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园文化>> 铸魂育人,砥砺深耕: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与哲思 正文

铸魂育人,砥砺深耕: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与哲思

2025-11-13 10:17 李婷婷 赵展 赵阳 今日文教周刊
北京第五实验学校 李婷婷 赵展 赵阳

        在立德树人的宏大叙事中,共青团工作如何超越事务性的忙碌,实现其塑造青年灵魂、引领时代思想的深层价值?北京第五实验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在思考中前行,力图将团的工作从常规管理升华为一场关乎青年精神成长与价值构建的“静默革命”,力求在知行合一中,为青年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石。
         一、 组织筑基与思想引领:在规范中涵养政治品性
         团组织的生命力,根植于严密的体系与崇高的信仰。入团流程的严谨性与仪式的庄严感,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思政课。它无声地传递着组织的先进性与纪律性,是对青年政治身份认同的首次深刻塑造。为此,我校构建了“全链条”育人闭环:从团队衔接的“启蒙期”,便播下理想的种子;到发展对象的“考察期”,综合评估其品德、学业与公益心,引入民主评议与量化考核,让“先进”变得可感可知;再到成为团员后的“跟踪期”,为每一位青年建立动态的“政治成长档案”。这份档案,记录的不仅是身份,更是其思想演变的轨迹、服务社会的足迹,它如同一面镜子,促使青年在自我审视中不断趋向卓越。与此同时,理论学习绝非枯燥的宣贯。我们致力于打造“行走的课堂”与“思想的盛宴”,让理论从书本走入心田,引导青年完成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践行的关键跃升。
         二、 能力锻造与人格淬炼:在服务与劳动中培育未来领袖
         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健全的人,而领袖才能与劳动精神,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双翼。我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超越了传统的学生管理范畴,着力于“服务型领导力”的滋养。我们坚信,真正的领袖权威,源于卓越的服务能力与深厚的道德感召。通过“明德领袖训练营”,我们系统传授组织协调与沟通的艺术;通过“项目负责制”与“轮值主席制”,我们赋予学生真实的决策权与责任担当,让他们在实践的“练兵场”上学会协作、应对挫折、赢得信任。与能力锻造并行的,是人格的淬炼,而劳动教育正是其绝佳熔炉。校园责任田的春华秋实,让学生体悟生命成长与付出的喜悦;深入社区、走向街头的志愿服务,则将“小我”融入“大我”,使其在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中读懂责任与奉献。劳动,在此不仅是技能的习得,更是一种价值观的植入——对创造者的尊重,对奋斗精神的礼赞,进而塑造其坚韧、务实、感恩的健全人格。
        三、 日常规范与文化浸润:于细微处彰显育人匠心
        “致广大而尽精微”。青年良好品行的养成,既需高远理想的引领,也离不开日常规范的磨砺。日常行为检查,若仅止于扣分与通报,便失之于机械与冰冷。检查不是目的,引导青年学会自我管理与公共生活才是关键。我校更致力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政治”,通过评选“月度之星”、展示“青春风采”,让优秀行为可视化,让榜样力量具象化,从而形成见贤思齐的校园文化场域。此外,我校精心设计仪式教育,使入学礼、入团礼、离队建团仪式等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精神坐标。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以其庄重与神圣,强化着青年的组织归属感与身份荣誉感,于无声处完成精神的洗礼与价值的锚定。
        共青团工作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系统工程。既要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也要做仰望星空的思想者,唯有将严谨的组织建设、深刻的思想引领、扎实的能力培养与细腻的人文关怀融为一体,方能真正触及青年灵魂,陪伴他们走过这段关键人生旅程,为其未来点亮一盏不灭的灯。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