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书写作>> 汪群散文:雨与溪的许愿 正文

汪群散文:雨与溪的许愿

2020-08-26 18:35 文/汪群 科学导报·今日文教2020.8.25.12

汪群散文:雨与溪的许愿

雨与溪的许愿

文/汪群

“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

欢快、灵动、轻盈的旋律,又在这个季节、又在你的耳畔响起。

安吉农谚也有“立春大似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你看,漫山遍野的竹子,丘陵地带的白茶,已着起了“春”的浓浓盛装:笋芽儿顶开了土层和石块,与蓝天白云招手致礼;“白茶仙子”的一个个盈袖里,飘逸出白绿相间的“一叶一芽”,使山岙里的气息骤添了清丽芬芳。田园溪边的葡萄,还有草莓、蓝莓、红心李、黄花梨、猕猴桃,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间把整个世界装扮得繁花似锦,五彩缤纷。

小草是雨水洗绿的,小鱼又是溪流催生的?

清晨还在枯草间隙里露出几根疏疏朗朗的绿尖尖,到了午时已是我挨着你、你挨着我,层层叠叠、绿油油的一片,一转眼田野阡陌全都是纯绿了;小溪河流也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水面不时传来一阵阵“咚咚咚”“哗哗哗”的声响,从鹅卵石、水草丛里跳将出来“探春”的小鱼儿,纷纷走出了越冬时的层层藩篱,成群结队地来到溪水击岸的“伊甸园”,冲撞着朵朵浪花欢快地跳跃而上,如梦的追寻来这里安心产卵。梅园溪、安城河、白水湾、梅溪港,渔民们撑着竹筏,赶着活蹦乱跳的鱼鹰,又开始新一年的“捕鱼捉虾”了。

此时的溪流,才是最生动的,最有感情的,也是自然界景色最美丽的时刻。不然,“美呀美,美在太湖水”的白鱼们,也会迷茫了“太湖水”?眷恋起“在水一方”的西苕溪——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

安吉雨,安吉溪,她来自于黄浦江源的龙王山。

风调雨顺、时和岁稔,莫非就是龙王山巧作安排的呼风唤雨、喜降甘霖?

我家住安吉母亲河的西苕溪旁,对日夜“行进”的溪流,无论是她的容颜,她的笑声,她的体温,她的手感,她的柔情,还是她的魅力,她的胸怀,她的气度,都是感受至深、润体切肤的。白鹭摇影,水鸟翻飞,野鸭出没,白簾逮鱼,蓑翁垂钓,村姑浣衣,小伙畅泳,少儿嬉水,这些都与“雨姐姐”、“溪妹妹”丝丝关联,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图。

这里的雨,清清纯纯、晶莹剔透,落在屋面就可以用器具接来饮用,家家户户的水缸都会被“天水”盛装得满满当当的,眼见缸底“一汪清深”;这里的溪流净如镜面,一尘不染,水底里穿游不息的野生鱼儿、虾儿、蟹儿,以及螺蛳、河蚌,都有它们的“自由世界”,也都会让你欣赏得楚楚动人。西苕溪虽然经历过从清澈到污染再到清澈的一段历史,但她终于回归母亲河的怀抱,让幸福的安吉人民如愿以偿。

竹子扎向大地的根,是扎得很深很深的。过去人们将安吉的竹林比拟为“竹海”,赞美地面上的竹子一望无垠,摇曳多姿,起伏如海。现在,我终于明白,那片“竹海”,其实是“长”在了地下。你虽然看不到这片地下的“海”,但她低调着呢,不张扬,不急躁;涵养水源、防涝固沙是她默默奉献给大地的特大功劳。不管多雨季节的降雨量骤增到多少毫米,竹子始终以其博大的胸怀与海量聚集水量,“平时”不让一滴水白白地浪费与流失。为的是遇到自然灾害年景可以以丰补歉,安然无恙地度过一个个严酷难耐的干旱期,为人们赢得春华秋实的丰收年,竹子,你又是多么地了不起啊!

一段“龙王山的传说”,会让淳朴善良的安吉百姓祈祷愿景。有着浙北最高峰“绿色基因库”的龙王山,风云变幻,神秘莫测,远古传说中就有“龙生九子”,后来又形成了“龙王九景”,难怪从松峰天堑、千亩田、九龙潭、九天洞、黄浦江源等处汇聚和流淌出的清泉日夜奔涌,经久不息,让母亲河的西苕溪变得风韵万种,丰丰盈盈了。

龙王山腰1300余米的“千亩田”与峡谷间的沼泽地内,植被繁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地面奇妙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且常年水深近100CM。就在这些不起眼的水坑里,又被学者惊奇地发现——全球只有浙江有的“安吉小鲵”,它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安吉小鲵”被列入全球极度濒危物种。据考证,这里山水相依,风调雨顺,气候舒适,人迹罕至,没有任何污染。数万年来,这种小鲵就一直生活在这里,它的珍稀程度与大熊猫、华南虎和扬子鳄并列。

小鲵的出现,更是安吉雨与溪,幸福的养育与生动的见证。

安吉无论遇到连续高温和严酷的干旱年景,安吉的水资源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母亲河的西苕溪,像焕发了青春容颜,三百六十五的每一天都是波光潋滟,透透亮亮的。

“请问小溪,谁带我追寻那一颗我爱的心……”

作者汪群简介

汪群(笔名羊君),主任编辑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兼报告文学创委会主任;安吉县第四届作家协会主席;《竹乡文学》报主编;《散文选刊》签约作家。有作品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光明日报》《中国作家》《浙江作家》《江南》《浙江散文》《海外文摘》《散文选刊》《芳草》《黄河文学》《青海湖》等刊物发表。

(刊于科学导报·今日文教2020.8.25.12版)

编辑:李 月 校对:靳紫梦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