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新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报告 正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报告

2015-03-10 15:16 林春玲 本站原创

 

     

小学语文新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开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芦庄小学   林春玲

研究员编号:CTF120166-73-209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从幽深小巷的寸砖片瓦到深冢古墓里的吉光片羽,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我们无不感受到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也正是我们中华文化厚德载物的滋润和辉光日新的照耀以及世世代代志士仁人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日渐强大。然而,时至今日,当计算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超导体、遗传工程、WTO等纷至沓来的时候,任何民族都无法游离于这一潮流之外,任何民族的文化也同样的,既面临着失却个性自我,被潮流淹没,并消解亡失于其中的危机;也迎来了一个文化扩张发展,日趋强大,势成主导之流的机遇。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为近百年来的落伍而自暴自弃。因此,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再次阐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和挑战。因此,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个紧迫任务。

    中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脱离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虚妄而不可想像。据此,语文素质教育更应重视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征,合乎其内在的学习经验和规律。重点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民族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勤熟读成诵、勤校勘查证、勤运思练笔。二是“课文无非是例子”,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合读,文质兼美。对最能体现汉语特点、汉语规律的诗、词、赋和散文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时事美文、文学精品、科普读物,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力求使学生做到通古知今,融会贯通,化而能用。三是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精华的方法,充分发挥中华民族重整体辩证和直觉体悟的思维优势,在读写中既学会系统、全面、动态的审视、分析、解决问题,又达到思想感情的滋润、熏染和精神情操的提高和超越的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理念的全面实施,语文的活力又得以充分的体现,从而也为弘扬民族文化搭建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小学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在这座珍贵宝库中,蕴藏着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不仅诞生了老子、孔子、庄子、荀子、墨子等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和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关汉卿、曹雪芹、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大师,而且出现了《诗经》、《论语》、《孟子》、《离骚》、《史记》、“唐诗”、“宋词”、“元”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宏篇巨著和艺术精品。这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自豪,同时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语文教材从中精选的上百篇诗文佳作,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通过学习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祖国无比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珍品中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脉搏,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我们对语言文字的解读,其实是对文化的解读。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新课程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的子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小学语文新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3、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及“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我校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本课题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为核心理论支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通过这个中介,使人类个体从接受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到创造新文化,人的素质正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过程不断得到改造、提升和完善。本课题在具体策划与实施中以现代认知理论、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为支撑理论,主要依据有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山东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和省编写《传统文化》教材为理论依据和实验教材。

    2、本课题是一个应用性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新课程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铬下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生活在和谐世界中的完美的人”,成长为21世纪承担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栋梁之材。

    3、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先进的教育理念。

4、不断发现、搜集到的报刊、网站的动态资料。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程弘扬优秀文化的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探其冰山之一隅。它首先应该是“新课标视野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它必须是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

    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因此,我们立足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和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作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根据以上界定,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现代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新教材所蕴涵的本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策略以及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6)、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励志篇等以及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展示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语文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课题研究对象:

    本校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课题研究的程序

   第一阶段  20132月——201312月:开始实施课题:

   (120132月:A)课题开题;B)“民族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

  (220133月——201312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根据《课题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C)课题组的老师设计一个与弘扬民族文化教学有关的活动课方案,资源共享。D)初步拟定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20141月——201412月: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20141月——20148月:A)开始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B)邀请专家指导课题。

    ②20149月——201410月:A)开展语文实践活动;B)举行“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展示课;

    ③201411月——201412月:课题阶段总结:A)每人完成一个教学经验总结,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教学方案评析。B)整理资料。C)完成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七、研究成果形式

    实验报告;论文报告、课堂教学案例集、调查报告、语文活动方案集、学生成果(习作、小论文等)、课件、课堂教学展示(含录像)等。

   

《小学语文新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丹阳办事处芦庄小学   林春玲

研究员编号:CTF120166-73-209

20132月——201412,我参与了国家教师科研“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小学学力素质水准新课堂教学与研究》的子课题《小学语文新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实验,对这一子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索,现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总结两年研究过程和结果,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从幽深小巷的寸砖片瓦到深冢古墓里的吉光片羽,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我们无不感受到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也正是我们中华文化厚德载物的滋润和辉光日新的照耀以及世世代代志士仁人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日渐强大。然而,时至今日,当计算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超导体、遗传工程、WTO等纷至沓来的时候,任何民族都无法游离于这一潮流之外,任何民族的文化也同样的,既面临着失却个性自我,被潮流淹没,并消解亡失于其中的危机;也迎来了一个文化扩张发展,日趋强大,势成主导之流的机遇。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为近百年来的落伍而自暴自弃。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和挑战。因此,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个紧迫任务。

   (2)、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脱离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虚妄而不可想像。据此,语文素质教育更应重视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征,合乎其内在的学习经验和规律。重点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民族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勤熟读成诵、勤校勘查证、勤运思练笔;重科学、伦理,重整体、辩证,重真、善、美统一。二是“课文无非是例子”,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合读,文质兼美。对最能体现汉语特点、汉语规律的诗、词、曲、赋和散文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时事美文、文学精品、科普读物,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力求使学生做到通古知今,融会贯通,化而能用。三是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精华的方法,充分发挥中华民族重整体辩证和直觉体悟的思维优势,在读写中既学会系统、全面、动态的审视、分析、解决问题,又达到思想感情的滋润、熏染和精神情操的提高和超越的目的。

   (3)、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理念的全面实施,语文的活力又得以充分的体现,从而也为弘扬民族文化搭建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在这座珍贵宝库中,蕴藏着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不仅诞生了老子、孔子、庄子、荀子、墨子等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和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关汉卿、曹雪芹、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大师,而且出现了《诗经》、《论语》、《孟子》、《离骚》、《史记》、“唐诗”、“宋词”、“元曲”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宏篇巨著和艺术精品。这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自豪,同时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语文教材从中精选的上百篇诗文佳作,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通过学习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祖国无比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珍品中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脉搏,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我们对语言文字的解读,其实是对文化的解读。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新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的课题。

    2、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与理论假设

本课题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为核心理论支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通过这个中介,使人类个体从接受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到创造新文化,人的素质正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过程不断得到改造、提升和完善。本课题在具体策划与实施中以现代认知理论、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为支撑理论,主要依据有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山东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和省编写《传统文化》教材为理论依据和实验教材。

    本课题是一个应用性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新课程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铬下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生活在和谐世界中的完美的人”,成长为21世纪承担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栋梁之材。

    3、概念界定

   (1)、“小学语文新课程”:是相对于2000年以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体系而言,她体现了四个新的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本课题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

   (3)、“小学语文新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小学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3、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及“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我校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方法与对象

    1、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首先是“新课标视野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了研究的价值取向。

    因此,我们立足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小学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和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作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了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制定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现代小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新教材所蕴涵的本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策略以及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6)、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

    2、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励志篇等以及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展示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语文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3、课题研究对象:

    本校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课题研究过程

    我始终认为,搞课题研究,扎扎实实进行实践固然重要,但在研究过程中,合理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做法,不断充实调整研究思路则更为关键。

    1、重视文献资料的建设。学校先后购买多种供教师业务学习的图书和音像资料,如《走进新课程》、《古文观址》、《教师成为研究者》等,从而大量丰富了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内容,为课题取得实效提供了理论支撑,经常购买课题组的光盘和课题组推荐的好的校本教材,《读懂中国》就是一套难得的好教材。

    2、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理论学习。我紧紧围绕研究课题,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开展教学实验,并在学习笔记本上记下学习理论的心得,记下很多开展实验的体会。这些学习笔记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实践的印证,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展示了他们参与课题研究的体会与收获,不仅将自己的思考导向深入,也给其他教师提供了学习和借鉴。    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培训。虚心学习,不断探索是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达成的共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曾先后邀请菏泽市教研室的领导和开发区教研室的领导来我校指导,然后我们根据他们的指导及时调整了研究思路。

    4、课堂教学中随时关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端午日》时,考虑到很多学生都只知道一些洋节日,什么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对于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在课堂导入中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你来说说你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很多同学已经分不清哪些是中国的节日哪些是外国的节日,还有学生不知道什么叫传统节日。通过我的讲解学生知道了很多中国的传统节日,同学们都说要好好地过这些节日,记住我们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当课快结束的时候,我还提出了韩国申请端午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的事,同学们愤愤不平,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很多时候我们研究组的老师都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好品德贯穿在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并了解,这既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好的传统美德。

    5、在课外,我们利用很多活动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例如我们在班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古诗词名句填空比赛,古诗词书画作品展等。开展全校性的唐宋诗词比赛甚至诗歌创作比赛等等。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同时也变得更有礼貌了。

     具体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  20132月——201312月:开始实施课题:

   (120132月:A)课题开题;B)“民族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

  (220133月——201312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根据《课题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C)课题组的老师设计一个与弘扬民族文化教学有关的活动课方案,资源共享。D)初步拟定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20141月——201412月: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20141月——20148月:A)开始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B)邀请专家指导课题。

    ②20149月——201410月:A)开展语文实践活动;B)举行“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展示课;

    ③201411月——201412月:课题阶段总结:A)每人完成一个教学经验总结,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教学方案评析。B)整理资料。C)完成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课题研究成果形式:论文报告、课堂教学案例集、调查报告、语文活动方案集、学生成果(习作、小论文等)、课件、录像等。

    五、课题研究成果

 1、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策略。

    1)、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取经典营养

    中国的文化经典,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流传久远,具有开朗涵宏的气象、优雅高尚的情怀,博大精深、意存高远,蕴涵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是人文理想的荟萃,是民族智慧的源头,是构成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素质的源泉之一。我们通过“民族文化经典”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文化经典的接触和吸收相当薄弱。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多一点原本属于它自己的靓丽与芬芳,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3)品 即品味作品文化意蕴。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如古诗、现代散文等),语言表达丰美而深厚,这来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气息,泛着人文色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著作,也就走近了中国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

    ①从语言美中品味。古人说得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因此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体现出人文的关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绵绵无期的“愁绪”;“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用富于情感的双关语来描写若有若无的“春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历史典故巧妙表达人生志向┅┅透过语言文字,我们体会到祖国语言的精妙博大,领略到字里行间产生的意境美,感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②从形象美中品味。语文教材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窥见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剖析人物性格,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从而正确感知作品的形象美。

    ③从情感美中品味。语文课程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课文中闪耀着人文的光辉,这些或朴实或激情或沉重的文字,以一种感人肺腑的美,涤荡着人的心灵。引导学生诠释作品中的情感,正是陶冶性情,高洁情操,美丽心灵的实践。

    ④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味。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说的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新课标》中也提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当然,学生的体验是有层次和差异的,教师要把起点定低一点,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意识到学生不一定会宏观地全面分析和评价,只要从一字一句一个小问题入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有所思,有所感即可。

    4)、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查 即开展调查考查活动。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③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以及某些地名的由来。④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2)写 即在调查考查的基础上,编写有关家乡文化的小册子。如《菏泽民间故事》、《菏泽名胜古迹》、《牡丹风俗习惯》、《牡丹地方文艺》、《牡丹名人故事》等。

    3)宣 。即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①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或网页张挂在学校“艺术长廊”中或校园网上,宣传自己的家乡。②为社区群众策划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③开展主题为“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演讲会,引导学生从家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想。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语文源泉。我们建立起了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发展语文素质。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

    2、研究的主要成果

    1、通过课题研究,自己初步形成教育观念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独特,大语文观念的语文教师。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观念的更新。通过课题的研究和理论的不断学习,我的教学观念上首先从以前的“教书匠”转变我“研究型”教师,有了大语文观,课堂拓展了,教学效果好。

   (2)思想意识的提高。我们的课题组成员经常在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相互交流教学体会,积极撰写文章,有2篇文章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实验教师长期坚持写学习笔记,理论水平逐步提高。

   (3)教学技能的进步。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实践,我的教学基本功,文化底蕴有进一步的提高。

    2、通过课题研究,我的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有了明显提高,初步成了大语文观念的语文教师,我们的学生也悄悄的在改变,他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的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从每个阶段的调查问卷我们就清楚反馈出:创新的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他们普遍反应语文课新颖别致,兴趣高,有意思,课业负担轻。在二年实验中,认为中华古文化的积淀和学习对语文成绩“有很大提高”和“有一定提高”的从开始的73%到最后的95%;认为语文学案对自己“非常有帮助”和“有一定帮助”的从开始的74%到最后的94%;能够坚持朗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学生越来越多,能够敢于上课提问的和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

   (2)由于在研究中开展了各种活动,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诗歌朗诵水平、诗词创作能力、文言文理解阅读能力以及传统文化节日知识等都得到了很好地训练。

    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虽然所涉及的仅仅是一点点文学经典,还远远不是经典文化的全部,但培育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实验验收阶段,我们通过竞赛的形式,对学生传统经典文化积累以及运用方面进行了摸底,从试卷的反馈分析,极大部分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熟练运用文言文基本的词法和句法进行解题。

   (3)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与提高,不但知道并牢记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且将之贯穿于自己的行动当中。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变得有礼貌,尊老爱幼等等。

    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对于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修养的加强,对于开启学生智慧、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无论是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是“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曾子杀彘”、“鹬蚌相争”等文言故事都令他们激动、振奋。这种人文文化给学生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与人生哲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自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高,“儒雅诚信,刻苦勤奋”已经成为“阳明学子”崇尚的礼仪规范。有位家长谈到:通过熟读古诗文,我的孩子在关心人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在父母生病不舒服的时候也懂得递茶送水、问寒问暖,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孝经》中要我们孝敬父母,同时背了几句这方面的名句。当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啊!还有我校的许多学生在汽车上主动让座,让一位离休老人感动不已,特意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自豪地说:我们学习的古文《弟子规》中告诉我们,“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的警句使我明白了尊敬老人的道理。

    总之,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素质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的这次研究只不过是在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点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我们深知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做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将乘课程改革的春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从而加厚学生生命的底色。课题研究虽然结束了,但研究过程中还有许多未能达到的目标以及未能完成的任务,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研究方法。但这次的课题研究为我们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成长的舞台,也促进了我们师生的共同成长。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