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浅谈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贴近 正文

浅谈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贴近

2014-10-19 10:38 文/刘国霞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10月17日B3版
       物理学是一门有着广泛生活基础的学科,它教会我们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它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中,第一条是“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常见常用的知识,是今后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生活所需要的预备知识。”那么在物理教学中,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的精神,充分利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物理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
       一、把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入教学,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本来,物理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生活中的一切材料、物品都具有物理属性。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资源,尊重学生的文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物理、用物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也会觉得内容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例如:探究声音的产生
       从我们身边选择一种器材,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看谁提出的方案多。
       1、用纸发出声音
用手捏住纸的一段,迅速的摆动,纸条即发出哗啦啦的声音;把纸拉紧,放在嘴边吹,可以有很尖的声音发出。
       2、用文具发出声音
       用笔敲桌面,能发出声音;使劲吹圆珠笔套,能发出哨声。
       案例评析:教师可以与学生一道共同想办法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声音的知识做好铺垫。教师在演示完以后可以问学生:你做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打算如何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发声的方法进行分类,寻找发声的共同点(声源的振动),探究声音高低(音调)、声音的大小(响度)等,从而完成对声音相关内容的教学。
       二、创设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让教学方式贴近生活
       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先思考一下学生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学的资源、哪些活动情景可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体验等,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桥梁,将“生活原型”与“物理模型”有机整合,让学生把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应用大气压解释现象
       在讲解大气压知识时,可以直接拿家中常见的带吸盘的器具演示,或者取学生喝完后丢弃的矿泉水瓶,在瓶中装上热水,过几秒后把热水倒掉,再在外面淋冷水,学生发现矿泉水瓶伴随着“啪”“啪”的声音变瘪了。
       案例评析:本实验的器材很简单,但目的很明确,让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威力”。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排除了其他外力使矿泉水瓶发生形变的因素,从而引导他们考虑大气压强这一因素。力求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并行感知,从而进行积极的观察和思考。
       三、注重实验仪器材料的选取,让实验教学贴近生活并还原到生活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物理学探究活动中的主要方法,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
       找生活中的物理实验,让物理教学更贴近生活,是指主要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器具、玩具、材料等,甚至是人体或人体局部,经过巧妙的构思、设计和开发进行的一类体现自创性、体验性、趣味性、简易性、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
例如:室外灿烂的阳光,我们也可借助一平面镜将其“请”到讲台上,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
       找生活中的物理实验,将其它用途的生活材料或物品、手边材料或物品、废旧材料或物品、儿童玩具等人为地赋予新用途,以及利用人体自身充当实验成份置于物理教学环境之中。这种运用场合的新异、课堂结构的新颖、教学程式的多样化以及呈现出学生预料之外的新奇现象,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认知动机。
       例如:利用注射器、矿泉水瓶、废旧的铁粉等可以完成许多有趣的小实验,这些实验各自不同地表现出“改变”、“放大”、“借用”、“替代”等创新技巧,对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让物理教学更贴近生活,给学生带来了一份生活的自然,不牵强、不刻意,在不经意之间便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生活的魅力也大概在此体现了。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探索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