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对绘画向来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因为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他们还不能把所见、所闻、所想的全部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绘画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好形式。
  一、培养孩子绘画兴趣
  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重视发展幼儿的色彩视觉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周围色彩视觉环境,丰富幼儿对颜色的种类、深浅、协调、变化给人带来的愉快感觉,让五彩斑斓的世界,留在幼儿的心中和作品中。因此,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室内外环境、装饰,都应注意色彩的协调鲜明,画面的栩栩如生,给幼儿以强烈的刺激,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随时随地的观察美、欣赏美、感受美,让幼儿感知色彩的美和多变,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我想画”的愿望。
  二、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
  在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一定非去要求幼儿的作品多么形象逼真,讨论幼儿的作品象与不象,而是去关注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达到身心愉悦。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入生活。带领幼儿欣赏大自然的景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寻找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使幼儿对一些事物的外形结构、色彩等基本特点具有初步了解。着重培养幼儿美术的综合能力。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不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不容忽视。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启发幼儿思维,引导幼儿按个人意愿创造性地进行美术活动,保护幼儿的创造性。在活动中,教师应多用肯定、鼓励、欣赏的态度,让幼儿真正感到教师对自己的作品感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大都限制在教师的说教上,在幼儿的头脑中有自己对事物的表象和意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引导幼儿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利用审美直觉强化幼儿对美的发现、认识和欣赏,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走向生活。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活动中,观察周围的动态环境,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让幼儿在亲自摸一摸的动作中感知事物的形成和结构,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从细小的变化和差别中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体验到大自然中事物的特征,为感性生活经验形成表象和意象打下基础,从而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平时定期组织幼儿观察种植园地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每一过程的特征,并用画图的形式记录,每天记观察日记等。这些都有助于使幼儿养成对事物留心看一看的兴趣和习惯,为绘画创作积累素材,使幼儿有丰富的内容可画。
  总之,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使绘画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