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推行口风琴教学进课堂会使中小学音乐课程更加符合新标准 正文

推行口风琴教学进课堂会使中小学音乐课程更加符合新标准

2010-05-18 15:58 张春萍 今日文教5月17日十一版

 

推行口风琴教学进课堂会使中小学音乐课程更加符合新标准

文/张春萍

 

口风琴这种乐器经济、便捷、易操作,经过14年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推行口风琴教学进课堂会使中小学音乐课程更加符合新标准,也能更好地激发中小学生音乐兴趣和艺术修养。

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体现

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1.运用口风琴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生事物,口风琴的出现,犹如音乐课堂中的一块磁铁牢牢的吸引住了学生,当他们看到口风琴的外形,听到奇妙的音响时,就产生了强烈了好奇心。他们摸着、弹着,鼓起两腮吹着想过过瘾。抓住了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我不失时机的示范吹奏了一曲学生熟悉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让学生跃跃欲试。学生睁大眼睛羡慕地看着,竖起耳朵认真地听着,随后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此刻我加以引导,简介口风琴的结构和基本演奏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学习口风琴并不难,只要自己想学,就一定能学好。

2.运用口风琴教学,因势利导以趣激学

为了让学生能自如的演奏,教师要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在教学中多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贯穿在器乐教学的过程中。如:训练运用气息进行吹奏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吹纸、吹气球、吹蜡烛”比赛。在游戏中,学生会自觉地作深呼吸,让气息有控制地缓缓地吹出,有效地进行了长音练习,也加强了气息的训练。我还领着学生做“长音王”的游戏。找出班里气息最长的同学,授予这个荣誉……

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体现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1、运用口风琴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 

口风琴充实了音乐课堂,从过去的“听”、“唱”教学模式延伸到“奏”和“演”,口风琴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音高感,调动学生的有意或无意注意,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轻松掌握视唱和识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视奏能力。在歌唱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口风琴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视谱—认唱—弹奏—听辩等环节进行自主地学唱歌曲。在课堂上将学生按座位分成组轮流演奏同一首乐曲进行比赛,演奏后让学生互相点评。在教学中选择一些简单的多声部乐曲或把已学过的歌曲加上二声部,采用不同的演奏形式,(如轮奏、合奏等)感受和声的效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了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而且发展了想象力。

2.运用口风琴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创作在中学音乐活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是难度较大的内容之一。在课堂上,我重视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尝试,让学生有创作的余地。如从模仿生活节奏:马蹄声、汽笛声、警车声等开始,创作旋律,在学生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安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生尝试声部创作、节奏创作、配器创作。

 三、以面向全体学生为目标的体现

新课标中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质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是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也就是说要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是其根本宗旨。如:在学完C调基本音阶吹奏时,做一次小测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吹奏客观点评,指出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下阶段练习的要求。对于不会指法和气息的学生采用“一帮一”的学习方式,给他们每人安排一位吹奏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伙伴。当他们进步时及时给他们升级,对帮助他们的学生及时给予加分。在练习的曲目上也可以针对性地布置不同层次学生练习不同难度的歌曲。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各得其所;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此外,运用口风琴进行齐奏、合唱、合奏、领奏等形式的训练,既强化了学生在合唱、合奏中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声感,又提高了合唱能力,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学生们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另外传统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着重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分强调识谱教学,学生对音乐课有畏惧心理。新课程标准着眼全体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降低音乐知识难度,突出体现音乐教育的基础性功能,有利于学生在音乐上的发展。把知识作为暗线贯穿于学习中,即变“显性”为“隐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是指导课堂口风琴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音乐学习的指针,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我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同行一道,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加强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则平.廖应文《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十一中学)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