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正文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5-03-10 15:33 樊宝珍 本站原创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中心小学   樊宝珍

研究员编号:CTF120166-73-210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的研究,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把教研重点放在了“探索德育课程生活化”这一研究主题上,开题以来,我们三处学校将本学科活动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紧紧地联系起来,力求通过主题化的研究来带动教学上一系列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课程改革新设置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与以往的思想品德及社会课程相比都发生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新的课程标准是从学生生活领域来设计的,并把其作为新课程的生长点。学校课程、现实生活和当今世界正被国际化与信息化重新诠释。而作为学生品德性与社会性养成的主导渠道——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活动还未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未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服务,不能圆满达成教育的本质要求——人的社会化,使学生能积极面对现状适应生活,努力认识社会创造生活,切实遵守法规享用生活。

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品德性和社会性的形成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如,教育目标与实际行为的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矛盾等,这些矛盾说到底是学生品德性、社会性的养成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矛盾,它体现在课堂教学远离现实生活、严重“外灌”、目标抽象化与工具化。现实中最典型的状态是:学生每天在生活世界之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如果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背离了生活逻辑,他们就难免现出疲倦、厌倦以至“逆反”的状态。为了让学生能在生活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诗意地栖居在生活中,我们决定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改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现实,努力提高德育实效,使学生为不断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道德性的一代新人。

2、探索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提供经验。

3、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热爱,并通过组织和参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活动使其形成初步的品德修养和规范的行为习惯。

4、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在学习和研究中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研究核心概念

在本课题顺利实施的前提下,我们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总结出科学教学的主要特点,构建出生活化、活动化、开放性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培养出一批新时代、新课改下的发展型的少年儿童。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力求达到: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努力尝试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快乐、积极、有意义的学习生活,促进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引导儿童作为生活的主人,不断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感性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4、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核心概念

1.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现代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才会有“知”与“行”的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才会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益。

2.活动化:是指一种能够将文本中的文字、图片、故事等无声的符号用音乐、舞蹈、小品等灵动方式展现出来,并能将课堂教学与校内、校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和感悟,并最终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的教学方式。

3.有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四、实验对象、方法和理论依据

实验对象的确定

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所有的学生都是我们的实验对象。但是,考虑到师资、时间与精力以及操作方便等问题,我们决定分阶段定班级进行实验。实验班级学生是随机抽样确定的,五个年级各确定一个实验班,即一(1)班、二(1)班、三(1)班、四(1)班、五(1)班。实验班与对照班级情况基本一致。

实验方法

1.行动研究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连续评价和即时评价相结合,使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密切合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比较实验法: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选择每个年级的一个班为实验班。本校同年级其他班为对照班,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随机接受教育辐射。

3.调查法:通过观察、问卷、测试等手段对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4.理论探索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 使学生能在生活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从而使其形成初步的品德修养和规范的行为习惯。

5.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理论依据

卢梭让爱弥儿从游戏、种植、木工劳动中学习,让生活造就爱弥儿。他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杜威认为,教育既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加大培训力度:自本课题实施以来,凡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培训、研讨或本学科的各种教研活动,我带着任务去,满载成果回,将课题实验的新理念、新思路带回学校,然后通过二级培训,带动全体实验教师共同发展。

促进课堂交流:自课题开展以来,积极开展课例教研,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在实验教师间定期开展“同课异构”、“魅力课堂”等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活动中每位实验教师都要提前选好课题,先由个人认真备课,然后在组内集体说课,对教案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加强了对科学教学的了解,提高了科学课堂教学水平。

积累教学经验:我们开展实验的又一重要举措是积极倡导实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包括对自己的备课思路、授课模式、评价方式等内容的反思。课题组每月25日进行一次课题实验反思交流,为老师们提供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通过交流,老师们互相了解了教学动态,对如何进行教学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共研究促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并根据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育发展情况,不断调整研究方案,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引导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组成研究共同体,使教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都获得发展。

塑造思考型教师: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是很正常的事。自己不仅要大胆探索,放手开展工作,对实验过程中展示出的优点和暴露出的缺点也要善于发现,勤于总结,积极反思,勇于建言。几年来,已有不少老师撰写的论文、反思、案例等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在评选中或奖。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1、研究准备阶段(2013.3——2013.6):酝酿、制定实施方案,就该课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征求意见,修改实施方案,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13.9——2013.12):成立课题组,制订实验计划,加强理论学习。讨论、修订、完善实验计划。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课题实验方案。组织《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培训;建立和完善实施的组织机构;实施过程中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设计过程与要求;挖掘开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设计实施的有效途径。

3、实验总结反馈(2014.3——2014.12):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归纳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讨论成果汇报的内容、形式;收集经验论文、整理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系列案例、总结;搜集课题实验各种有关资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并推广。

第一阶段:20133月——20136月。

课题组按课题方案的基本策略和具体途径进行实践研究。年底写好研究阶段性报告告,进行研究资料和数据积累。 阶段预期成果:开题实验报告、实验方案、理论学习体会。

1)、学习有关理论、经验。

2)、进一步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继续研究,深入实施实验研究,不断进行观摩研讨,努力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形成规范。完善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活动。

3)、课件的合理运用。

第二阶段:20136月—201312月。 

进一步修订完善研究目标和操作步骤,深入研究实施本课题教学有效设计途径和方法。注意积累成功经验。搜集课题实验有关资料。阶段预期成果:《教学设计集》、教学案例集》、《教学反思集》、《教学论文集》。

第三阶段:20141月—201412月实验总结反馈阶段

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归纳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讨论成果汇报的内容、形式;收集经验论文、整理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系列案例、总结;搜集课题实验各种有关资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并推广。

阶段预期成果:《教学实录》、《实验报告》。

1、构建教学实施平台

从每个年级挑选一个班作为实验班,每班30人以内,男女生比例均等,学生随机编班,不搞任何形式的测试。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分日记式、表格式两种,及时记录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使教师随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与不足,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突出学生为主体的角色地位,使教室成为师生互动的共做、共学、共享、共赏的实验室。

2、多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感悟中健康发展。

1)丰富教学形式,以情境促体验。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强化其内心体验。如丁夕玲老师教学“我家门前新事多”一课时,针对农村孩子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特点,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所调查、搜集的材料的基础上,及时借助电教手段,把祖国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播放录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大变化。从而为他们去畅想自己生活的地方,将来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做好了铺垫,这样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激起了学生要为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理想和抱负。

2)走进现实生活,引领学生参与体验。生活本是体验的沃土。美学家王朝闻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品德与生活教学也是这样,只有让声、形、象、境诉诸学生的眼、耳、脑,才能使他们真正的理解和感动。这样,把生活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生活气息浓郁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率真无忌地展露情感,才能在教学中有最大的收获。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让孩子们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他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获得真情实感。而这种对生活产生的真实情感是我们教师无法通过自己美丽的言辞强加给学生的。

3)链接现实生活,督促学生参与体验。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脑中已存储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验、知识。我们激活贮存在学生脑中的相似的经验,引导联想,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   七、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研究班级及参与研究的教师的跟踪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发现与以往大班额学生相比,体现出以下不同:

1)为活动化教学提供了保证

我们深有体会,一个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班级,如果要组织一次室外活动,就“课堂教学组织”这个环节也有占用五分之一的时间。而小班额最大的优点就是便于掌控学生。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这一主题活动时,为了有效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观察周围植物的变化中,感受春天的到来,老师将课堂“搬到了”校园里,花坛边、草坪上、大树下,孩子们或看或闻或摸或采,完全融入了美好春天的校园。通过课上带领学生观察玉兰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闻花的香味,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捡花瓣,捡花托,用各种形象地比喻,表达着自己的认识。学生手指着花托,“这个毛茸茸的,像个小刺猬”“我看像小船”“我看像棉被,包着花瓣,怕花瓣冷”“我说他更像妈妈的肚子,花开了,就象小孩从妈妈肚子里跑出来”。孩子们丰富的联想,精彩的语句,使老师深深为之震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活动化教学点亮了灯塔。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接触的密度与频度大大提高,小组合作非常容易(前后四人一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常能轻而易举进行。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堂活动的机会,进行双边活动、多边活动,共振的频率增多、密度加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融洽的氛围之中变得快乐而自信。

3)教师角色改变了。

A、在实验中,教师教学观念得到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有时甚至还要教师向学生学习。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仪容威严的冷面学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合作者、促进者,对学生的实验感悟,情感体验起到了协助和宏观指导作用。

B、在实验中,教师评价观念得到转变。教师不单纯地注意学生实验结果的评价,而是更注重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评价过程兼顾了过程和结果,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学生在课堂、实践中一点小小的进步,都会得到教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教师珍视学生取得的每个进步,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品质,评价的目的只为了给学生一个及时的反馈,使其能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更健康地成长。

C、教师教研能力有所改变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高了教学能力,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发表或获奖。

    D、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教师的反思研究意识和能力得到加强。两年多的实验工作,提高了教师设计课堂活动及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的能力,形成了独特性的教学风格,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实验教师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论文撰写、理性反思等能力得到较到提高,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八、课题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实施小班化教育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展示出教育的公平性,另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得到快速提高。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希望这些问题引起以后教师们的重视。

1、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应是多样化的

不管是从行动研究过程,还是案例分析及抽样实验中都可以感觉到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应是多样化的,这符合了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的多样化真正符合智力多元化理论,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化,注重了学生优势智力的培植开发和弱势智力的弥补。只有教学设计模式的多样化,才能落实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教育公平性的实现。

2、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应体现新课标理念

从教案及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虽然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其行为较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影子依然存在。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只有和新课标理念有机结合,从目标设计到教学过程设计与作业和学生评价设计诸方面,全面体现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才能更好的发挥小班教育的优势,使新课程新教法新思想不至于变成新课程旧教法老思想,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学生的学能提高。

附开题报告: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中心小学  樊宝珍

研究员编号:CTF120166-73-210

一、课题研究背景

1、社会现状背景 

《品德与生活》(社会)相比于传统《思品》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多年,很多家长还认为,在小学,孩子只要学好语、数、外就行了,其它课程可有可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课程的实施。

2、教育资源背景 

教师长期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学科教学十分在行,而对于《品德与生活》(社会)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主要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自主有效性学习:儿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观察、调查、实验、讨论、实践、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法去主动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从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一)国外研究现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在中国新课程改革而增加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它的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学科。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的本学科课题大都为德育或家校联系方面。而我们准备通过本次课题,加强课堂中的活动的有效性,只将着眼点放在有效的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内,立足于探索个性化的活动内容,形成一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方式。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

实验研究的总目标是:探索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中,引导教学自主高效性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以及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探索教学评价的高效性。为从事《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教师提供可接受的、认同的典型教学案例,并将有关经验加以推广,使广大教师尽快、尽早地适应教改新形势的要求,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课题研究成果状态目标

1.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2.开发和整合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包括教材、学生、生活),使教学高效。

3.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组织形式和方法);

4.建立科学合理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活动有效性评价体系;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科研、善教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队伍。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目标针对性的研究。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清晰,落脚点很明确。

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性的研究。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研究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围生活、社区环境和《品德与生活》(社会)大背景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4.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评价研究。评价的目标变单一的结论性目标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与结论性的综合目标。评价的形式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变单一的教师为教师、家长、同学、社区成员全面的组成。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以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教学评价时,应把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性评价放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中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

5.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有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变教师的主讲者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生活知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便很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知识。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2.行为研究法:组织各子课题成员进行大量的备课、上课、研讨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

3.实验法:引导师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出自主探究学习的教与学的方法。

4.调查法:引导师生对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品德与生活》(社会)环境进行广泛的调查,开发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资源。

5.分析比较法:针对课题实验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分析、比较,积累实践研究的经验。

6.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各子课题成员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

主要研究过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研究在当今是一项国内缺少现成经验成果,既需较深理论作指导,又需熟悉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研究。因而,我们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保障研究的顺利进行。 

1.加强理论学习。为了提高实验组教师的教学素质,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学科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出一批理论熟、业务精的青年教师。

2.健全组织网络。课题组由组长牵头,成立实验小组,包括全校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成员。

3.强化课题管理。根据研究的进展情况,制定了课题研究的远期规划和近期计划。每学期的主要研究活动的时间、内容、目标、阶段性成果在课题的工作计划中都有所体现,使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保障。

六、研究的进度计划(含预期成果)

1、研究准备阶段(2013.3——2013.6):酝酿、制定实施方案,就该课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征求意见,修改实施方案,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13.9——2013.12):成立课题组,制订实验计划,加强理论学习。讨论、修订、完善实验计划。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课题实验方案。组织《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培训;建立和完善实施的组织机构;实施过程中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设计过程与要求;挖掘开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设计实施的有效途径。

3、实验总结反馈(2014.3——2014.12):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归纳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讨论成果汇报的内容、形式;收集经验论文、整理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系列案例、总结;搜集课题实验各种有关资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并推广。

第一阶段:20133月——20136月。

课题组按课题方案的基本策略和具体途径进行实践研究。年底写好研究阶段性报告告,进行研究资料和数据积累。 阶段预期成果:开题实验报告、实验方案、理论学习体会。

1)、学习有关理论、经验。

2)、进一步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继续研究,深入实施实验研究,不断进行观摩研讨,努力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形成规范。完善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活动。

3)、课件的合理运用。

第二阶段:20136月—201312月。 

进一步修订完善研究目标和操作步骤,深入研究实施本课题教学有效设计途径和方法。注意积累成功经验。搜集课题实验有关资料。阶段预期成果:《教学设计集》、教学案例集》、《教学反思集》、《教学论文集》。

第三阶段:20141月—201412月实验总结反馈阶段

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归纳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讨论成果汇报的内容、形式;收集经验论文、整理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系列案例、总结;搜集课题实验各种有关资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并推广。

阶段预期成果:《教学实录》、《实验报告》。

4、研究成果预期效益和使用范围 

1)、促使学生对品德与生活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并可以为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2)、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将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汇编成册,汇编相关的论文。

5、经费预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

学校提供教师培训、外出学习等经费,并保障学校的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室等的使用。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