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情感激励”效应促进孩子进 正文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情感激励”效应促进孩子进

2013-04-16 17:34 文/王继花 刘松霞 吴培森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2013.4.15 7版
    教育中的情感指的是师生情感交流,平等、和谐地相处。教育实践证明,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知识面广,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充分利用“情感激励”的效应,体现以“关心、理解、尊重、信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情感因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之乐于听教,乐于自觉地学习。
    一、 全面关心学生,体现“主观能动、结合实施”的原则
    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班主任应当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对待学生的困难,尽力帮助;对待学生的忧思,热情化解,真切地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班主任的关心应是洒向全体学生的——无论是“王子”、“公主”,还是“丑小鸭”,都应一视同仁。同时,班主任的关心不是短期的,或经常变化的,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样,必然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友善、温暖和关怀,从而激发强烈的亲情感。再者,在关心的过程中,应体现“主观能动,结合实施”原则,既关心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又要启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在关心、帮助学生的同时,引导他们看到自身在班级集体中的地位和责任,在学习、活动中,自觉摆在主人翁的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独立地、有主见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二、 充分理解学生,体现“拓宽渠道、双向沟通”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表明,理解可以给人以友善,给人以安慰,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对理解的需求显得极为强烈。因此,班主任必须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心理沟通艺术,才能取得相互间的理解。因此,班主任必须放下架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缩小双方间的心理距离,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才能求得真诚的理解。
    三、充分尊重学生,体现“因人制宜,有疏有导”的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但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思想活跃,对人生、理想、前途、事业、社会等,都有所思考,对什么是尊重也存有错误认识,若是对他们的观点,不管正确与否,都全盘接受;对他们的作为,不管是否得体,都鼓掌喝彩,逢迎迁就,听之任之,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错误思想的蔓延。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有疏有导”的原则。
    四、 充分信任学生,体现“情理相济、造就提高”原则
    对学生的志趣、权利、个性予以充分的信任,可以使他们保持欢快的、进取的精神状态,产生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理。但要注意对学生的信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简单器重上,更应关注学生良好品德、意志的磨练,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到:一要引导学生不失自信心,正确评价自我。自信,是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前提。二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从而加强自身思想品德、能力等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总之,只要班主任能充分运用“情感激励”的效应,与学生永携“理解、关心、尊重、信任”之手,用“理解、关心、尊重、信任”这条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这座沟通师生间心灵的桥梁,去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必能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职工子弟小学)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