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范远琴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见面。

一、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关键在于教师要能真正放下架子,抛开条条框框,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课时,教师尝试用新的理念指导,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教材“议一议”,找出图中的几何体,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走到学生中去,倾听同学们交流,充当学生的合作者,启发学生联想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同学们的问题、想法,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积极评价。有了这样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空间,学生才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创新潜能才能源源不断的激发出来。

二、把解决问题看成是一种技能,激活创新思维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解决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数学课中的解题训练,应着重让学生开阔思路,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策略,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看数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才智,通过解决问题不仅能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数学知识情境中,对实际问题作出有条理的分析与猜测,学会创造性的思考。在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自信、获得的对客观事实尊重的理性精神以及对科学追求的态度等,对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策略

1更新观念,转变意识,自觉创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转变教育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并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现,并进行充分的评价,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逐渐激发出来,学生就能自觉参与教学创新。

2.转变角色,突出主体,学会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首先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如何促进学生的这种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的情感,提高新知识及创新思维的运用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会创新。

3.精心设计,优化练习,主动创新。优化练习要处理好质与量、新与旧、难与易的关系。要设计一些有一定坡度和难度的题目,即要考虑旧知识的巩固,又考虑到新知识的铺垫,难易有度。特别要设计一些有创新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主动创新。优化练习,就是练习要灵活多样,有趣味性。这样,学生乐学、乐练。练习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4.创设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情境,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实践告诉我,新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即学生开展的合作、交流、探索活动,教师角色的成功扮演,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上进行。课堂教学不只重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创设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亲手实践、自主探索,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求异创新。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数学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以及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之中,并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数学工作者应加大自己的创新力度,全面开展数学的创新教育,使数学成为新时期每位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让我们在实践中相互学习。   

(广东省五华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