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关注“预设”和“生成” 演绎有效的语文课堂

                               广州市真光小学   李清乐

        论文摘要:“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新课标明确地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是精彩的。
         关键词:“预设”和“生成”   挖掘文本   有效课堂

        叶澜教授的至理名言:“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形成了新的预设与生成关系,如何准确处理两者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能否“预设”而不死,“生成”却不乱,让“预设”和“生成”和睦相处呢?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教学点。只有精心地进行“预设”,并且抓住精彩的生成,才能演绎出更加精彩、有效的课堂。
        一、精心的预设,为生成起航
        由于网络时代的环境下,教学资源日益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特征。老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下,不断地拓展更丰富的课程资源、生动的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所以教师只有对各种可能生成的问题做好充分的预设,我们的教学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才能给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空间。因此,全面地了解学生,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科学预设的前提。然后,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教学预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彰显教者个性,主动驾驭教材;正确区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找准教学起点;客观分析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让学生在正思与反思的结合中学习;努力挖掘教材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和情感因素。总之,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关注课堂的生成,尊重还原本色
        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开放场,它不应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课堂生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思维,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老师课前无法预测的一种课堂现象。真实的常态的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生成”最具有学生生命活力和本真特色。
        综上所述,教学展开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思考、见解和价值取向多向交流与碰撞的过程。要演绎一节有效的课堂,预设和生成缺一不可,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目标与结果,甚至是超越。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