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正文

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0-11-29 11:04 王琼 今日文教11月29日A10版

         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文/王琼

        参加工作十年了,在教学实施中感悟出,提问在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有效的提问能起到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重点之处强调、阻塞之处疏通的作用。 

       一、紧扣目标点——“” 

      在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其中的关键设计问题。比如在大班美术活动《花伞》中,针对目标一掌握花伞的基本画法,复习各种线条,并找出规律,我们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两个问题: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花伞的线条、图案排列有什么规律?”“你们觉得画花伞的时候,先画哪部分,再画哪部分?”针对目标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绘画出各种形状的花伞,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提问:除了这种样式的花伞,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式的花伞呢?”针对目标三添画一些与画面有关的东西,我们设计的问题是:除了画上花伞还可以画上什么呢?” 

       二、找准连接点——“” 

       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而对于教学环节而言,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提问上就要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如在中班语言活动《小花籽找快乐》的第二环节中,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寻找答案:(1)小花籽在找快乐的路上都遇到了谁?(2)太阳、小鸟、蜜蜂、青蛙它们快乐吗?为什么?以这些问题来帮助幼儿寻找快乐的原因,引导幼儿感悟蕴涵其中的哲理,并自然过渡到下面的问题:小花籽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快乐?”“小朋友们有自己快乐的事情吗?把你遇到的快乐事情告诉大家好吗?” 

       三、突出疑难点——“” 

       提问并不在于,而在于。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解读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找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精心设计问题。如大班歌唱活动《吹泡泡》是一首三拍子节奏歌曲,休止符较多,幼儿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疑难,在教学活动一开始我通过谈话的方式提问:你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怎样才能吹出大泡泡?”帮助幼儿提取生活中吹泡泡的相关经验。接着,我设计并出示了吹泡泡节奏图,提出第一个与新歌曲学习相关的难点问题:看到这幅图。你发现什么问题?”幼儿发现了大泡泡、小泡泡以及炸掉的泡泡。由于教师将歌曲中的难点休止符的唱法,用炸掉的泡泡表示,使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它的唱法,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抓住发散点——“”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幼儿发散思维的发散点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以更多的思维空间。这对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如在中班诗歌创编活动《风和云彩》中,教师问:为什么云会动?”幼儿A举手说:这是动画,所以动。幼儿B说:我动,所以云也动。幼儿C说:风吹得云在动。”……正是由于教师的提问比较开放,幼儿才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而答案的不唯一性,则开启了幼儿发散性思维之门,激发了幼儿思考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作者:山西省文水县实验幼儿园)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