬼”? 用理性的思辨增加看问题的深度。师生要有历史的反思精神与质疑能力。
通过质疑,使学生认识到:“不创新就会停滞不前,就会落后,就会挨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课堂教学重要原则之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都离不开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过程。离开了实践,一切知识、能力和素质都将是无源之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改变以往机械地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重现过去已发生的事件或人物。而是结合教材要求学生在掌握前人留下的历史知识、历史观点、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能启发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学会思考、探索、研究、应变运用的方法;还要学习品德、态度、心理等知识,达到知识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结合历史科学的特点,学生的实际,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推进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
       三、探究性学习问题生成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生成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既有学生生成的问题,也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还有师生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不应片面强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探究性学习问题生成的渠道主要有以下途径:
       途径一是教材。从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正副文字、插图地图、小资料等处生成问题。
       途径二是不同的历史材料。
       途径三是社会生活,即从社会热点、时政大事和日常生活中生成问题。
       四、探究性学习问题的解决
问题的解决,即: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用史料来印证历史现象或者是丰富历史现象,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用史料印证历史结论、修正历史结论,甚至否定历史结论。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史料的获取”和“史料的探究”。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烈的学科特色,让历史材料说话,让事实说话,学生从中能体验和认识“论从史出”“证由史来”的历史学方法,这是上海二期课改历史学科一个鲜明的特点。

      “史料的获取”包括从不同渠道搜集史料,搜集不同形式的史料。
       “史料的探究”包括能阅读简单的史料,理解史料的含义;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取有效的信息;能够应用史料印证、丰富某一历史现象,说明、修正某一历史观点。这一过程需要分辨筛选、论证比较,这样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一分辨筛选、论证、比较的过程,又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之中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认识的差异性,就更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
       五、探究成果的表达
       探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用口语方式表达(陈述、辩论、问答),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用文字方式表达(撰写小论文、编辑手抄报、起草调查报告),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用模拟方式表达,可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手工制作能力、角色扮演能力等;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演示电子文稿、制作动画、上网发布信息),可以训练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的同时,一定要明确指出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自我的意识。
       “问题生成”,使学生“无中生有”,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解决”,使学生“标新立异”,能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信心;“成果表达”,使学生“展示自我”,能坚定学生追求成功的信念。这三者合而为一,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除了增强历史基础知识的教育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对历史现象分析思维和探究的能力,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