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语文课堂巧“经营” 正文

语文课堂巧“经营”

2010-06-29 10:41 郭慧升 今日文教6月28日十五版

语文课堂巧“经营”

/郭慧升

    如何让语文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如何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流连忘返?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得到最大的收获?……这些都是有志于教育事业的老师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笔者认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营造不同的课堂氛围,因此语文课堂要巧“经营”。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

    很早以前就看到一所私立学校的广告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个广告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得到家长的认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多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无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地位。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实现角色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把知识“灌”给学生,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要想彻底地贯彻这一教育理念,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赏识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除此之外,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还要注意创设课堂氛围,讲究课堂模式。

 二、 创设氛围,巧“经营”

     纵观现在的一些知名企业、老字号品牌,经营的有声有色,事业蒸蒸日上,除了不断引进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手段以外,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阶层能不断吸收外来的精华,与时俱进整合经营策略。语文课堂也是如此,教师要把课堂当作自己的“企业”,不仅要精心呵护,而且也要会“经营,巧“经营”。

    1.注重朗读,品出味道。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些都是说明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好处。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显示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只有多读,才能品出味道。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读书训练,读出感情,领悟真谛。使得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段和神韵通过朗读这个媒体,形成一种时空艺术,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引起情感的强烈共鸣。例如,散文《荷塘月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海燕》等等,诗歌《木兰诗》、《月下独酌》、《回延安》、《乡愁》》等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达到理解、消化、吸收的目的。

    2.注重表达,锻炼口才。

    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激情的社会,给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专业知识棒,而且也要有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笔者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设置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经过这样不断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3.注重思考,提倡合作

语文学科充满感受与体验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感受和对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自身的切实体验,不断积累素材,积淀情感。要充分运用语文学科的丰富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与探究的有效载体,要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僵化的学习模式,建立和形成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正是锻炼思维、展现个性和磨练意志的过程。如现在的语文实践课上,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社会调查 、参与志愿活动、学习写策划书等,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在讨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4.注重表演,提高兴趣。

有时候利用课本本身具备的能动性,创设一种表演情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迅速地理解课文。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这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戏剧《威尼斯的商人》这是莎士比亚先生有名的剧作,其中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最有趣也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高潮部分。为了让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体会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笔者把剧场搬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真切的表演,来领悟人物的性格、语言、,理解戏剧冲突……通过表演,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表演情境,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加深课文理解。当然,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当自己化身为剧中人物时,要充分考虑到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

    通过这样形式的课堂“经营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河南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乡六中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