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而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之中,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活动是新课标的基本体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在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那么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创设生活情景,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小学生正处在生长与发育的初级阶段,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积极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巧妙地利用车轮的形状向学生激疑:“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椭圆形或长方形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形体图形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长方形不稳,有的说因为做成圆形比较好看,还有的说因为圆的车轮走的路程最少等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我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产生急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
     儿童是知识的创作者,当他们主动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因此,教学不是简单的“给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开课始,老师问同学们手里是否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通过一小段时间地观察,学生甲和学生乙出示三角板说,我们俩的完全一样。
接着老师又问,他们可以拼成怎样的图形,通过拼接,同学们告诉老师说,可拼成平行四边形。老师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那么该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通过一连串地问疑,引导学生很快地说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于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老师再以鼓励性的语言给予肯定,使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走如实例的计算。
     三、正确运用教育评价,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教育评价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它有密切的正相关。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
     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笔者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四、动手操作,提高参与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动手操作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动手操作和根据操作的阶段结果合理想象,对于学生理解新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减缓知识坡度,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如,教学“正方形认识”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其特点,最后让学生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不同点与相同点。通过看看、量量、数数、比比、折折等操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协同合作,逐渐借助表象抽象出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不但能获得知识,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以发展。
     五、实行灵活的课堂教学调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
     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有个同学突然举手报告:“某某同学在睡觉。”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同学的身上,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要是指责那位同学,将他批得体无完肤,必将影响课堂进程,会更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灵机一动,走到那位同学身边问:“你一天睡多少个小时,睡的时间占一天的几分之几?”该生眨了眨眼后说:“我一天睡8个小时左右,占一天时间的1/3。”学生马上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数的认识”这个问题上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要适度调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变化,一节课中要适当让学生的大脑松弛一下,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新的“紧张状态”;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的节奏要主次分明,避免单调枯燥或繁琐零乱,讲授时要松紧适宜,内容要难易交替,安排详略得当,教师只有善于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到互动过程,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上,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