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群体性逆反的预防和诊治
2016-05-13 20:49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2016、5、1 范晶晶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二中学 范晶晶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心理状态,当这种逆反心理在群体中蔓延、传染,就形成了一种可怕的“群体性逆反”,一旦养成,将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
一、群体性逆反出现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
(一)对社会及制度因不了解而不满。
学生置身于社会之中,受到制度、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的影响,难免在幼稚的内心积累片面“社会黑暗”,再加上孩子对繁重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厌恶,就产生了对社会、对制度的逆反,而这种对社会的逆反,一旦成为班级“舆论”,就会对孩子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规划人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预防的方法:
1、不要让孩子脱离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接触社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思索。
2、利用各种机会,多让孩子接触正面的社会信息。
3、帮助孩子分析社会出现某些不良现象的原因,使孩子理性、全面地看待周围事物。
(二)对老师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满。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和教育。
预防的方法:
1、切忌集体批评,部分孩子一起犯错时,老师往往会选择集体批评或惩罚,比如全、班一起罚抄,这是一种很不理智的行为,会引起没犯错的学生的强烈反感,同时也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2、切忌轻易发怒及体罚,要尊重孩子。
3、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4 切忌专断,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力,要有一定民主和平等,孩子虽小,也需平等对待,他们需要参与班级管理,当他们的意见有创意或合理时,就可以采用。
(三)对老师教学不满。
教育和教学不是完全隔离,而是相辅相成的。
预防的方法
1、踏实做好备课工作,决不允许出现低质量课。
2、有错就改,老师不是圣人,在教学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一定要懂得承认错误,在学生心中建立诚恳的形象。
3、力争不考倒数。在考试压力下,班主任所教班级成绩会直接影响孩子及家长对老师的承认度。
(四)当个别逆反情绪出现时,未能及时发现并教育,致使其逐渐蔓延。
班主任必须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人,一旦发现孩子有逆反情绪,必须立刻加以引导,消除潜在危机。
预防的方法:
1、要经常与学生聊天,利用一切机会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班级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在班级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通过这支队伍帮助有逆反情绪的学生,很多时候,孩子的力量比老师更大。
3、及时要求家长和其他任课老师的配合。有时,班主任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好其他任课老师和家长的力量,往往事半功倍。
(五)心理教育受到忽视。
很多班主任都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心理教育,对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是很了解。而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周围环境的影响,心理问题很突出,所以,无论是为了班级管理的顺利实施,还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都应该重视心理教育。
预防的方法:
1、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现在已经有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老师,并开设了心理课,要让孩子拥有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基础。
2、老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班主任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辅导者,如果老师有一定的心理知识作为后盾,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3、要定期给家长进行心理知识辅导。家长是孩子的后援团,而很多家长都缺乏对少儿心理的科学认知,学校有必要通过开设课程或制作简报等方法,给家长传授心理知识。
二、出现群体性逆反后班主任采取的措施
(一)要时刻保持冷静,切忌处理简单粗暴。
班级如果已经出现群体性逆反,作为管理者,面对学生的“不听话”甚至“挑衅”,首先要冷静,可以先把矛盾暂时放下,等自己和孩子的情绪舒缓后,再作教育引导,把事情彻底解决,而且,这个教育过程必须充溢着“爱”。
(二)善于改变自我,以自身改变带动班级改变。
我在接班后,对学生作了一份调查: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最不喜欢老师什么?孩子们都作了认真的回答,他们非常渴望老师的理解,非常渴望看到老师的微笑。于是,我调整了自我,迎合孩子的正当需求,用自身改变去影响孩子的改变。
(三)要加强目标教育,规划人生。
作为班主任,必须引导、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目标,为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勇气。这样,学生的人生就会变得充实、坚韧,而不至于因一些小事受到困扰。
(四)加强“感恩”教育。
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要让他们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他们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从而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五)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他们除了帮助班主任管理之外,还起到引导班级舆论的作用,如果班主任能抓住这些班干部,在班级营造积极氛围,然后对其他学生逐个“击破”,这种群体性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六)要求任课老师和家长配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多管齐下。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资源,如阅览室、心理辅导室、社会实践活动等,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与其他老师和家长配合,培养孩子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
群体性逆反是“可怕”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努力预防群体性逆反情绪的出现。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相信他们有描绘自己前途的能力,只要老师拥有“爱”和“智慧”,孩子就一定能在我们的带领下,成就人生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