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建构思想品德课“知识树”成效

                                           山西省翼城县第四中学 成磊

     多年来,我在思想品德课也拿出“知识树”对政治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知识树的主要特征是,有深厚的文化理论的底蕴,有严密的逻辑推导,有关注现实的材料,有思维训练的分析,有“根”,有“干”,有“花”,有“果”。这样,既遵循思想品德课堂的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的原则,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
     一是捕捉信息,夯实树之根。
     根深才能叶茂。思想品德课之根在于坚实的理论、翔实的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之时,要进行大量的文献探索。首先,要通读、精读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这是我们上课的“源”和“本”。其次,要参考正式出版的各类教案,通过知识树这些教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占领思想品德教学的制高点。第三,要捕捉信息,上网,阅读各类报刊,如《半月谈》、《时事》、《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将各种信息内化,与思想品德教学交融。第四,解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研究中考的命题特点、信息动向、分值分配等,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加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二是理论疏导,建构树之干。
     “树干”是树的根本。知识树之干建构基于对理论的分析和研究。理论是思想品德课的特色,要解决理论问题,必须要善于疏导,重于内化。一是通过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既注重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也注意本课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模块的联系,做到心理健康、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与国情教育的综合。二是将疑点、难点问题列出,与其他教师进行充分的讨论,得出一般的科学性结论。三是研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理论动向,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三是关注现实,绽放树之花。
     没有“花”的树是缺少观赏性的。思想品德课“花”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时事、故事、成语、谚语都可以成为“花”。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的“花”,在课堂中最具有观赏性和穿透力。一是让“天下事”及时走进课堂。在全球化的今天,思想品德课必须关注世界、关注国际。二是让“国事”快速融入课堂,提高时政评析能力。通过讲课将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对接等国事知识融入课堂。三是让“家事”适时地进入课堂。
      四是思维训练,分享树之果。
      叶是树生命的象征。知识树模式需要大量的思维训练来丰满和充实。思维训练的直接方式是要以巧妙的、多层次的设问交流来完成。一是教科书已有现成观点的再现型的问题不作训练,多问为什么,怎么样,有什么意义。二是进行的思维训练必须要体现学生思维的迁移,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目的,也关照了学生关注自身的现实思考。三是进行的思维训练必须多层次,同一种训练,让每个学生能从自身的实际程度出发,进行不同的交流。在教师的引领下认真研读、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
      总之,笔者从乡镇工作到县城,不管到哪所学校,代几年级课,都让学生们掌握用知识树来总结与归纳知识点。实践中表明,知识树教学既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