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能力生活化是一个过程,一种活动倾向,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里解放出来,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一、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1、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学数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2、在游戏中学数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要成功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教可能性这个内容时,一上课我就把4个黄球和2个白球放进一个袋子,让学生去摸,在这一过程中,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摸奖游戏引入课堂,在他们情绪高昂的情况下进一步创设情境,由学生一步步独立思考获得知识。
       3、联系日常生活学数学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
       4、学生人人动手学数学
       我们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有些教学内容,单靠教师讲解,就算费尽口舌,也难以表达清楚。而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往往有让人恍然大悟的效果。这是因为动作演示能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位置的感性认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这些直观得到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综合,便能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所以我在讲“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先让每个学生把纸对折,用剪刀剪任意形状,每个学生在参与剪纸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惟有这样,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所处环境不一样,所选择的方法更是不尽相同,不论怎样,只要注意挖掘,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服务!
                                                           (作者单位:余庆县构皮滩镇葛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