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冷暖总关情
2012-09-10 15:33 2012年9月10日今日文教A8版 单德密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5名政协委员分别接到了周营镇政府有关部门送来的“周营镇政协委员建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书”,5名建议人对建议办理之快,效果之好称赞不已。
四个月二次捐款
年初,区政协委员侯化新向政府提出了“关于建立帮扶困难群众长效机制”及“推行镇村党员干部工作日志”的建议,均得到采纳,前者已形成制度,并制订了相应的长期联系帮扶办法;后者要求每一名机关党员干部每年下村300天,住在乡下100天,和群众一起劳动60天。党员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记录在工作日志上,集体研究解决。到目前,该镇先后开展了“科级干部一帮五”、“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带二”、“爱心捐助”等一系列救助帮扶活动。2月份以来不到四个月时间,镇党委先后二次发动机关干部捐款,捐款总额达7.5万元,共救助困难群众191户,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207条,深受群众欢迎。
十年愿望一朝解
今年2月,区政协委员孙中银、王广峰联名提出了“ 需解决陶关六村湖涝季积水及生产用水问题”的议案。镇党政领导实地调研后当即拍板:“这个问题再难也要解决!”次日,镇领导就把办公桌搬到陶关现场办公。
陶关六村田由于地势低洼,给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而治理这1万亩土地约需资金800余万元,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周营镇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十年前,有委员提出治理六村湖,前几届党委、政府也曾采取了相应措施,都没有使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一向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镇党政主要领导,没有因资金问题而退却,他们一面安排工程动工,一面动用一切关系跑资金。目前已整修生产路27条,桥涵11座。
四步法化解矛盾二百件
为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区政协委员王波建议镇政府实施“四步工作法”方案,又称“二三四五工作法”。“二”指“二个一”工程,即为每村培养一名具有法律大专学历的村干部,为每户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在培训中,司法所制定了培养计划,专人授课,实行考勤、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目前全镇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5万人。“三”是健全三级调解网络,镇成立了调解中心,行政村成立了调委会,自然村成立了调解小组。目前,全镇共有38个调委会,89个调解小组,226名调解员,调解网络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了各个角落。“四”即完善了“四个机制”,一是信息和纠纷排查预警机制,每村确定村四职干部为纠纷信息员,严格执行纠纷信息报告制度。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组织开展大规模纠纷排查,要求村组信息员在特殊时期,实行纠纷排查“日报制”,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目前,全镇共排查纠纷苗头310起,消除纠纷隐患270起。二是领导包案机制,把调解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对每一个待化解的矛盾纠纷,均明确一名副科级干部全程跟踪承包,直至矛盾化解,纠纷解决。三是快捷反应处置机制,发现信息苗头,要求村调解组织必须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报告镇调解中心,调解中心接报后,即组织人员赶到事发地点,控制局面,切实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四是考核激励机制,镇上按照矛盾纠纷发生的件数,产生的影响和调解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对三级调解组织进行百分考核,按得分多少,给予奖励。“五”即制定了五项制度,分别是领导责任制度,值班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回访制度,纠纷督查制度等,为调解组织快速反应提供了保证。到目前,全镇三级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纠纷197起,无一例民转刑,群体性械斗、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的稳定。
三色牌震慑三十家销售点
目前,周营镇农资经营户达到三十家。哪家货真,哪家货假,一时让农民难以分辩。为避免农民上当受骗,区政协委员单振建议镇政府推行“三色牌”制度,不定期对农资经营户进行抽检,一来让有假货的卖不出去,没假货的不敢进;二来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三色牌”由红、黄、粉三色组成,对连续三次抽检合格的在其店门上钉上红色牌;对抽检质量不稳定的在店门上钉上粉色牌;对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销售点,在店门上钉上黄色牌,并责令其停业。今年春耕一开始,镇政府即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工商、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下,对全镇30家农资销售点进行了突击抽检。其中,3家受到了粉色牌警告,2家被责令关门。
(单德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