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书写作>> 怎样描写亲人 正文

怎样描写亲人

2010-06-09 10:47 秦秀娟 今日文教6月7日十四版

怎样描写亲人

山东临清逸夫实验小学    秦秀娟

 

家庭,是爱的港湾,是幸福的摇篮。一提到家,你会自然产生幸福美满快乐的感觉,你会自然想起朝夕相处的亲人们。我们生活在亲人们中间,有爷爷奶奶的呵护,有爸爸妈妈的关爱,有兄弟姐妹的帮助。表现他们的个性,展示他们的特点,描写他们的音容笑貌,记录他们的言行举止,是我们的真情和愿望,也是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但不能只写一个人哟,要描写多个亲人,塑造他们的群像。好吧,让我们举起相机,对准家里的亲人们,按一下快门,拍一张全家福吧!用我们稚嫩纯真的彩笔,绘画出他们的美好形象吧!

作为小学生,写多个亲人形象,有一定的难度。要写好这种文章,首先要明确这种内容的两个特点:一是要有互补性。文章所写的几个亲人,他们的性格、特点要有一定的差异,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品质等,不可能相同,即使爸爸与爷爷有血缘关系、有遗传性,个性、特点、长相等方面有相近之处,但两代人之间对问题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也不可能一样。这就要求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比较,把这几个亲人的不同点写出来,如爸爸开朗,妈妈内向,奶奶温和,爷爷急躁,形成互补,避免重复,这就可以展示全家亲人的整体风貌。二是要有分合性。这些人物同时出现,就是“合”,一个一个写出来,这是“分”。写合的内容一般在开头,或者在结尾。在开头是开端,在结尾是高潮或者结局,如登台表演一样,形成集体亮相。写“分”的位置是文章的主体,写一个丢一个,写了爷爷,再写爸爸,像人物画卷一样,打开一页是一个人物。这样,有分有合,条理清晰,不会造成混乱。

其次,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勤于观察。就是对家里的每个人物都要了如指掌,他们长相怎么样,动作有些什么特点,说话又各有什么不同,这些,都要靠我们平时多留心观察,多注意比较和积累,才能在写作时拥有丰富的材料,可以信手拈来。二是要注意选材。无论是写哪几位亲人,都存在写什么的问题。是写外貌,还是写言行举止;是写爱好性格,还是写思想品质,要确定的,不可能样样都写。要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的亲人(如一家之主)和她们最为典型的方面来写,如写奶奶和妈妈两个人,一个勤劳,一个节俭,他们的特点就各不相同;再如写爷爷和爸爸,爷爷老当益壮,头发乌黑发亮,而爸爸日夜操劳,头发已经斑白了,他们的特点就很鲜明了。如果这样来选择材料和对象,不仅可以再现家里亲人们的风采,还能够突出重点。

描写多位亲人的特点和风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我们刚刚步入写作行列的小学生们,更是这样。但可以化难为易,如重点写两个人,其他人一笔带过;如写两个人物的某一个特点,不全面铺开;如先写一个人,后写一个人,不交叉,不错综。这些都是化难为易的好方法。但参赛的目的是为了取胜,仅仅化难为易还不行。而要出奇制胜,可从如下方面来考虑:

一是求新。就是你所写的人物特点,与别人不一样,要么是外表很特别,要么是性格爱好的不同,要写别人未曾写过甚至未曾见过的内容。例如,你重点写奶奶和妈妈两个人,奶奶是回族人,不吃猪肉和狗肉,妈妈是维吾尔族人,每天早晨要编出许多辫子。几个民族的人组成一个家庭,围绕他们不同的习俗特点,来写我家欢乐幸福的情景,就令人耳目一新了。

二是求巧。这是从构思上来说的,就是围绕某个巧妙的故事情节,来写几个亲人的不同特点。如奶奶耳朵有点儿背,经常闹出笑话。有一天,妈妈在一边说“奶奶手艺真巧”,奶奶以为妈妈是说“奶奶脾气不好”,便与妈妈吵开了,在旁边的爸爸笑得直不起腰,爷爷也笑得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奶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后也笑出了满脸皱纹。你看,这就写出了几个亲人各不相同的“笑”的特点。

人和事是紧密相联的,写人,自然要写到事,就人与事的关系来看,有两种情况:一是围绕一件事来写多个人,如家里准备买一台彩电这件事,爸爸最大方,要买最先进的25英寸液晶的,要八千多块钱;妈妈怕花钱,要买21英寸超平的,一千多块钱就行了。于是发生了喜剧性的分歧、争执,最后如何统一了意见,这就是通过一件事来写两个人。二是通过多件事来写多个人,如每到双休日,是我们家的轻松娱乐的时间。爸爸棋下得好,上午,他与“我”下棋,通过下棋这件事来写爸爸;妈妈舞跳得好,下午,她教“我”跳舞,通过跳舞这件事来写妈妈。这就是通过两件事写了两个人。

欣赏

看爸爸妈妈一起变老(节选)

从小就习惯了妈妈的能干和爸爸的智慧,当我看到他们变得有点儿反应慢了的时候,我还有些不解:这是怎么搞的?看来,接受父母老了,不像接受奶奶老了那么容易。因为在我眼里,奶奶本来就是老的,而父母一直是年轻的。

父母年轻的时候,是那样英姿勃发。在他们的老影集里有一张黑白照片,那是他们五对青年举行集体婚礼时拍的。爸爸妈妈身着戎装,妈妈微仰着头,像是在唱歌;爸爸笑着,眼睛里荡漾着青春的神采。在自然光下,他们朴素而明朗,像两株向日葵。

后来,有了姐姐,有了我,又有了两个弟弟。生了四个孩子,妈妈才32岁,仍是个风姿绰约的少妇,同时还是个干练的女公安。36岁的父亲望着两儿两女,欣慰地对母亲说:“这也是我们对人类的贡献。”那时他们真有精神头儿啊!一到星期天,他们就张罗着,带上吃的喝的,带上大大小小四个儿女,牵着、抱着挤上公共汽车,到松花江边游泳、野餐。记得有一次,爸爸借来一个“海鸥120”相机,到江边给我们拍照。他在镜头里注视着孩子和背景,问道:“后面,是要树,还是要水?”妈妈坐在长椅上,满足地看着我们,忽然间,她笑了起来,原来,她听到邻座的两个小伙子像念诗一样,一本正经地说:“你看那父亲,和儿女们亲切地商量:‘要不要水?’”那时的父母,有体力,有活力,像两棵大树,护佑着他们的孩子。

名师点评:

本文从父母变老写起,既点示标题,又交代了描写的两个主要人物。然后通过一张黑白照片来引起回忆,描写父母年轻时的特点,先写共同特点,是“英姿勃发”“身着戎装”“朴素而明朗”,后写个性特点,由妈妈到爸爸,先外在后内在。然后又从“我们”四个孩子角度,来写父母的特点。最后,通过一次海滨游玩和父亲拍摄这一典型细节,来展示一家人幸福美满温馨的特点。文章顺序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充满生活情趣。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