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 扎根乡村办学 情牵留守儿童 正文

扎根乡村办学 情牵留守儿童

2014-10-10 09:25 李见新 中国教育报
       ——记河南省淮阳县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校长朱秀霞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校长朱秀霞,举债百万创办留守儿童学校,一肩扛起教育当地近千名留守孩子的重任。她用全部的爱呵护着留守儿童的成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做“朱妈妈”。

  ■本报记者 李见新

  为了更好地照顾早产的儿子,她辞掉工作到幼儿园打杂工,并与教育结下不解的情缘;为了让农村留守娃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她举债百万创办留守儿童学校,一肩扛起教育当地近千名留守儿童的重任;她用全部的爱呵护着留守儿童的成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做“朱妈妈”。

  她就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校长朱秀霞。

  把照顾留守儿童当做毕生的事业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有毛病。”1999年,朱秀霞不足7个月的儿子出生时只有1.3公斤,并被诊断出智力发育迟缓。这对当年30岁的朱秀霞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无奈,朱秀霞辞掉了在冶炼厂当会计的正式工作,回到老家冯塘乡专门照顾儿子。后来,儿子的身体状况好转后,朱秀霞到冯塘职高幼儿园做了一名生活老师,除了照顾儿子,每天还负责照料幼儿园孩子。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朱秀霞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洒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一见到她就叫“妈妈”。“时间一长,我被这些纯真可爱的孩子深深地感染了。我当时想,将来有机会自己也办个幼儿园,把照顾留守儿童当做自己今后唯一的事情来做。”朱秀霞说。

  冯塘乡位于淮阳、郸城、沈丘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为改变生活状况,当地大部分年轻人纷纷外出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让老人照顾。由于家境贫寒,很多留守儿童到了上学的年龄也没有人管。“庄稼耽误了是一季,孩子耽误了是一生。”看到家乡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朱秀霞办学的信心更加坚定。

  2002年,朱秀霞在冯塘乡陈庄村租房创办了留守儿童幼儿园。谁都没想到,她为这一决定付出了13载青春,甚至成了她人生的目标。

  办学13载成了“百万身价”校长

  幼儿园的孩子越来越多。2005年,朱秀霞租下乡兽医站的老院子,把幼儿园搬了进来。当她了解到方圆七八里没有一所正规小学时,决定创办留守儿童学校,既招幼儿园的孩子,也招小学生。

  2006年上半年,朱秀霞决定改善学校环境,让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在平坦的操场上自由自在地玩耍。然而,当时她只有2万元。靠着东挪西借的钱,一座二层12间的教学楼建起来了。教学楼启用那天,不堪重负的朱秀霞口鼻出血、手脚瘫软,累倒在校园里。

  2007年,朱秀霞新建了23间普通教室;2008年,新建了14间学生宿舍;2010年,修整了学生餐厅;2012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一座三层有54间标准教室的教学楼。

  为节省资金,建楼时学校8名生活老师全部参加义务劳动:拉砖、打柱子、运水泥、送混凝土,没日没夜地干。看到这一幕时,建筑商韩彦华感慨地说:“这哪里是建楼,是在拼命啊!”

  “如今,楼虽然建好了,但砖头、钢筋、地板砖、水泥等都是赊的……”朱秀霞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指着教学楼内的建筑材料说。

  就这样,朱秀霞创办的留守儿童学校,从一张白纸发展到有36间标准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和1栋宿舍楼,办学条件全乡一流。

  为了这一切,朱秀霞不仅付出了13年的青春,还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因长期过度劳累,她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先后做了3次手术;为建好学校,她欠下了170多万元的债务,被人戏称为“百万身价”校长。

  让留守儿童学好吃好是最大的心愿

  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现有974名学生,其中,幼儿园323人、小学部651人,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0%以上。如何让留守孩子在这里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弥补亲情的缺失,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是朱秀霞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努力的方向。

  朱秀霞根据留守儿童感情脆弱、缺乏自信、性格孤僻等特点,在每个班为留守儿童建档,要求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教师每学期对所有留守儿童家访一次;每星期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过视频对话;在节假日、父母生日时,组织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亲情书信或打一个亲情电话;对家庭困难的孩子,学校减免全部费用。

  13年的坚守,朱秀霞情洒留守儿童、艰苦办学的事迹赢得了当地67个村庄老百姓的称赞。近日,周口市委书记徐光了解了朱秀霞的事迹后作出批示:“乡村教师朱秀霞扎根农村基层,呵护留守儿童,奉献教育事业,事迹十分感人,应认真总结宣传。”

  面对社会各界的褒奖,朱秀霞却显得很平静。她告诉记者:“我要让留守孩子在校每一天都学得好、吃得好、玩得好。下一步,我准备再租一块地,把幼儿园分出去,尽全力把幼儿园和小学办好。”谈起未来,朱秀霞信心满怀。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