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数学学困生学有所成 正文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数学学困生学有所成

2013-12-04 10:04 文/黎承杰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3年12月2日A3版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和后天及教育均衡程度的影响,在知识的接受的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学困生“吃不了”。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承认个体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尤为重要。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特别是数学学困生,如何去教?如何使他们学有所成?我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了解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义务教育择校后,农村初中大多数优等生外流,留下的大多数是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这也就是所说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已成为普通农村初中学校的主流,其中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比例较大。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智力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从入学开始学习新知识时就比一般的学生要缓慢些,教师由于班级人数多,无暇顾他们,家里又没有家长及时辅导,这样的学生在新知识还没有掌握之时又学习新知识,对新知识产生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渐渐地学习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变成了学困生;有的学困生是教师产生的,这样的学困生本能学好,由于好玩,不守纪律等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批评过后又没有跟进较好的思想工作,导致师生矛盾的产生,这样就不跟老师学了,后来想学又学不好了;还有这样的学困生,原来是学习好的,后来由于家庭经济或者其他变故,觉得读书没有兴趣,从而变成了学困生,但大部分学困生由于意志品质薄弱,贪玩好动,管不住自己,加上在学习不良学生的影响下形成了学困生……
        二.课堂上优先提问学困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个,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巧天工,只是每事问,人与兽,智与愚,是以区区问不会问,善不善问。在数学课堂中,数学学困生通常成了课堂的弃儿,没人会提问他们,也不敢提问他们,因为他们不能回答,也回答不了,太担搁时间,教师怕完不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而,《新课标标准》指出,教师不仅要人全面发展,更要全体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困生,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能放弃学困生,教师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问有答,学有所成,体验成功,心里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力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捕捉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点”,并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问题或上讲台板演。例如: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0,这样的问题他基本会做,就留给他们,让他们也展示自己,体验成功;每节课课堂小结,要首先问学困生: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等等,让他们有话可说,有疑可问,当他们说的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当说错了,也不加以指责,而是耐心的引导他们、点拨他们,鼓励他们再好好地想想或向其他同学求助。
       三.施以学困生不同的作业
        给学生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发展、情感体验的基本过程,也是反馈教师课堂效果的直接手段。“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俩片的叶子。”由于学生的知识准备和接受能力各不同,学习效果也差异很大,教师如果对他们作出同样的要求,难免会使差异越来越大,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今后的学习。所以,教师恰当给学困生布置作业必须要有层次、有差异。一般分层布置数学作业,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完成作业的动力。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降低要求、降低难度和深度,可以对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布置适量的简单作业,对班级的其他学生布置其他的作业,这样学困生就无作业可抄,增加了抄作业的难度。而学困生的作业难度小、数量少又提高了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可能性,他们不用费多大的劲就能完成作业,这样就不用抄作业了。因为抄作业没有必要,抄还不如自己做。不用抄别人的自己就可完成作业,时间久了,他们自己就可以掌握基本的知识、方法、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了。分层布置数学作业充分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的自主、能动作用得到尊重和发挥,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四.加强学困生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做到查漏补缺,知识的巩固作用。对于学困生不只是知识上辅导,更重要是心里上的辅导,做得好,可以让其增强自信心,增强学习的斗志。如:所教班级有个叫黄振健的学生,因为自己是个孤儿,总感觉自己很自卑,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与其他同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成绩很差,自己懂不懂无所谓。我发现这学生上课默不作声,在下面自个儿玩,下课却生龙活虎,常欺负女同学,惹得大部分同学都嫌弃他、讨厌他。我想该学生可能是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因而学习不求上进,自暴自弃,于是课后我经常找他谈心,象亲人一样关爱他,帮助他,慢慢地他自己有了信心,学习上提高了兴趣,数学成绩由原来的十多分提到及格,所以,对学困生,只要我们不放弃,抓住问题的关键,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歧视、不冷漠,对他们谆谆教诲、循循善诱。给机会让他们慢慢地改正,并且引导他们上进,就会到可喜的效果。
        五.改变评价学困生方法
        评价是反馈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表现,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评价,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如用同一把尺子去评价,不仅会扼杀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优等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保护好学困生的自尊心。前苏联合作教育派认为:简单地用分数对学生加以“判决”会直接挫伤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动机。对学困生的评价要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测试分数低,容易诱发自卑、自弃的心里。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可改变评价的方法。如测试不给学困生大不及格的分数,允许学困生对测试订正后再打分,可把讲解后学困生订正的内容分数减半给他。实践证明:学生乐学,作业、试卷乐于订正,学习的积极性、订正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维护,防止心灰意冷的不良情绪的产生,实现了新课标下所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和发展的机会。
        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和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使数学学困生学有所成,否则差异越来越大,使学困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今后的学习。
      (本文荣获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一等奖。研究员编号:CTF120166-91-29 单位: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中心校)

       参考文献:
        1《中国德育》2012年第3期
        2《.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