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名师名校>>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部分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古诗,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怎样教学好古诗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鼓励学生参与翻创古诗
      古诗其实是一件事、一幅画的描述,充分利用小学生爱想象的天赋,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小学生想象诗的情景,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诗的意境。教师扮演着引导、启发的角色,即抛锚式教学,提出一个问题,不做回答,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有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当帮助。
      同时,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参与翻创古诗。比如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可以编排情景诗剧,教师在旁边根据学生编排的情况,及时提出问题,提示学生的一些不足。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组织学生仿写简单的古诗,以达到训练学生观察和写作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目前实施起来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参与时,场面比较混乱,学生有的提前准备不足,教师提前没有审阅学生的作品,没有给出指导,导致在短短的45分钟课堂上,要么将表演过程形式化,照本宣科,要么太注重学生参与,整堂课都在表演,缺乏明确的主题,导致古诗教学娱乐化,效率低下,实际效果不明显。
      二、“演”出诗句内容,再现诗句,感悟诗句情感
      实施新课改以来,很多学校与教师都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古诗文本的解读以及主题思想的把握一般在小组学习的教学环节就能够解决。而在此基础之上,笔者主张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应当在小组合作理解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自己排演,把古诗的一个句子或者整体做一个小小的情景剧表演出来,那样的课堂气氛一定非常活跃,会加深学生对古诗内涵的认知,而且还契合了当前的教改潮流,非常吻合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可谓一举多得。
      如教学《寻隐者不遇》时,我就放手让学生演一演,结果学生们的创造力令人咋舌。在这过程中,第二小组的学生对于古时的道士、童子的神情、衣着、动作举止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他们的表演还真正体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可见学生对于古诗内涵的把握是多么的深刻。很多情况下,教师往往放不开手是因为怕学生做不好,白白浪费一节课的时间,其实真正放开手去,你会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三、让学生会解诗意,读懂诗文内涵
      古诗语言含蓄凝炼,思想隽永,情感细腻,只有正确理解,才能领略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美、内涵美。首先,是理解字义。除了要准确理解基本的字词含义外,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特殊的语法现象,让学生懂得古今汉语的一些变化,避免望文生义。一是注意一词多义,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二是注意单音节词,有些单音节词现在已经发展成双音节词,如“飞入黄花无处寻”的“寻”,理解字义的时候需要注意。三是注意双音节词,有些双音节词现在仍然使用但意思有了变化,如“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妻子”,现在就是指一个人——妻,但在古语中妻是妻,子是子。四是注意通假字,“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五是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春夜喜雨》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雨比拟得惟妙惟肖,煞是喜人。其次是理解句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有两种方法:直译法和意译法。到底使用何种方法,也要灵活运用,哪种方法合适,就用哪种方法来理解全诗,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领悟。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诵读诗文,理解诗意,感悟意境,这对于古诗学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必经的过程,通过这样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意天地,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