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之旅>> 不懂书道,别谈范曾! 正文

不懂书道,别谈范曾!

2017-07-19 17:21 袁海涌 本站原创

       范曾先生,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有约一百五十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他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南通大学建有范曾艺术馆;日本冈山县建立永久性的范曾美术馆。范曾的艺术成就无用置疑!其艺术作品和国学著作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看来,他是一位有着神奇魅力的艺术天才,一位颇具君子之风的中国文人,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的人物感到庆幸,可谓中华娇子,民族的骄傲!
不懂书道,别谈范曾!
     人称范曾是诗、书、画、国学等各方面的大师,为此很多人褒贬不一,那么如何公正客观的评价范曾的成就呢?我作为一位专门从事书道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学者,用道家哲学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视角看待范曾先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这里与各位分享。

      首先,我要说的是:范曾的书法艺术成就高于他的国画!这与人们所评价:”范曾的国画高于书法”的说法恰恰相反。 范曾的国画水平之高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人们己都这么认为,但有些提出质疑,我认为那是不懂艺术本质。
      整个社会都认为范曾的国画境界之高,熟不知,好的国画作品都是写出来的,如果范曾没有强硬的书法功力和对笔墨驾驭的能力,他也不可能写出如此生动的国画作品,范曾国画的根基在于书法,书法是他国画创作的手段和利器,国学作了滋养!再者,这与当今人们对书法的理解太浮浅有关,也给书法社会的引导有关系。这个时代是浮躁的社会,为了经济利益,把书法国粹给边缘化了,把夲不是国粹艺术的国画尊为神品去追充,一幅国画作品拍到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致使书法的价位远不如国画,冷漠了书法这一国粹艺术。因为国画易懂,明了,老百姓、文化低浅的人群都能看懂欣赏。
      书法,是线条艺术,是变化的线条艺术。
      书法艺术是书者五彩缤纷的心迹,更是激情澎湃的江流。 书法的长河里有古人的、今人的、传统的、创新的、有名的、无名的,大浪淘沙。在五颜六色的沙滩上,范曾先生选择着他喜爱的雨花石。
       然而,一些所谓”懂书法”的”专家”认为他的书法不入古法,甚至是恶意贬低并进行攻击。这些都是无知的表现!或者说是羡慕嫉妒恨!
     书法(指书写行为包括书法评论)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一定是文人所为,即所谓“文人墨客”。人若不文,焉能善墨?对于“文人”二字,人们总会称作“文化人”。而实质上,真正的文化人都是被“文”所“化”之人。
       但当今所谓的“文人”不一定就是“文化人”,因为滿腹经伦而不“化”者常有。为何物欲横流?为何人心浮躁?为何名衔崇拜?为何乱象横生?为何附庸风雅?为何恶意攻击?皆因人心沒有被“文”所“化”所至。
       对于习书练字之人,要用“文”来“化”其所书之“法”,方可入“道”。师古不化,为法;师古不泥,入道。所书之“法”,只是方法或技法而已,称不上“艺术”。而“书道”方为“艺术”!
      那么范曾的书法到底咋样呢?我认为,范曾是入道的,他的书法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是雅俗共赏,也是当代书法艺术界能够创造书法风格为数不多中最具有成就的艺术家!光我所知,我所读到的范曾在书法艺术方面的理论专著不下于20部,每一部专著里都蕴含着书家的创作心得,对书法无限的理解和思想。评定一位书法家的标准,除了有雅俗共赏的作品,就是看是否理论专著,这是衡量一位书法家最起码的标准。范曾先生在这方面做得好!
      范曾的书法通俗,大众喜爱,接地气,大众认为,范曾创造了书法的另一种风格,也就是字的另一种写法,笔墨和气势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这个是不容易的,这是对中国书法的贡献。我这么说,可能有人不服,其实别不服,现在的一些所谓书法家学古根本就没学明白,师古不化,教条学习古人,停留在形的层面,字写的几乎都不怎么样!我们看一看,当代的所谓的”书法评论家”,有几位的书法能写出风格的,作品不咋的,没有创作实践,哪来的经验和体会,更不用说有心得,都是纸上谈兵。还有现在的书家有几人修道?不修道怎么会懂得书法的真谛?书法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充满着道的阴阳学说,只讲法而不讲书道的书家别谈书法与境界,说是创新,实际是丑书、怪书、俗书而已。姥姥(古人)不亲、舅舅(现代人)不爱。这些书家与范曾不可同日而语!最起码范曾的作品老百姓感觉漂亮好看。
       范曾先生,是尊道守德的人,是充满道家哲学思想、儒学思想于一身的书道家!大家都看到过他的这部书法专著《书道法自然》,他的书道思想和对书法的理解都在这部著作中找到。中国书道与道家哲学有着天然的必然联系,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与道家哲学相得益彰,不谋而合。中国道家哲学博大精深,对中国书道进行了高层次的阐释,对书道艺术的学习、研究,以及创作、欣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范曾作为一位书道家,也是锐意搞哲学与书法研究的人,从书道的线条运动中一定得出阴阳之变化的美学道理,也必然会从道家哲学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滋养。
       书道是创作主体的心理意识,通过肢体有效驾驭毛笔在三维空间中运行的艺术。毛笔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书家执笔在手,运笔过程中留下的轨迹,就构成各种各样大小、强弱、方向等不同形质的线条,由这些线条进行交错组合,就构成了书道艺术。范曾先生的书法作品从字法、笔法、墨法到章法,到文法,无不充满阴阳合谐、天人合一的艺术之美!
        试想,一个不修道、不懂阴阳之变、不具书道精神的人,去妄为的贬低和评价范曾这么一位书道家和他书法作品,不是小物见大物?贻笑大方!笑话!
      “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这曾是范曾颇有名的二十四字自评,自豪且有几分谦虚,为许多评论家引用,有人说他傲气。我说这是傲骨!更是豪气!范曾先生十分低调,这二十个字对个人艺术的陈述里,字字充满份量和能量,没有一句夸张的语气,”能书”,一个”能”字,既不张扬,又充满着自信!我是能够书写的人,肯定自己的书法,是位书家。而事实上,范曾的书法的确算得上书法,何止是书法,其实是书道!是当代书坛为数不多的独具风格的书道家!!
      范曾先生面对世人对他诋毁和微词,是淡然的,同时又是包容和感激的,他说:从反对到认识到理解到接受是要一个过程的,人们在做着一种“为道日损”的工作,而这种损之又损的结果,不是背离“道”,而是对“道”的一种趋近。
      所以,我们究范曾,就应将范曾热和范曾思想置于历史的长河中,用学术的眼光去考察,不仅有助于客观地评价范曾现象,深刻理解范曾对中国书画的深远影响,也有助于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深入挖掘范曾精神和先生的国学资源,这对于中国书画在新世纪铸造新的辉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附:著名书道家墨玄道子袁海涌

不懂书道,别谈范曾!

      袁海涌先生,墨玄道子,毛泽东书风践行者、著名书道家。道信太,字崇月,号桐柏山人,1963年2月26日生于淮河之源桐柏。为全真教龙门派弟子,悟道于泰山碧霞祠、嵩山中岳庙、北京白云观,游历于五岳三山。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泰山道教协会副会长、天齐庙住持。  

     袁海涌先生是一位把道家哲学应用于书法美学的创作实践并卓有成效的艺术家。他认为道家哲学思想与书法美学思想都是相通的,因此用道学理念指导书法创作,把阴阳之道融入书法笔墨与线条的变化之中。他擅长行草,榜书著称,书道行世,道济天下。其创作结体欹侧、险绝造势、用锋多变、泼墨酣畅。其作品厚重大气、宽博雄浑,洒脱豪放,逸气纵横,以势取胜。     

不懂书道,别谈范曾!  

        袁海涌先生是“毛泽东书风”理论的创立者。著有《毛泽东书风》 理论专著。他的专著通过对毛泽东书风的探源,论述毛泽东书风的行成、发展和历史地位。他认为在上世纪中国人民为翻身解放的百年中,书法投入社会实践取得辉煌成就的就是毛泽东书风。他认为毛泽东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书道家。
       他在艺术创作实践中遵循“书道和书风并举”的艺术理念和国学思想。在技法上,推行“书道”,用“道”的意识引领创作和提升艺术品味;在实践中,推祟“书风”,以“毛泽东书风”作为艺术方向,实现“书以载道,艺术报国”的人生志向, 用那豪迈的笔触谱写他艺术人生的美妙华章! 

相关新闻

范曾 书道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