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略论以人为本教育的理念和措施

略论以人为本教育的理念和措施

                  陕西商州区中学   李琳

论文摘要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鉴于此,现代教育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并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青睐与关注

       

关键词: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    中美教育不同    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本文从中美教育不同等方面出发略论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和措施,以臻读者

一、 从对中美教育的不同谈实施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

中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教育理论,按理是无法横向比较的,但就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方面,我们不妨看看几种对中美教育的不同看法:

看法一:“被动型教育“和“主动型教育”

中国的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习惯于给学生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比较系统、全面,但同时由于教师的讲解,学生往往只是按照教师的讲解去理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总是在学习别人的观点,缺乏主见和思考,进而学生的思维方式就固定化了,缺少新意,不利于创新意识和个人能力的培养,所以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但个人能力不突出。

     美国的教育比较侧重于个人的思考、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针对性的主题,然后由学生去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人能力,但相应的,由于教师教学过多的依赖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非常的全面,所以美国的学生个人能力突出,但综合素质不高。

 看法二:“共性型教育”和“个性型教育” 

       对人类科技文明进程有重大贡献的人,多数是外国人美国在某些科技领域至今还比我国要先进十年左右,这是为什么呢?全世界数学竞赛和全世界记忆力竞赛都是我们中国人在拿第一呀?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我想这是与我国与美国的教育方式不同有关

       中国是填鸭式教育,美国是启发式教育。填鸭就是强行给鸭子灌输营养高的食物使其快速增肥,这里比喻灌输式教育。由于高考分数的压力,需要我们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所以我们只有时间给学生讲是什么,却很少讲为什么。这样就使我们的学生慢慢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张着嘴巴等待灌输,不去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不去辨别,也就不会提取、整合,这样就失去了创造的能力。而启发式教育则不同,这种方式注重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辨别,形成自己的观点、理念,而后付之于行动,这就成了创造中国教育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夯实,课堂内容多,练得都是基本功,学得多悟得少;美国教育注重理解,调动个人情感经验去理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课堂内容也较少,练得都是创造力,学得少悟得多。

      概而言之:中国教育培养共性——让所有的学生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做同样的试题、完成同样的操作。美国教育培养个性——注重培养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不同理解;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由发展。说到这里,并不是要批判中国教育,我们中国学生是最勤奋、基础知识最扎实的,如果我们也能改变教育理念,取长补短,那么中国在科技文化面必将超越美国!

看法三:程式化教育”和“开放型教育

中国的中等教育:程式化教育。这种教育结构严谨,有章可循。突出让学生吸收、消化、融汇贯通知识。学生趋于定向发展。美国的中等教育:开放型教育。这种教育形式自由,理念超前。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诸方面的培养。学生趋于多向发展。

     中国人口多,只能 采用“大班化”。中国式的教育消化了最庞大的学生群体,为社会稳定和创造劳动力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美国人口少,班级实行“小班化”,“小班化”师生活动余地大,学生个性发展能得到充分发挥。但过度自由,学生压力小,导致学生不刻苦用功,对教育资源是极大的浪费。

看法四:“考试型教育”和“素质型教育”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导弹专家,他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被称作钱学森之问 审视中美两国的高考制度,这个问题不言自明。中国高考是我们学生的指挥棒,一考定终身。我们学生辛苦学习三年,最后就用一份高考试题来评判。只要学生能拿到高分,人们就会另眼相看。每年的高考状元不知让多少人羡慕不已。分就是学生的唯一生命。这样以来,使学生轻视其他方面的东西,不利于全面发展。再来看看美国高考,大学校长来负责招生。根据学校成绩、修学能力考试、高考等成绩综合评定是否录取。名牌大学将有非常严格的审查程序其中包括人品、课外活动情况、组织能力、领导才能以及高一高二高三学期成绩(至关重要)等综合素质 

      从上面的几种区别可以看出,我们的应试教育依然扎扎实实,应试教育的质量意识已经根深蒂固。教师思想负担沉重,教学中不是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一个人,而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成了苦行憎。应试教育剥夺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和空间,学生畸形发展,能力低劣。

我国传统教育的目标是以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为核心。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在大工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的需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这种教育理念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何谓“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为根本,为最高标准”。达尔文有句话对教育很有启发:“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这就需要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工作需要、能够终身学习的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二、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包括的方面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概述为两个方面:学会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思考,即尊重的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即素质教育。尊重的教育主要是指要真正从受教育者,即学生主体性立场出发;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性,关注学生如何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当代育人观念的核心内容。这要求教师认识到以下点:第一,教育是生存的需要,接受教育是孩子的本能;第二,教育是科学,必须尊重教育规律;第三,重视与学生沟通;第四,重视启发学生思考,贯彻启发式的原则;第五,重视对学生能力培养;第六,重视学生爱好和个性“天才”自由发展。具体来说以人文本教育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 大众化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教育注重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这就要求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德、智、体、美、劳等几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

2.   素质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教育摈弃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充分调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学生各个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

3.   创新化教育理念

    创新,是指在他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做出新的发现或对他人已有的成果做出创造性地运用。创新的本质特征是“突破”、“首创”、“第一,追求的是“新异”、“独特”和“满意”。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精神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鼓励教师因时因事制宜,通过变化教学方式达到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鼓励学生的创新表现,以增进学生创新才能的发展。

4.   个性化教育理念

       丰富的个性发展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源泉。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张扬个性,鼓励个性发展,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它把培养完善个性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人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个性化理念在教育实践中要求创设和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搭筑个性化教育大平台;在教育观念上提倡平等观点、宽容精神与师生互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5.  开放化教育理念
                                                                       开放的新型教育它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开放性,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教育评价的开放性等等。教育观念的开放性即指民族教育要广泛吸取世界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我所用;教育方式的开放性即教育要走国际化、产业化、社会化的道路;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即教育要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宽,从课堂教育向实践教育、信息网络化教育延伸,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社会教育拓展;教育目标的开放性即指教育旨在不断开启人的心灵世界和创造潜能,不断提升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拓展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指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物质的、精神的、现实的、虚拟的等各种资源用于教育活动,以激活教育实践;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设置教育教学环节和课程内容,使教材内容由封闭、僵化变得开放、生动和更具现实包容性与新颖性;教育评价的开放性指打破传统的单一文本考试的教育评价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更富有弹性的教育评价体系与机制。开放式的教育为以人为本的教育创造了广阔的天地。

 6.    多样化教育理念

      多样化教育表现在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管理体制多样化以及教育形式、教育手段衡量教育人才质量的标准多样化等等。这些都为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它要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教育机构与部门进行柔性设计与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学实践的弹性教学与弹性管理模式,主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政策法规体系与舆论氛围,以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多样化教育突出了人的才能各有所长,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7.   和谐化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十分重视人才的健康成长要宽松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滋润。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教育活动内部的教师、学生、课堂、实践、教育内容与方法诸要素的亲和、融洽与和谐统一,也包括教育活动与整个育人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的协同互动、和谐统一,把融洽、和谐的精神贯注于教育的每一个有机的要素和环节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整体,使人才健康成长所需的土壤、阳光、营养、水分、空气等各种因素产生和谐共振,达到生态和谐地育人。力求在整体上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出人才成长的最佳生态区,促进人才的健康和谐发展。                                                                                                                          
                                                                              8.  终身化教育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也不仅是个人成长的事情,而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大事,是整个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的事情,是关乎精神文明建设及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大业,它是一项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行业和部门,所以需要全社会普遍参与、共同努力才能搞好。与传统教育不同终身化教育是社会大教育体系,它需要在系统工程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一体化运作,以培养人们的学习能力,提升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满足学习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终身化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系统化的体现。

三、 实施以人为本教育的措施

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不仅要求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诸方面进行深化改革,还要求对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深刻改革,更需要广大教师付诸以实际行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依然搞得扎扎实实”的不良现象。下面仅就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谈几点措施:

 1.变“为教而教”为“为学而教”

     应试教育集中体现在“为教而教”,认为惟有分数、升学率才是教学质量的标志。而以人为本教育的理念体现在“为学而教”,强调把学生素质发展水平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把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教学目的。

     2. 变“学科中心”为“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偏重把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安排得是否妥当、逻辑是否严密作为第一考虑。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理念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把学生看成一个有理想、感情和灵性的“全人”,而不是吸收、储存知识的专门应付考试的机器人。课堂教学的一切设计、安排、运作都应充分顾及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等领域的均衡发展。

     3.  变“讲解中心”为“主动参与”

   应试教育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包括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觉参与三个方面:自主学习就是既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又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自我教育就是要学生具有自学的愿望,具有自我发展的渴望,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并为之付诸实践;自觉参与就是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参与到对教材的思考、分析和概括中去。

4. 变“知识中心”为“方法中心”

应试教育重在教材、知识和记忆。以人为本的教育把重点放在方法上,因为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钱伟长也说:“教师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可见,教师要明确“教什么”和“如何教;学生有明确“学什么和“如何学”。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随时获得知识、处理知识、、组织知识“为我所用”,进一步“创造知识”。 

5.变“考试中心”为“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为考而教,为考而学,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是人才。以人为本的教育认为社会是多元化的,人类社会不光需要高智力人才,也需要动手动脑的操作型人才,需要文艺、体育等方方面面的人才,普通劳动者也是人才。恰恰是普通劳动者的平均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贫富。有了这样的人才观,教学必然自觉地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舍得花时间给差生,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为实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教学,课堂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教学目标上,注意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

2) 在师生角色上,强调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

3) 在交往方式上,重视人际关系对学习的影响

4) 在发展能力上,提倡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5) 在教学程度上,关注学习的准备状态

6) 在教学结构上,强调合作、竞争、和个体化行为并存

7) 在教学评价上,主张以表现性评价为主的多功能评价

8) 在教学手段上,主张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

结束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障碍主要来之于以下方面:

a) 事实证明,新理念难以真正实施的原因主要来之于基层学校管理者,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既无能又无德,而且职业道德很差,正是这些人操纵着教育动向,因此,我们看到的现象总是“穿新鞋,走老路”。

b) 高考仍然是我国教育的指挥棒,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往往决定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因此必须对现有的高考体制实行优化更新。

c)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根深蒂固,因此,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是全民族行为,要求全民族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保为新理念实施保驾护航。

  通讯地址:陕西商州区中学

  姓名:李琳

  邮编:726000

  通话:13991468625

   QQ869197486

  简介:李琳,女,中学历史教师,现任高三历史教学。中学一级教师。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特别喜欢贵刊,因水平有限不敢给贵刊投稿,今日热血澎湃,但愿永远伴随贵刊为贫困的商洛教育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