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出山

       王生写小说也有八、九年历史了,然而县市的几家报社和杂志却不知其人。王生发表过作品,六年前,发过两篇,一篇是在外省一家省文联办的叫《溪水》的杂志,让寄去一百元钱,后来给寄回五本样书,三十元稿费;还有一篇是在一家市文联办的《太行文学》上发的,是参加他们举办的一个文学大赛,先交了十元钱参赛费,评奖后王生的小说获了三等奖,让再寄150元结集出版费,不寄款获奖资格取消,王生就寄了。之后不久,王生和叔在村里办起了砖瓦厂,之后便很少动笔投稿。
        三、四年功夫,王生成了村里的大户。去年村里竞选村长,王生一举夺魁,成了一村之长,原因是他当过兵有文化有头脑,更让村民信服的是他拿出两万元翻盖了村小学。
        乡里新调来一个刘副乡长,是从县文化局创研室下来带职煅炼的,听说还是县市挂上号的一位知名作家。王生知道了,心就痒痒。照例新乡长到位都要村村转一圈,认识一下村领导班子。这天到了王生村,王生特意在家摆了一桌丰宴,并宣布这饭钱算他王生个人账上。
        当王生拿出自己当年的小说和这几个晚上加班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时,刘副乡长一口气读完,先是吃了一惊,后是拍案叫绝:
“王生啊王生,你有这等绝伦的笔,为何不出山呢?”
        王生自是受宠若惊:“刘乡长过奖了,过奖了。我只不过一介村夫,在学校时爱好文学,当兵后因是卫生员常没事就胡涂乱写,还参加了两个文学函授。”
        “那你为何停笔了呢?这几年多可惜。”
        “没法子。复员后家里一穷二白。”
        “理解,理解,这不,我也没法子才下来的。你这支笔不能丢,凭你这水平,只要一出山,在市里肯定能一炮打响。”
俩人相见恨晚,倾谈直至夜十二点。
       刘副乡长回城时带走王生两篇小说,一篇短篇和一篇小小说。很快市文联办的杂志和市报上便分别刊登了,作品受到了市文艺界的一致好评。次月恰逢县作协改选理事会,身为作协副主席的刘副乡长极力推荐王生,王生当选为一名理事。自此,王生又重新走上创作道路。
       村里事多,夜11点家里的客人才能散去,王生的创作时间只能在零点至两点。想干点事,不牺牲点不行,王生最明白这道理。仅半年多时间,王生便有20多篇小小说,两个短篇发表于诸报刊杂志。在市文联的创作会上,王生被提名为市里的主要创作骨干,并让他提交一份创作计划。
       这下子王生可受不住了,村委一班人、村民们和砖瓦厂的叔都有了意见,意见是早就有了,只是不好开口。身为一村之长,抽空就钻到屋里写呀写的,还要不要带领村民致富,王生能有几个脑袋?也是,自从他当了村长,砖瓦厂他就来得少多了,每年砖瓦厂义务给村里人拿出五千元浇地割麦我没意见,可他老这样穷写个不停,也未见写出几万块钱来。
       就在王生举棋不定的时候,几家杂志社和报社也找来了,有的想写王生的报告文学,说他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又搞创作成为作家;有的想搞大奖赛,王生同为文学作者,知其艰难,希望砖瓦厂能赞助点。县报更是器重王生,说想在报上给王生辟个专栏,专写改革后的乡土人情。
       王生想了几天几夜也未拿定主意,辞职不干村长,对不起父老乡亲,村民也不会答应;再次放弃创作,自己确实很爱文学,并有着不可估价的才华。
        刘副乡长听了王生的心里话,也没了好主意,只好说:“走,我们去找市文联主席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