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赏识教育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他们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一、掌握赏识教育艺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艺术家在创造美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快乐;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予以赏识的人,自己也会感到幸福。教师赏识学生,会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发光的金子,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喝彩。我班有一位学生,爱好打乒乓球,技术十分出色,学习不是很理想,班主任阻止了他打球,学习上仍不见成效。我在作业本上写到:“你能把乒乓球练得如此出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老师为你的特长而高兴;如果你能多拿出点时间来学习,你在学习上一定会是一位强者。”后来,他作业本中夹了一张纸条:“老师,过去我太贪玩了,荒废了学业,老师不让我打球,还很反感。是您使我重新站了起来,谢谢!”我很欣慰,这位学生的学习很快上升到中游水平。学生从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信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二、点燃学生自信,培养自我欣赏能力
      自信是获得成功的基石,自信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学会自我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
      赏识能点燃自信,产生不竭的动力。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因材施教、多方引导。我教四年级时,学生王某,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不做,上课贪玩,考试成绩经常是个位数,老师头疼,同学厌烦。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育,收效甚微。我没有放弃他,主动地去接近、帮助他,在学习上对他降低要求,采取“小步勤挪”的办法,耐心辅导。我与他达成如下协议:听写字词,以五个为基数,多对一个,奖励2分。为了得到奖分,他上课开始认真写字了,虽然经常管不住自己,但有了转变;听写虽然不达要求,也有了进步。我每次奖分时,他向同学们投去羡慕的目光,轻轻地叹息着。我发现了他追求进步、渴望得到认可的优点,及时与他交流:“有进步!你把错字写会,老师二次听写,如果你全对,奖励5分,怎么样?”他点点头,算是对我的回答。每次到教室去,他总是主动地把本子拿到我面前:“老师,我改写完了!你什么时候听写?”此后,他多次得到奖分,自然心里也美滋滋的。一次听写字词,他居然全对了。我给予他双倍加分、免一次作业的奖励。此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自发地叫好!这是有史以来王某第一次全对,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
      培养学生自赏能力的方法很多:朗读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说出参加比赛的同学的优点,并予以鼓励赞扬,不仅让他们感受到快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而且培养了学生关注别人、克服不足的良好习惯。
      三、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景
      每位学生都需要得到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学生更是渴望获得赏识。他们很容易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依靠教师“孤军作战”,效果并不理想。只有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景,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经典背诵、书画展、讲故事、科技制作等比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是学生产生自信心的重要源泉。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学生就会在不断被赏识的过程中快乐成长。
    (作者:山东高密市阚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