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诸种教学理念中,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可谓是高屋建瓴、振聋发聩。时至今日,它仍然放射着璀璨的智慧光芒。达到“不教”,是无数教育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魏书生等老师通过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不教”的丰硕成果。他们可谓是当今践行这一理念的先行者。
       现在,这一理念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建设高效课堂”为宗旨的课改运动,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动作全面铺开。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基础和手段。因此,课改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被细化为自主、合作、探究三种能力,而三种能力中自主学习能力又是基础的和根本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可是,许多教师在课改中却产生了困惑。他们已经主动或被动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课堂也显得活跃和热闹了。但他们同时也觉得,这活跃和热闹之后,是学生学得“不到位”和“有遗漏”,不如授给的便捷、放心。于是总要找机会“授给授给”。
       为什么会有这种困惑呢?可能是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要求不够明确具体;也可能是只交代了学习任务,没有给出学习方法,让学生无从下手。这两点的缺失,应当是造成“不到位”和“有遗漏”的原因。
       怎样才能做到学习要求明确具体,又有相应的学习方法呢?
       下面我结合自己设计的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的学案,来说一下我的探索。

 《植物的生殖》学案   所给方法及设计意图
        一、本节课由序言、____、____、____4个知识节段构成。  统揽全局  整体把握
        二、按着由前到后的顺序,按要求自主研读4个节段知识。         统揽全局  整体把握
         1节  回想一下花的结构是怎样的?被子植物的生殖是怎样的?  1.“由前到后”是落实教材的编写意图
        2节(1)联系已有知识,把所空的方框填齐。并用自己的话说出产生新植株的过程。
       (2)“两性生殖细胞”在方框中具体指什么?
       (3)划出“有性生殖”的概念。(一字不多)
       (4)你所知道的植物,哪些能进行有性生殖?
         2.学生用“温故” “质疑” “提炼”  “扩展”的方法学习
       3节  参阅“阅读与思考”完成下列内容:
        (1)填空:        
椒草的  长成新植株
马铃薯的  长成新植株
竹子的   长成新植株
       (2)完成思考题1、2。
       (3)划出“无性生殖”的概念。(一字不多)
       (4)举例说明什么是无性生殖
1.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普遍的思考和学习

       2.学生采用“提炼” “归纳”“练习” 的方法学习

       
        4节(一)阅读1、2段,完成写列问题
       (1)文中提到哪两种无性生殖的应用方法?
       (2)说出二者的概念(前者查汉语词典解决)
       (3)嫁接由几部分组成?都叫什么?依据什么把嫁接分成两种类型?都是什么?嫁接时要注意什么?
       (4)探究:嫁接时为什么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1.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用好教材

       2.用“分类别”“解释概念”“提炼”  “探究”的方法展开学习

        (二)探究
       (1)把三自然段扦插的步骤用1、2、3…标注出来。想一想每一步为什么要这么做?
       (2)把扦插的每一步骤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3)课外活动:杨树条的扦插——每人都做,做好实验观察记录。

          1.用“问题引导”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2.用“标注”、 “ 质疑”“开展活动”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

                三、归纳——列出知识结构图

             让学生用“列知识结构图”的方式,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模块化

       在以上的学案设计中,体现了“总体把握——分段学习——形成系统”的教学构想。这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在学习的每一环节,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都给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这或许是治疗学生学习“不到位”和“有遗漏”的良方。
       果真这样,我想,只要我们长期坚持“明要求,给方法”的做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定会有所提高。而“把课堂还给学生”、“达到不教”的境界,就距离我们教师越来越近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县半截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