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曾子“仁孝”思想在中职生德育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李卫 蒋金生
        一、曾子“仁孝”思想的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中,仁孝是“仁爱孝顺”的意思,“仁孝”中的仁爱孝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家人关爱孝顺;对他人,仁慈博爱!诚信为本,真诚待人,爱人之心是“仁孝”的基础。曾子认为,仁孝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无所不在,无时不用,无所不包,那就不能仅仅适用于父母与儿女之间,还应该扩展到社会。因而把弘扬仁孝与转变社会风气进而寻求治世结合起来,主张以孝治民,以孝为政。
        曾子以“仁孝”为核心,开创了儒家的仁孝派,将曾子的孝观念在内涵上加以无限扩充,全面泛化,使之几乎囊括了作为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所有行为。在曾子思想中,仁、义、忠、信、礼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德目,而曾子以孝统摄了这些德目,成为一切高尚品行的内在依据和必要前提,是实现一切善行的源泉和根本。《孝经》一般认为是曾子学派的作品,《开宗明义章》以孝为“先王至德要道”,“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的地位与作用推到极致,成为儒家极其重要的经典。
        曾子的“仁孝”思想,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历代王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仁孝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了三千多年的积淀、变迁、丰富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极富规约力的道德伦理体系,其影响力不仅仅囿于国内,更是辐射亚洲乃至全球。
        如在亚洲的儒家文化圈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港澳台等地区,一直恪守起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德(包括仁孝),这对加速他们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仁孝作为人类的基本道德规范,尽管各国仁孝文化在形式上略有不同,但是其内核部分依然具有普适性。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嘉祥县是宗圣曾子的故里,我国孝文化的发源地,将曾子“仁孝”思想与学校德育融合,既能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使学生人格得到进一步发展,德育教育的意义重大。
        二、对中职学生进行“仁孝”思想教育的重大意义
        1.加强“仁孝”教育,可以促进中职生的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曾子注重“全身为孝”,主张珍惜自己的生命,平时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的生命就是尽孝。校园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部分,当下,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结合曾子的思想,在学校开展“珍爱生命,安全至上”主题班会教育,在墙壁上制作安全教育宣传橱窗,张贴安全宣传画、饮食安全、用火安全、用电安全,活动安全等安全常识。安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把珍爱生命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教育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有效地减少了校园安全事故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2.加强“仁孝”教育,有助于完善中职生人格。曾子以“孝”为道德的核心,曾子认为实现了仁孝也就兼修了仁、义、礼、至、信、恭、宽、敏、慧等各种美德。通过仁孝的实践和个人内心的反省,个人的品格和修养就可以提升,而达到“完美人格”,从而真正的珍爱一切生命,与人为善,与邻为伴。
        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人的优良品德由孝产生,一个要成就大事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由仁孝教化来培养。不教仁孝,其它的品德便无从教起。因此,在中职生中进行和加强仁孝教育,对他们人格的自我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仁孝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普适性和时代性。
        针对大部分学生从小养成的自私自利的心态,重点对他们进行了爱心教育,教育他们“仁孝”,爱人,懂得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就等于关心自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学生中开展“我为他人做一件好事的活动”和“每月至少做一次社会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付出爱的快乐,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
        3.加强“仁孝”教育,可以促进爱国主义的道德教育。在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入侵时,涌现出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去做呢?是源发于“孝”的爱国精神。曾子要求人们要树立自己的志向,平时立身反省,行为处世遵循道理,扬名显亲,光宗耀祖,这是尽“孝”最圆满的结果。“孝”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无数爱国志士献身的精神动力。将曾子的“仁孝”思想的道德精髓融入中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增强中职学生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认同,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中职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4.加强“仁孝”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营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仁孝为基础而展开的,发自于人的“仁孝”之心,以礼为它的表现形式,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宗族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大力开展仁孝教育,弘扬孝文化精华,发挥孝文化的教育、激励作用,以“孝平天下”为本实施仁孝教育,把敬、信、诚、慈、善、恭、和、让、礼、谦、宽、贞、廉、直、俭等美德范畴列入思想品德建设的内容,把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同情弱小、扶危济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困难、奋发有为等美德作为学习的榜样和品德教育的内容。以孝平天下,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养成,为和谐校园的建构打下坚定地基础。
        同时,把“孝”的教育功能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们能得以长寿,社会能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仁孝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做到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做贡献,在这种道德教育下,以仁孝扩展仁心,抵制不正当竞争,减少犯罪,保持谦虚恭敬的态度对待他人,就可以逐步营造出团结友善的和谐社会环境。
        三、对中职学生进行“仁孝”思想教育的途径
        中职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中职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渠道,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力平台,将曾子仁孝思想的道德精髓融入其中,丰富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专业课教学中对中职学生进行“仁孝”思想道德的渗透。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授学科的特点适时地加入曾子“仁孝”思想中的道德精华,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道德的熏陶,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美德、仁德的魅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以其更广泛、更及时的传播效果被普遍采用,成为当今比较流行的宣传形式,尤其是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地发展创新,使中职学生们对传统道德理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仁孝”思想的思考。同时,大众传媒要坚持正面宣传教育,深入挖掘、探索生活中的道德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使中职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学校要利用其现有的资源为中职学生学习、感悟曾子“仁孝”思想,培养其道德品质,践行“仁孝”精神提供平台和支撑,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其内化为中职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信仰并在实践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