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抓住特征 虚实相映 正文

抓住特征 虚实相映

2013-10-09 16:46 文/ 谷福林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3年9月30日B6版

   

白水漈
朱自清

几个朋友伴我游白水漈。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有时闪着些许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一片飞烟而已。从前有所谓“雾谷”,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当那空处,最是奇迹。白光嬗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贴贴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据。

写法剖析:

                        抓住特征  虚实相映

                         ——读《白水漈》学写自然风景

                       浙江省永嘉县城关中学  谷福林

“白水漈”位于永嘉县瓯北白水村后山,是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区的一处风景点。白水漈共有五漈,朱自清散文《温州的踪迹》中写到的《白水漈》是第三漈。作者仅用了230余字就将大自然的杰作——白水漈描述得如此清真灵幻,令人心驰神往,因而,有学者认为《白水漈》是一篇微型的绝妙美文。那散文大师朱自清用了哪些高明手法来写《白水漈》的呢?

文章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抓住当时白水漈的特征,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用朴素清新的文字细腻地描写景物。

据说朱自清先生与朋友一行去游白水漈时正好是秋天,因干旱白水漈的瀑布很细小,几乎看不到水。看瀑布看的是气势,水越大越精彩,看那么薄、那么小的的瀑布,本来是件遗憾的事。可是朱先生在一九四二年春写这篇回忆性游记时却抓住了白水漈“薄”和“细”的特点来做文章,并写得精妙绝伦。

文章第一段要言不烦,一句话既点题,又交代朋友陪游白水漈之事,引出下文。

第二段第一句开宗明义,直接点明瀑布的特点:“太薄了,又太细了。”接着就抓住白水漈瀑布“薄”和“细”的特点加以描述:“有时闪着些许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下一片飞烟”。然后交代原因:“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这是纯属实写眼前的白水漈。

接着,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做到以实托虚,虚实相映,文采飞扬。金圣叹曾说过:诗家写景“必须写得又清真又灵幻”。写景要清新真实,这个真实不是景物原貌的真实描写,而要通过渗透作者对景物的感悟和情感之后,产生丰富的联想,借助比喻、夸张或象征的手法,做到虚实结合,使景物具有既清真又灵幻的意境,具有源于自然超乎自然的空灵美。

散文大师朱自清就做到了这一点。他没有停止在“白光”“飞烟”“影子”的描写上,而是虚实结合,细腻刻画,创造了文字奇迹:“当那空处,最是奇迹。白光嬗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贴贴的缩回来了。”这里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拟人和新奇的比喻把白水漈写得形象生动而又虚无缥缈,灵动而又神奇,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空间和美感享受。

更为神奇的是作者进一步展开想象的翅膀:“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巧手”把“影子”织成“幻网”,这是织着“诱惑”的“幻网”,把白水漈刻画得富有情趣和神韵。——多么神奇的想象啊!多么具有诱惑力的“白水漈”啊!

作者就是用虚实结合的神来之笔把“薄”而“细”的“白水漈”写得惟妙惟肖,细腻至极,使之成为文学的“微雕精品”。

作者在《荷塘月色》中也是采用虚实结合法把荷塘写得如仙境般美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另外,文章细腻的描写还要归功于作者的炼字之功,作者运用清新自然、鲜活灵动的文字,把文章写得具体形象,趣味横生。本文中的动词运用最为奇妙:“凌虚飞下”,“飞”字描写准确真切而又令人心寒,可谓“常字见险”;“便扯得又薄又细”,“扯”字准确逼真,形象生动,可谓“陈字见新”;“纤手挽影子”,“挽”字联想神奇,意境曼妙,可谓“平字见奇”;还有“松、缩、织、夺”等朴素的动词,把瀑布的动态、形色写得活灵活现、妙不可言,这可谓“朴字见色”吧!只要静心品读,你就会流连于优美的文字里,陶醉于“幻网”的诱惑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城关中学)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