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初探

邓展雄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决定于诸多因素。但与能否激发学生对地理科的学习兴趣亦很大关系。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得好:“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说过:“教育应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他们无不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兴趣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地理教学的生命力——如果教学内容枯燥、繁琐,教学方式呆板、单调,教学语言平谈乏味,课堂气氛凝滞、沉闷,学生必然视地理学习为沉重负担,那么教师遇到的必然是被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冷漠的态度”和“默然失色的目光”,甚至碰到比这更糟糕的场面,学生或厌倦不安,或昏昏欲睡。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无效劳动,更谈不上“具有生命力”了。因此,地理教师最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的手段就是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下面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 巧设“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授新课前,如果教师能用生动的故事,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导入新课,就常常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例如,在讲授《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新课时,教师可先讲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 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布下了水雷阵,同时派出强大的舰队,日夜巡逻防守,真可谓固若金汤!可谁知德军潜水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覍地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以突然袭击。原来,德军早已掌握了该地区一个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军将领忽略了。你认为德军是如何抵达地中海的呢?利用史事,适时提问,巧设情景,使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的进入到“海水运动”知识的学习中去,效果不言而喻。

    二、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调查表明,实验教学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好奇、好动是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想方设法在新课标要求下进行更多的实验,以满足他们的愿望,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在地球仪上沿着一条经线滴一滴红墨水,地球仪静止不动时,会看到红墨水沿着经线方向流动;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时,发现红墨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简单地说:“南左北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眼、动脑构建的知识,记得牢、理解得透彻,学生的学习也就变得愉快而轻松。

三、通过“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优势,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日益成为广大教师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些问题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时若利用地球运动、昼夜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本来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地理知识到积极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从被动听讲变为多感官协同参与学习,重、难点知识便迎刃而解,也直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通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地理科学技术有关的社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地、经常地引导学生把科学、技术、社会联系起来。使学生看到学习地理的种种神奇作用。这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讲到新加坡的经济时,联系我国学习它的对外开放政策后取得的成绩,并用大家耳闻目睹的家乡变化加以说明。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地理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就在身边,感受到地理的趣味和易学,对地理产生亲切感。

再如:学生学习了“气候”的有关知识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气候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联系我们所学的“气候”知识,调查我们家乡的人们多以什么为主食,为什么?家乡的房屋等建筑物有何特征,为什么?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就发现,家乡的人们多以米饭为主食,主要是因为家乡地处南方,气候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的生长;家乡的房屋建筑物主要考虑通风、遮阳、隔热、降温等功能屋顶坡度大。主要是因为家乡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强且时间长,炎热潮湿,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这样,就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形成学习地理的良好风气。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的发生,既是学生新活动的起点,也是学生成才的动力源泉。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就是教师通过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是一种乐趣。总之,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们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产生深厚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华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