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初探

何洪汉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形式,代替教师讲解、学生机械记忆和模仿操练的传统教学。它能非常有效地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验。因此,我们教师可以把化学实验当作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学生把看老师的实验操作当作看表演,只看现象和结果,不太注意观察操作动作和规程,这样就难于达到教学目标。如果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他们就会专注于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操作,然后在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得知识,学会技能,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观察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初中化学的探究性教学必须注意把握如下三个方面。

一、 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的作用。

探究性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应该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而转变。

1、有效的探究性学习,通常是通过任务型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力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探究性学习的任务(往往是实验操作)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是一位设计者。

2、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既不能忘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可能会碰到的困难、遭遇的挫折,教师还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使他们的探究性学习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教师是一位组织者。

3、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探究,指导他们明确探究的任务和探究的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和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探究学习,直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又是一位参与者和指导者。

二、探究性教学的原则。

1、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当作接受知识的机械,教师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和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共同探究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抛弃依赖心理,自主探索、自主求知。

2、任务型探究的原则。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呈现方式是设立一定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究手段去完成。学习任务可不拘一格,但必须建立在教材、学生能力、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又必须具有开放性、思考价值和探究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对所学内容仔细观察,大胆质疑,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3、合作探究的原则。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几乎都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他们既没有合作意识,也没有合作能力。而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必须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贯彻合作性原则,特别是在学生实验、学习新知识等任务型探究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交流学习心得和经过探究所得的信息,进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

4、激励性原则。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激励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探究性学习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学生在探究中难免会出现彷徨、争论或错误,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启发引导。特别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应多给予肯定、赞赏、鼓励、消除他们的种种顾虑,同时要尊重学生的探究成果,不要随意否定或贬低他们,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三、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

A、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设置恰当的探究性问题。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的潜能,是他们探究新知识的必然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这种潜能。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内容,因材施教,拓宽思路,使化学学习更具趣味性、探究性,从而满足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获取新知的心理要求。如:通过学习实验室制取O2CO2气体的方法以后,可设如下几个问题:

1制取O2CO2的装置有什么特点?它们除了制取这二种气体以外,还可制取什么气体?

2、如何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制取一种气体,我们必须学会哪些知识?具备什么技能?

4、实验室制CO2时,是否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

以上这些问题就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任务,这样的任务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的。因此,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他们会通过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见解,形成统一的意见。然后,教师可让各个小组汇报探究性学习的成果。此时,教师既要作出恰如其分的点评,又要及时对学生给予激励,使这样的探究性学生取得圆满成功。

B、注重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大胆提倡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这种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探究性实验,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观察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种探究性实验应该安排在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后进行,一般应分两步骤:1、学生对教师的操作用出知识上的归纳。2.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如,在教学《二氧化碳》这一内容时,教师进行了制取二氧经碳的演示实验后,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讨论后,进行如下几个问题方面的知识归纳:a、要准备哪些实验仪器和药品?b、这种气体有哪些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c、这种气体有哪些化学性质(可燃性、可与什么物质反应、能否使石蕊试液变色等)。教师对学生的归纳作出讲评以后,让学生进行用不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组学生中去,给他们适当的指导,都会他们化学实验操作的技能。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自主得出结论: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助燃。最后,还可引导学生说出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的用途。这样的探究性实验,学生情绪高涨,变实验性为探究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又能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C、精心设计探究性习题任务。

适当的探究性习题,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它能在没有实验的条件下,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在大脑里进行比较分析,形成探究的步骤,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如:在期中考试复习时曾给出这样一道题:有一天小明不慎将一块金属掉进一个盛有水脸盆里,结果发生剧烈反应并有大量的气体生成。①推测生面的是什么气体?并说明理由。②设计一个检验这一气体的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总之,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探究性的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到科学方法,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华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