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书写作>> 笑琰:诗歌在作文教学中的奇特作用 正文

笑琰:诗歌在作文教学中的奇特作用

2021-07-23 16:26 笑琰(靳新国) 原创
笑琰:诗歌在作文教学中的奇特作用

 一、写作成功的神奇之路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吸引了我们。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它的后面一条很有意义的规律,再把这一规律运用到具体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中去的时候,没想到竟收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这一规律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和贯彻,使学生作文不再犯难。究竟是什么现象这么有趣,是什么规律如此神奇?
       这一现象说来也很简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作家、大学者、大文豪,都曾经是诗人。
       我们发现文章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家大都有诗集问世,一向以杂文、小说、散文著称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不仅有诗集《野草》问世,在早年,他就曾写出不少诗作,其中不乏古体诗,五四前后更有大量新诗问世;冰心在21岁时就出版了诗集《繁星》、《春水》;叶圣陶先生早在辛亥革命时期(1911年时17岁),已经创作了不少的诗作,《叶圣陶集》第八卷收的全部是诗歌,其中《少作集》里数十首诗都是作者少年时期的作品。我们且不说鲁迅、冰心、叶圣陶这些以文学作品著称的大作家,就是与朱自清曾写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著名学者、红楼梦研究家俞平伯先生早年也曾出版过诗集《冬夜》。著名学者胡适的《尝试集》是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著名作家巴金、沈从文、王蒙、贾平凹等等,也都有不少的诗作问世。
       不仅仅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学者们进入文坛早期对诗歌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作为政治家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他文学功底的深厚也表现在对诗歌的钟爱上,早在1 9世纪2 0年代初,青年毛泽东面对滚滚北去的湘江,就用诗歌表现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宏大志向;同样作为伟大战略家的周恩来总理,在早年留学日本时, 已经以一首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赢得了人们无限赞叹之情。如果说起文章,毛泽东与周恩来总理更是大家风范了。
       由此可见,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著名的学者甚至是功勋卓著的领袖,早年大都写过诗,也就是说,这些作家、学者、伟人年轻时都曾经是诗人。众多的作家学者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了一点:诗歌与文章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诗歌往往是作家们走上文学之路的第一步!
       既然诗歌与作文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我们为何不去探究一番,说不定还能从诗歌中找出一条写文章的便捷途径呢!
        于是,我们开始了诗歌与作文关系的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分析、研讨、论证,经过一次次辨伪去妄、去粗留精的筛选,我们终于发现了“读诗——写诗——作文”之间的一条“秘密通道”:文章不妨从学诗写诗入手,即使诗歌写得尚未纯正,散文却必然会先一步炉火纯青了,由散文开始,再写其他文章定然不费周折。因此,研讨了学诗与作文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诗与文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未必不能发现一条通向写作的“终南捷径”。
        二、诗是什么
        既然诗歌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它担负着提高人的文学素养与写作水平的重任,那么,同学们应学习诗歌的什么内容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诗是什么。
        在形容那些美好事物的时侯,我们想到的第一个词便是“诗”,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也是“诗”。在形容一个旅游胜地风景优美时,我们用“如诗如画”;形容一篇精彩的文章,我们说它富有诗意;优美的语言,我们说是“诗的语言”。诗情画意是美的代名词,诗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用诗的国度来形容中国,表现了我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其中也不乏自豪之感。诗、诗意,多么美好、多么令人神往的词汇啊。
        可是,你想过没有,诗是什么,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什么样的文字才是诗,它为什么总是让人为它陶醉?它为什么总是这样地牵动着大家的心?
        1、诗是至纯情感的结晶
       纯真的情感,是诗打动人心的根源。
       诗人的感情最丰富,诗人的感情最纯真,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每一首精彩的诗篇,都是诗人真情的歌唱。读诗就是对诗中所蕴情感的开采与重塑,开采诗人蕴含在诗中的真意、重新塑造诗歌中体现的情感,因此,读诗、学诗可以让我们的感情更加纯真、更加富有美的情趣。
       下边是著名诗人舒婷的一首诗,我们可以用心去体会其中真切而热烈的感情。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呵,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呵!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你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在舒婷这首《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对祖国的爱比天高、比地厚,最真的感情从胸中涌出,这时,诗就是真情的放歌。假如没有了这种对祖国像对母亲一般的热爱、没有了如此火热的激情,这首诗还存在吗?还会如此感人良深吗?另外一首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更为广大读者所熟悉,这里我们就不再摘录了。没有真情,又如何能写出这样感人肺腑的诗歌?
       诗是真情的放歌,诗是情感涌动的结晶,诗是自然流出的情感之泉水,以至于诗人贺敬之干脆就以《放歌集》来作为自己诗集的名字。
       2、诗是最善的理智的诠释
       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一个美景,你很想表达出自己的欢喜之情,可是却难以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于是你只好赞叹了一句:“啊,真美呀!”除了“啊,真美呀!”之外,就没有更多可以形容自己心情的词语了。你到过泰山吗?身在泰山脚下,面对身边的大山,你会顿时感到眼前境界开阔,心胸也变得广阔起来,你大声“啊——”大叫起来。为什么要大叫一声呢?你会说:“用来表达感情呀!泰山多高啊!”可就只有一个“啊——”表现这时的欢欣与激动之情了,难道就没有别的更好的词语了吗?原来,这是因为你还未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诗人才是最善于表现这种感情的。站在泰山脚下,诗人杜甫写下了一首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你真的登上了泰山的顶峰,你会发觉杜甫说的多么好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恰恰才能形容你此时的心境。
       有这样一则笑话,据说有一个人第一次到长城,他爬到了长城上,放眼望去,长城向东西绵延延伸、曲折多姿、境界雄阔,顿时感到心里有一股欣喜,于是想抒发一下:“哇,长城——”后来却想不起来用什么词才能抒发感情,于是接下去道:“你真他妈的长啊!”听到这个时候,你也许会说,这个人真粗鲁,什么乱七八糟的粗话也能说得出来!可他也是在抒发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啊,只不过没有更好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感情而已。
       说了这么多,你知道诗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了吗?原来,诗人最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普通人却不一定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胡适“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汪国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些诗,哪一句不是人世间哲理之最最精辟的总结呢?这些诗句是我们情感最精确的阐述,每一句都能触动我们心中的情感,真正是想我们之所想,发我们所未发,真正是“诗歌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每一句诗都包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沉理解,所以读来才如此让人心动。
       3、诗是最美的意象组合
       接触诗歌,不能不了解一个与之关系十分密切的重要词语:意象。
       什么叫“意象”呢?“象”是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或景象,有的诗中描写的可能是一个景物或景象,而有的诗中描写的“象”却不止一个。“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只有一个“象”——柳树。而在另一首诗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描绘的则不同:“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里面出现了多个“象”: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众多的“象”放到了一起,这叫“象的叠加”。而“意”则是指诗人的情感,“意象”是“意”与“象”的有机结合,即诗歌中能够表现诗人情感的具体物象。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诗歌中寄托了诗人情感的具体物体。
       为什么要把“意”与“象”结合在一起呢?而“象”——诗中所描写的具体的物体——是具体存在的物体。这是因为“意”是虚无缥缈的情感,与“象”的结合使感情的表达有了更好的凭藉。诗歌中意与象的组合、意象与意象的组合都体现了作者的精心的选择。为了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诗——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

       雨  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她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诗中,朦胧的细雨、深远的小巷、紫色的油纸伞、美丽而忧郁的姑娘,这幅优美的组合画,恰恰表现出了诗人的忧伤与孤寂之情。这,就是意象带给我们的优美感受。
       总之,诗是诗人情感中的至纯、至真、至善、至美,是诗人心灵深处最真的愿望,诗是真情、诗是纯情、诗是美情,没有真情、纯情、美情的人,不适合去读诗。
        诗歌的这种感情特征与青少年心理情感恰恰吻合,因为他们的心灵没有受过任何庸俗市侩势利气质的污染,最容易与诗歌的真情产生碰撞、引起共鸣。这就是青少年易于喜欢诗歌的原因了,这也同样是同学们完成“读诗——写诗——作文”三个步骤的情感基础,有了这一点,我们不怕你不喜欢诗歌。有了情感的理解与沟通,学诗、写诗,进而直到写出优秀的文章,更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我们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的文学家早期大都是诗人的明证了吧!
        三、诗歌的情感表达
       诗是情感的外化,语言文字正是这种情感外化的载体,如何让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关键,这是阅读中理解诗歌(或者说是诗歌的情感解读)的关键所在,也是文章写作中要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
        1、跳跃思维是诗歌情感表达的重要特征。合适的物象使诗人的情感有所寄托,从而使感情这个不易捉摸的虚无缥缈的东西更易于抒发、易于表现。当然,对诗中物象的把握与理解就是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了,这就是诗歌阅读。
        下有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乡愁》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本来是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形象),把乡愁表现得深切感人。这四个意象分别代表着少年、青年、中年和晚年四个时期,诗人没有平铺直叙地分别介绍当时的情况,只截取了四个情景。诗的前三节抒发的是诗人思念母亲、想念妻子的亲情;诗的第四节感情升华到思念祖国大陆、渴望祖国统一的高度。这些情景片段中间并不存在时间、空间的连续性,而是相对独立的,从这一点上说,几个不连续画面间的切换就体现了诗人思维的跳跃性。
        2、选择合适的物象。选择合适的物象有利于情感的表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无形的,它不象一般的事物一样有一个具体而实在的物体作为外在表象。对于一个具体而实在的物体而言,要想表现它,并让我们的读者看到,办法很多,可以用语言描述,在描述受到局限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用照相机把它拍下来,让朋友们自己去鉴赏。而情感不可以这样,它不可能有具体的形体让我们去观察,更不可能让人拍摄一张照片供人观赏。然而在文章中,我们还是要把某种情感表现出来,可是如何才能把看起来如此虚无缥缈的东西表达出来呢?
        诗人们有一个好的办法,这就是找一个具体而实在的物体作为寄托,让虚无缥缈无法把握的情感有所依,写情感的寄托也就是写情感了。比如上边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乡愁本是虚无缥缈的情感,作者为之找到了一些物象,也就是我们这时所说的情感“寄托”: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写对它们的感情其实也就是写乡愁了。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和“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两个场面写了回乡时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这时,场面就是情感的依托,写场面就是写情感。掌握了这一点,在读诗的时候就会更易于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诗歌中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为记叙文、散文所借鉴,这一点在写景散文中表现得尤为出色,大家可以任选一篇写景散文来作印证。散文景物描写中其实正隐含了作者的感情:写景的目的在于抒发一种感情。
        四、远取譬——诗歌的修辞技巧
        诗歌写作的技巧很多,论述此类技巧的专著也不少,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图书馆借阅。我所介绍的是诗的技巧中最为独特,也是与文章写作最为密切的一个方面。
        为了了解普通文章与诗歌修辞的异同,我们分别从散文与诗歌中找出一些经典句子进行分析:
        ①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鲁迅小说《社戏》
        ②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这两个句子的修辞有何不同呢?我们来压缩一下,只留下句子的主要成分,这样结构与区分就会一目了然:
        第① 句可以压缩为:连山仿佛兽脊向船尾跑去了。
        第② 句可以压缩为:我是老水车纺着的歌。
        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连山仿佛兽脊;我是老水车。“连山”与“兽脊”都有连绵起伏的特征;“我上破旧的老水车,纺着疲惫的歌”一句中,歌是疲惫的,用的是拟人,纺着歌,歌是“纺”出来的?这种修辞追求的不再是形似而是神似了。
       第一句就像平常我们说的“太阳像个大火球”、“银白的月光照在地上,好像下了一场雪”,这些修辞大都求其形似,只求外形相似的修辞就是我们在文章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第二句不再追求其外在形象上的相似,而上升到神似,这与平常的修辞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求形似的修辞我们称之为“近取譬”,求其神似的修辞运用了与近取譬不同的手法,我们称之为“远取譬”。远取譬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诗歌思维的跳跃性,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从而取得非凡的修辞效果。
        如何理解这种远取譬的修辞进而运用这种修辞,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呢?这就需要研究诗歌远取譬的本质特征——思维的跳跃性形成的情感上的虚实转化。
         远取譬选句欣赏
       ① 银河啊,注入他的鱼网吧,
           化作一次闪光的丰收。
                 ——公刘诗歌《姑娘在沙滩上逗留》
       ②熄灯号吹过,星斗出全,
          营房的屋脊上,月光一片;
          睡吧,睡吧,亲爱的同志们,
          睡啊,却要醒着刺刀和子弹!
                  ——李瑛诗歌《熄灯号》
        ③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象明媚的春光。
             ——俄罗斯民歌《卡秋莎》
        ④古老的青蛙,以漠然的平静思考着。
            石桥石坊,青白方整,玲珑如戏。
                   ——王蒙散文《凝思》
        ⑤就这样将你的动情的声音遗留到鸽笼里
                       ——王蒙散文《凝思》
        ⑥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怎么也不能收留。
                           ——里尔克诗歌《豹》
        ⑦人说春雨贵如油,
             那一年的秋雨,
             怎能用黄金来采购,
             它是簇簇利箭,
             射断了一个民族的忧愁。
                    ——佚名诗歌
        五、诗歌情感的虚实转化技巧探索
        上语文课时,老师向同学们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
        “积雪融化,变成了——”
        这似乎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填空题,而且似乎有点“小儿科”了,很多同学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填出答案:水、小溪、江河……
        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积雪融化的确是变成了水,变成了小溪,变成了江河,毫无疑问,这些答案的正确性是无可非议的。
        面对同学们这些无可非议的答案,作为教师,我没有表示赞同,直到有一名同学说到——积雪融化,变成了春天。这时,我才表示了赞赏。“积雪融化,变成了春天。”多么美,多么富有诗意的句子啊!
两种答案,一词之差,收到的表达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
        为什么一字之差,收到的表达效果相差甚远呢?其实答案就在句子中,下边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① 积雪融化,变成了水、小溪、江河……
         实体      实体
       ② 积雪融化,变成了春天。
         实体    虚体
        句1中的积雪与它变成的水、小溪、江河都是具体而实在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实体或实物,而句2中的“春天”与句1中的“水”、 或“小溪”比起来则是不具体非实在的事物,我们称之为“虚体”。
        句1中“积雪→水”是“实体→实体”的常态意象(关于意象一词的理解见前边部分),而句2中“积雪→春天”,则变成了“实体→虚体”,常态意象中的实体转化为想象中的虚体,我们说这就实现了意象的虚实转化。
        这种虚实转化的远取譬理解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理解方法:本来应当运用实体的地位改用成了虚体。在上边的例子中,应当使用实体“水、小溪、江河”的地方,偏偏用上了虚体词“春天”,这就达到了“实→虚”的虚实转化效果。
         如“银河呵,注入他的鱼网吧,化作一次闪光的丰收”
        这一句中多次运用了虚实转化技巧:注入……鱼网、化作……丰收、闪光的丰收,“闪光的”可以是“利剑”(实),诗中却用了“丰收”(虚),表现了“丰收”成果之重大。第二种理解方法:本应修饰实体的却用来修饰虚体,仍然可以达到虚实转化的效果。闪光的丰收,闪光本用来修饰“利剑”等表示实体事物的词,但此处却用来修饰表示虚体事物的词——丰收。再如“射穿了一个民族的忧愁”一句,“忧愁”是个虚体词,而与“射穿”搭配的通常应是“心脏”,“靶子”等实体词,表示实体事物的“靶子”、“心脏”换成了表示虚体事物的“忧愁”,这就运用了虚实转化的技巧。
        这类虚实转化的例子很多,我们可以找出来一部分,请大家细心体会。
        例子:
        ①月亮,不要照出我的影子,
         风,不要出声;
         祖国睡去了,
         枕着大海的涛声。
         我们出发,伴满海明月,
         我们出发,披一天繁星;
         警觉的夜像万弦绷紧,
         刺刀上写着战士的忠诚。
           ——李瑛诗歌《月夜潜听》
        ②你全身的血液,
           你每一根神经,
           都沸腾着
           对祖国的热爱……
           ——贺敬之诗歌《雷锋之歌》
        ③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
           刚从神化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舒婷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④天安门广场
           在用混凝土筑成的坚固底座上
           建筑起中华民族的尊严
             ——江河诗歌《纪念碑》
          ⑤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汪国真散文《雨的随想》
          ⑥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宗璞散文《紫藤萝瀑布》
          ⑦青藤串起的歌,是怒江不息的歌。
               ——中央三套《音乐桥)栏目《青藤串起的歌》串词
           ⑧一抔巴山蜀水
               万卷天府之国。
             ——中央电视台“中国四川”广告词
          ⑨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
                  ——黄河浪散文《故乡的榕树》
        六、远取譬在作文中的运用
        善用佳句出美文,如果一篇文章里能恰如其分地出现几个富有情趣、富有诗意的句子,整篇文章也会因此而平添不少色彩。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们不必过分追求句子的别致、不必过分追求某一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只要尽量做到运用恰当就可以了。只要阅读时注意品赏、玩味诸如“远取譬”一类的句子及词语的运用技巧,自然就会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从而“学以致用”了。请看下边一篇文章,里边的句子恰好也运用了不少“远取譬”的方法,可供同学们作文训练时参考。
         高 三 咏 叹
        走过秋冬,春来了,封出一个四季的圆。
        我呆在圆里,圆里充满了书山题海,我如同一颗行星只能在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不能偏离。高考是我生命的全部,我生命的全部就是这数字、汉字、字母的组合。在这个封闭的曲线中我走了多少遭早已忘记了,记起的只是手中的笔和笔下的试卷……
        “啾、啾!”小鸟在窗外树枝上快活地叫着。“呵——”我伸了下微微酸痛的腰,顺便转头看了一下,"哦?树绿了?春天怎会提前到了呢?"树绿了,该是放风筝的时候了,那年爸爸给我扎了只……哦,爸爸,他昨天刚来过。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塞满桌洞的补品,仿佛又看到爸爸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生我养我、十几年来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我暑假时拿回一张高校录取通知书。十几年的养育之恩……我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我不能让他们唯一的要求落空。于是我把自己连同属于自己的时间一并封入对高考的渴望中。多少年来为圃这个大学梦,我努力再努力,冬去春来,一元复始,新柳吐绿,蛙声又起,高考真真切切就在眼前。如果……不由得我又担心起来,如果到时候……我怎见爸妈,如果……唉!
        又发试卷了。我不得不把纷乱的思绪折起,连同冷落了多日的日记一并塞入桌洞,手又碰到那个装满父亲期望的鼓鼓的包,我的手一抖,不,不能想“如果”,历史不能假设,未来也不许假设!书、讲义,连同老师的教导与期待,漫天价落在课桌上,垒成一座山,山下是我厚重的近视镜和沾满油墨的双手,山上是老师严肃的审视的目光。高三啦,我已能读懂这种目光深藏的那份拳拳之心,师恩比那摞讲义要厚重得多。
教室浸泡在浓浓的油墨气息中,而我们却试图在这种氛围中树立起一个自我。油墨气息太浓了,几乎占去我的记忆,于是时间在记忆中迟钝了,甚至使人忘记了每月一次的“星期”。大概记忆中最完整的就是老师、父亲的目光,和被这种目光洗涤得越来越清晰的高考。
        高考是怎么回事,还没来得及认真去想,它已经走近了,七月七、八、九,几乎伸手可及。我的心随着高考脚步的逼近而加速跳动,看看前面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和旁边玩命似的同学们,我似乎明白了:高三学生的人生坐标中,高考就是一个圆,以自我为圆心,以未知数为半径的圆。也许这个圆很大很大,大得没了边际;也许很小,小得连自己也包容不下。而老师们的号召:“拼上今年一年!”就是高考轨迹永远的起点。
        解说:
        ①文中的“我不得不把纷乱的思绪折起,连同冷落了多日的日记一并塞入桌洞,手又碰到那个装满父亲期望的鼓鼓的包……”,一句把“思绪”这一虚化的物象实体化了,实体化的方法便是用了“折”这个本来应当用在实体物如“纸条”、“笔记本”等前面的词。“包”里面装的是父亲送来的物品,这些物品上包含着父亲的期望,文中却直接写成了“装满父亲期望”在实体虚化的同时也体现了思维的跳跃性。
        ②“书、讲义,连同老师的教导与期待,漫天价落在课桌上”一句本来应为“书、讲义落在课桌上,书、讲义中包含了老师的教导与期待”,这样说起来比较罗嗦,文中便把“老师的教导与期待”实体化,从而也写成了“漫天价落在课桌上”。同样,“师恩比那摞讲义要厚重得多”,也是使用了同样手或法。
        ③“大概记忆中最完整的就是老师、父亲的目光,和被这种目光洗涤得越来越清晰的高考”一句中“老师和父亲的目光”把高考“洗涤得越来越清晰的高考”,意思就是老师与父亲对“我”的高考越来越重视。但如果 真的换成后者,这句话就显得过于直白了。而运用虚实转化的手法后,语言就显得更加含蓄而有韵味,更加耐人咀嚼。

         (编辑:土火)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