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例谈“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案例背景:在新课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思路影响下,生本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成了中学教育理论界的主流。由此思想指导下,近来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改理念,逐渐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在改善课堂氛围等方面的确成绩显著。在改变了课堂学习模式之后,为了体现“生本”这一特点,更多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一环节,采用的形式往往是分小组学习、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也常有采用,那么在新理念的观照下,它如何能更加有序、高效地体现它的价值,更大程度上呈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兴趣。以下笔者想结合本市一节公开课及自己的教育实践,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案例描述:今年十月份,本市优秀语文老师罗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示范课《女娲造人》。本课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为目标,课堂流程中所有的问题来源于学生,解决问题也以学生为主,老师补充为辅,比较全面、透彻地体现了教改理念。为了分析这堂课中学生分组学习、讨论的价值与有效性,我主要观察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中的参与方式、积极性和讨论效度这几方面。
  走进课堂,首先发现的是桌椅的摆放是呈便于讨论的四人或五人组合式。学生一进场,首先眼睛一亮,面含笑意,觉得“好玩儿”。
       (课从一开始,在座位形式上的变化让学生怀有很强的兴趣和热情。)
  开始上课,老师首先请8个学习小组(课前已分好)呈现自己的小组名称,然后各请一代表喊出自己小组的口号,为组员呐喊加油。
  (这一环节中,老师巧妙评价了各小组名称的优点:或“有文学气息”,或“很大气”,或“很幽默”……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兴致浓厚。)
  接下来的环节是直入文本,老师示课题,小组讨论,填写记录单:小组已经解决的问题与不能解决的问题。
       (这是合作学习的过程,耗时大概15分钟。期间,我特别观察了各小组学生参与的情况,发现小组里起核心主导作用的,主要是比较主动、活跃的学优生,他们基本掌握了本组的话语权;中等能力的学生一般在聆听或附和;一小部分学困生既不想,也不听,渐渐眼睛、思想开始游离,随手在做一些小动作。)
  随后,各小组上交记录单,师生共同筛选,整理出共同的难点,全班讨论解决,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一环节中,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人主要还是各小组中的积极分子。随着问题难度的加大,课堂最后基本上是三位学优生掌握了霸语权,其他同学充当的是听众和以“掌声鼓励”的附和者。)
  纵观整堂课,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中,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原来的“高涨”到后来的“眼睛、思想开始游离”,从小组四、五人的全面参与,到最后全班三位学生掌握霸语权。所以,我认为,本堂课中,这一学习形式的实质仍旧不能很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它的有效性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是否可以这样说,它仍旧是为了“形式”而“形式”的一种存在。
  我的思考:已经具有“生本”理念的课堂,如何在教学策略的实施中,不仅仅只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让课堂中大部分学生的收获是确有其实的?本堂课中学生参与的“面”如何能再扩大一些?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能够保持?我想借助自己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来思考能否提升本课中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的有效性。
    1.合作”的前提是“自主”。课堂中罗老师课题一出示,马上就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没有给各个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习好的学生思考不系统,学习不好的学生根本没有来得及思考,这样的合作自然很难保证参与的面,也很难保证合作的质量。所以,老师如果能先让每位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之后才交流,那么讨论起来就不易盲目地被某个学生牵着走,或者出现某些学生无话可说的状况。这样可以为“人人参与”奠定一个基础。
    2.“组内”之后再“跨组”。小组交流是常见的合作形式,如果能将有效的小组交流与有效的集体交流结合起来,更可以提高合作的质量。但这要求老师必须做到“功夫在课外”,在组织上有一个精心的安排与策划。
  首先,如何让小组内部的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这就要求小组内部必须有自主的分工,而且这样的分工要时常循环变动。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承担一定的任务,经常有不同的任务驱动,让他们胜任不同的角色,才可能实现“人人参与”的良好学习状态。
  在内部任务的分工上,我通常将学生分为“主人”和“访客”两个角色。每组“主人”一位,主要留在原位,负责向其他来访的客人介绍本组的观点,“访客”则负责分别到其他小组听取他们的观点,然后回本小组,对本组原来的结论进行充实和完善。
  这不仅仅是一种合作形式的改变,更是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动起来的途径,还是让学生保持一定学习热情的方式。
  我想如果上述罗老师的课堂中,如果能在讨论环节中,明确一下类似这样的分工,应该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学困生对学优生的依赖,从而导致的学习怠惰感。
  其次,如何确保“跨组”交流的有效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记能力,我为“主人”与“访客”都准备了一个记录本。这样有助于更完整地记录、整理,最终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时做到言之有物。
  同时,在“访客”出访结束回来时,本小组还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内部总结,由“主人”记录,这样使全部的组员都能明晰本组的观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各自的收获。
  为了更好地做到跨组分享,我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本“漂流本”。各组将本组主要观点记录在此本上,以3-5个小组为一个交流单位,依次将“漂流本”互相传阅,这个过程中,可以将他组的精彩观点记录下来,也可以在他组的本上批注自己的意见。这一做法,学生很喜欢,因为在传递的过程中,既是交流,又有收获,且充满着趣味。
  罗老师的课堂中,如果能将原来粗放式的“合作探究”环节,在操作步骤上安排得更精细一些,那么可以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优生“一枝独秀”的现象,更是可以在跨组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借优生之力,促成“春色满园”。
  所以,我认为“合作探究”绝不应当只作为一种“形式”存在于课堂,它不应该让学生们感受到的只是一种氛围上你说我说的“热闹”,更需要让他们在这个开放的形式中真正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分享的乐趣,收获的乐趣。而我们老师在这样的“生本”形式下,并不意味着失语,成了学生的“尾巴”,它实质上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踏踏实实地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切切实实为引领、促进学生发展做更精细的工作。
  无论理念如何推陈出新,我始终认为:只有让学生“开开心心合作,实实在在收获”的开放、互助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学习。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