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魅力教育 绽放馆陶——馆陶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正文

魅力教育 绽放馆陶——馆陶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2012-03-21 15:09 郭庆 本站原创

本网讯(郭庆)“陶山毓秀,卫水钟灵”。在河北省东南部,冀鲁两省交界处,古老的卫运河畔,有一座2200多年历史的小城。因城西北七里有陶山兀立,赵王过陶山置馆驿于其侧,故名馆陶。  

馆陶县隶属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河北邯郸,是传统的平原农业县、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教育的困难巨大。但近几年,馆陶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馆陶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以打造魅力教育、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突出重点,创新实干,馆陶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上升,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邯郸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市级荣誉100余项。  

馆陶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2所,其中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特教学校各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小学31所。现有中小学在校生65105人,教职工2959人。  

作为省级贫困县,馆陶教育取得快速发展的原因在哪里呢?这还得从2006年说起。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校安工程的受益者  

2006年底的馆陶,全县没有一所像样的中小学校,房舍简陋、门窗破旧、课桌不全、危房众多,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教育装备更无从谈起。  

面对馆陶教育的落后面貌,馆陶县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入到全县每一所学校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回来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一幅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大气魄、大手笔的“小县办大教育”的宏伟蓝图浮出水面。馆陶县教育局带领着卫运河畔的教育系统踏上了馆陶教育腾飞的征程。  

要想改变馆陶教育落后的面貌,先要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条件上不去,老百姓怎么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你。但作为人口小县、财政困难县的馆陶,教育发展所需的经济支持又到哪里寻找呢?  

馆陶县教育局首先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入手,一方面立足财政主渠道,提请县委、县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一方面对接国家、省、市政策,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一方面组织精干力量积极招商引资,拿群众的话说,就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闯出了一条“小县也要办大教育”的新路子。一份份喜人的答卷展现在全县33万人民群众面前。  

2007年以来,馆陶县分步实施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程。首先,在县委、县政府主持下,改革管理体制,打破乡镇区划限制,将8个乡镇教委所辖中小学划分为四个学区,建立教育局、学区中心校、中小学校三级管理模式,打造了全县教育一盘棋的合理布局。其次,整合村级教学点资源,联村办中心小学,初中按学区范围实行跨乡联办,集中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初中。全县由2006年的完全小学65所、初中19所,调整为目前的完全小学31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全县中小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全县中小学“布局散、规模小、条件差、能力弱”的问题得到解决。  

累计投资近6亿元,实验中学、陶山中学、新华小学、房寨小学等一座座环境优美、质量过硬、现代教育设施完备的标准化学校拔地而起。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电子备课室、舞蹈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32所学校接入因特网,全县所有学校全部装备了取暖和防暑设施。截至目前,校安工程共开工59栋建筑,26.7万平方米,其中竣工42栋建筑,18.5万平方米,开工率和竣工率分别为82.1%57%今年,投资1133万元的滩上小学和油寨小学工程将建成投用,王桥、柴堡、张寨、拐渠和孙店小学教学综合楼建设正加快进行,馆陶在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上还要再投入6000万。  

在馆陶,“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已经喊了几十年。而馆陶只用了5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城区学校和全县初中以上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在这个人口小县、财政困难县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如今的馆陶,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是所在区域最醒目的地标性建筑,校园已成为了当地最优美、最现代化的风景。馆陶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大跨越、大发展。  

2010年夏,副省长龙庄伟视察馆陶教育工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称赞馆陶成就不容小窥,“令人刮目相看”;20108月,馆陶代表邯郸市在全省校安工程现场会做了典型发言;省电视台、河北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组成的新闻采访团对馆陶县校安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馆陶,这个河北东南部的小县成为全省校安工程的一面旗帜。  

目前,馆陶的一部分农村小学的升级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据悉,馆陶县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全县所有中小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到那时,馆陶教育将一举甩掉教育落后的‘帽子’,馆陶的孩子将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在现代化的校园里读书、学习、成才。  

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校长,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但是在2006年底,教师队伍存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量缺口仍然较大,全日制专、本科教师比例低下,多数教师虽然通过进修取得了专科以上学历,但其学识与学历不相适应等问题。针对全县整体师资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馆陶县教育局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调查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壮大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  

2007年以来,馆陶县委、县政府组织教育、人事、编制等部门,每年都要至少招聘一批教师,累计招聘400余名全日制师范类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争取270余名特岗教师加入教师队伍,并优先分配到农村边远学校任教。  

根据馆陶县委、县政府科学制定的《人才振兴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馆陶将引进全日制一本以上学历高层次教育类人才713人,基本上占了全县引进人才总量的一半,这充分体现了馆陶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人才引进工作的高度重视。2012年,馆陶将引进教师265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60人、一类本科人才200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馆陶教育对优秀教师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对于一本及以上学历的教育类人才,馆陶将直接签约,其他本科学历的师范类毕业生,将根据规定择优录用,全部纳入财政事业编制。与周边地区相比,馆陶的门槛不算高,待遇也很优厚。  

馆陶还相继与河北师大、北京师大、聊城大学等高校建立顶岗支教实习关系,先后引进624名顶岗实习大学生和62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来馆陶支教。同时结合顶岗支教,对置换出的部分在职教师实施“国培计划”,已共有教师246人次参加,涉及全县42所中小学校。这些年轻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给馆陶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馆陶本地老师提供了交流和外出学习的机会。  

其中,馆陶首创的岗前培训、教研员跟班指导、实习生参与教科研等活动相结合的独特模式,走在全省顶岗支教工作前列。河北师大顶岗办将馆陶经验在全省进行了推广。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2011年,馆陶教育系统顺利实现74名教师转岗,其中9人被提拔进入乡镇工作,65人转入城区管理、社会治安等其他行业。这是在区域教育发展过程中,对教师录用、聘任弹性管理的一次成功尝试,是一次革新的创举。  

馆陶通过组织教师到河北衡水、冀州、山东定陶、陈集、杜郎口等地的名校学习考察,研究借鉴先进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并邀请国家、省、市及名校教育专家、校长来馆陶讲学,选派优秀教师到名校挂职锻炼等形式,极大促进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驾驭新课堂能力的提升。广大教师主动加强学习,积极参与教科研和教育课题研究活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实践新课堂。其中,仅2011年,就举办了27场提能培训会,2240名教师参训;举办首届新课堂博览会,1000余人次参加;举办新课堂展示课活动,1536人次参加;全县各学校先后500余人次观摩杜郎口中学。今年春,馆陶与百年名校清华附小达成合作意向,对馆陶选派教师全程免费业务管理培训活动,正在进行。馆陶借力名校资源,实施名师战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  

馆陶通过校长工程、名师战略、人才引进、“借智换脑”、弹性管理等措施,壮大了师资队伍,优化了教师结构,改变了馆陶教育师资状况薄弱的历史。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适合的教育  

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是全社会关心的问题。馆陶县教育局严格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整治乱收费。如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实现完全免费教育。同时,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开展社会募捐活动,对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奖助学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其中,2011年共资助中小学生2396人,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计105万元,按每生2500元的资助标准,资助二本学生30名;按每生900元的标准,资助高中学生80人。同时严格执行代收费政策,规范代收费行为,做到政策透明、操作规范。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适合的教育,在馆陶已经成为现实。  

经过全县教职员工上下一心,勤奋实干,馆陶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盖起来了,教学仪器设施装备水平上去了,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馆陶教育人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如何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上下功夫,让孩子们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更好地成长、成才呢?  

近年来,馆陶先后实施了“教学质量年”、“师德建设年”、“教育提高年”等活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特别是2011年,馆陶县教育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推进教育事业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的要求,立足县域教育发展实际,开创性提出“创建魅力教育”的发展目标,即通过重点打造五个魅力(魅力校长、魅力教师、魅力学生、魅力课堂、魅力校园),即打造务实创新业务过硬的魅力校长,造就敬业爱生、厚德博学的魅力教师,创建自主高效、和谐快乐的魅力课堂,培育乐学善学、多才多艺的魅力学生,塑造优美高雅、文化与人的魅力校园,拉动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全面提升馆陶教育核心竞争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起初提出创建魅力教育,在教育系统内部存在一些争议,有人提出,国家倡导的是素质教育,提出魅力教育是不是另起名词。  

事实证明,“魅力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谈,馆陶要创建的魅力教育,是指魅力馆陶教育,或者说馆陶教育魅力,它是素质教育在馆陶的具体实践体现,归根到底就是要创建适合馆陶学生的优质教育。  

馆陶县教育局首先组织成立领导小组,组建魅力教育办公室,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编发《魅力教育》专刊,建立“馆陶魅力教育网站”,加大宣传力度,全县浓厚的创建氛围逐渐形成。  

铸魅力校长,为学校腾飞蓄势。建立完善校长公开竞聘和民主评议校长制度,“就是要让在职校长有危机感,让一些年富力强、富有创新实干精神的业务骨干发挥自身优势,走上校长岗位。”选派优秀校长到名校挂职锻炼,召开管理经验交流会,举办校长论坛,对于基础薄弱、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在资金拨付、项目建设、师资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给校长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其大胆改革、创新,县一中的“激情校园、魅力一中”打造、陶山中学的“三全”管理(全员、全面、全时)、魏僧寨中学的全员德育管理等,带动了全县学校管理上水平。  

塑魅力教师,为教育发展奠基。对于成绩优异、爱岗敬业、勇于教改、精于教研的教师,树为标兵,表彰奖励,深入开展“立师德、提师能、修师表”活动,荣辱感教育、师德大讨论、新课堂论坛、“送课下乡”、提能培训、风采展示、支持教科研和学术创新等活动措施扎实开展,进行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对不合格教师进行转岗,打破教师职业“铁饭碗”等,一系列措施为教师建立竞争机制,搭建了专业成长平台。  

建魅力课堂,为质量提高搭台。魅力课堂是创建魅力教育的核心。通过新课堂论坛、专家讲座、名校挂职学习、讲课赛等提升教师新课改理念,开展集体备课,课前审核,跟踪监控,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创建了“五环教学”、“六步教学”、“学案式”、 “开放式”、“五个一”、“3+3”、“一四二一”课堂自主管理模式等校本课堂教学模式,极大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育魅力学生,为学生成长铺路。开展德育、经典诵读、公益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开足音、体、美、微机等艺术技能课,在学校开设陶艺、舞蹈、书法、古筝、剪纸、太极拳、航模等社团或兴趣小组,艺术节、体育节、红歌会、运动会、阳光体育、阳光口语、冬夏令营等活动蓬勃开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每名学生都能具备一至二项体育和艺术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魅力校园,为内涵提升添彩。构建校园静态文化,校园、校舍、教室、宿舍的设计、命名、内部装饰、布置、花木等,体现办学理念、励志、求知、人文等思想,整体和谐而有创意;制定具有个性魅力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报,解读精神内涵。激活校园动态文化,结合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节日庆祝、艺术节、体育节、主题教育、公益活动等,营造良好班风、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校一特色、校校出品牌”,实验小学的剪纸、实验中学的航模、芦里中学的阳光体育等亮点频现。  

全县中小学管理水平、师资素质、课堂教学发生明显改变,教学成绩较往年大幅增长。2011年,在参考人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中、高考和对口升学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大幅增长。魅力教育创建的成效是明显的,创建取得的成果是鼓舞人心的。  

面对成绩和荣誉,馆陶教育人谦虚、清醒而冷静。“坚定不移地推进魅力教育,坚定不移地抓好师德建设,坚定不移地强化育人水平,坚定不移地狠抓教育质量,坚定不移地抓好学校安全,坚定不移地改善办学条件,坚定不移地统筹发展各类教育”这是馆陶教育人在新一年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风劲扬帆正当时,展望未来,勤劳、智慧的馆陶教育人正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不断开创魅力教育新局面,正为实现教育强县的宏伟目标阔步征程!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