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我理解的多元解读在教学中的应用 正文

我理解的多元解读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4 10:04 李旭坤 2012年8月13日今日文教A7版

                   

                                 文/李旭坤

    

    在语文教学中,多元解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但怎样操作,怎样恰当把握却常常令人疑惑。此文谨以一点儿浅见就教于各位老师。

    一、 多元解读要以文本及其背景为依据

  语文教学的多元解读是离不开文本的,否则将是无意义的牵强附会。深入研读文本是多元解读的基础。而文本自有其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的思想背景等等。这些共同构成了文本的形貌和精神。文本还有其内构的语言的、结构的、情感的等等要素。这些是构成多元解读结果的最基本的要素。我们平时所说的“先读厚再读薄”,讲的就是以文本为基础的阅读时有思考、质疑、想象、分析等等思维活动参与的复杂的阅读活动,这些活动自然都是以文本作为基础来进行的。例如对李白句“床前明月光”之“床”,文物专家马未都先生解作“胡床”、“马扎”,乃为“坐具”,似乎就只从文物证据的传承和诗句的语言环境方面考虑,缺乏更全面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资料。若老师们只听信了这种“个性解读”,恐怕就要交给学生一个可能错误的知识。若教师知道“床”有“井栏”、“马扎”等多种可能性解释,而与学生一起研究,就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词语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且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仅就教材而言,很多词语只须意会,能基本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即可,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深入。但随着课外识字、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差异更加明显,对词语理解也出现了明显的层次性。教学评价时就要承认这种差异,恰当引导。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词语教学也同样要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学生由于生活、语言积累等差异,对词句的解读就出现了多种理解。

    三、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解词方法。教师所喜欢的方法未必适合学生,“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也不是理解词语的万能方法。硬要学生用某一种方法去理解某个词语,就颇有强人所难之嫌。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不能忽视作品本身的规定性作品解读的过程,就是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就是在建构作品的同时也建构自我的过程。”、通过解读,读者要把最初异己的东西同化为自已的东西,只有这样,作品对读者而言才真正具有意义。当代心理学也都承认,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能真正唤醒学生内心体验的知识,才是有用的。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品本身是有—定的规定性的。作品传达的信息都有确切的时代背景,都寄予了作者独特的情思和指向性,这种特定的指向性,是作品的价值所,是解读的重中之重,从作者的创作来看,作品一旦完成就有了它存在的独立价值,作者也总是希望读者能够读懂他在其中所要表达的意图,而寻求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当然不排除读者在阅读时能发现作者本人所没有发现的意义,但这也是在作品的本身的规定性范围内的。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而忽视作品本身的规定性,作品将失去共存在的价值。

    四、感悟文本与词语理解融为一体,点燃词语生命

词语是“阅读课堂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但从阅读教学现状看,存在着或这或那的漠视乃至忽视这一教学资源的现象,有的把词语从文本中强行剥离出来,集中在第一课时教学;有的干脆以预习为借口,不进行词语教学,如此等等,都把生字词语看作“阅读教学的障碍”。词语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最为有效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零距离亲近母语的最佳形式,是阅读课堂最能上出语文特色的出彩点之一。

    五、 多元解读的依据在于实证资料

    对于课文,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对质疑的问题要多查资料,要多据文献。许多课文注释,也只是一家之言,依据也可能很有限。对这些东西,我们不妨引经据典,来证明它的正误。比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常见版本中对“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中“人”的注释是讳李世民之“民”,故说“民风”为“人风”。但通过查检柳氏有关诗文,多见用“民”字,并无此讳,而且同时代其他作家也多有不讳“民”者。至于李贺讳其父名“进肃”而不试“进士”,那是另一回事,讳父而不讳君,并不矛盾。在此大可不必以偏概全,以一人之行推他人之意。

    六、给学生创造多元解读的课堂氛围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文本多元解读的课堂氛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这表明语文新课程在解读文本上,发生了由过去按照标准答案的“一元解读”到现在倡导在教师、学生与文本沟通的基础上的“多元解读”的变化。这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可喜进步。同一个文本,不同时代、人生阅历、社会背景、价值信仰的人能够读出不同的意义来。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城关中学

相关新闻

李旭坤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