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立足校情,探寻课程建设的“四度”空间

      【摘要】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笔者长期处于农村基层乡镇中心小学,努力实践着“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思想。本文从农村基层学校立足校情,着手从教师队伍素质入手提高课程建设的效度,探索实施方式提高国家课程实施的适度,借力乡土文化提高校本课程的广度和从评价改革入手提高课程实施的精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立足校情  课程建设   效度  适度  广度  精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与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笔者认为,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乡土化和生活化的开发和实施有助于国家课程更好的“安家落户”,有助于学校根据校情、师情、生情及学校周边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展开较具针对性的教学,以更好的提高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品位。有助于学校“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进一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需要,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笔者所处农村基层的乡镇中心小学,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承担着本校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更重要的是承担着本乡镇小学课程改革协调、统筹、指导和督查工作。笔者就结合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就农村乡镇学校如何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乡土化、生活化的开发和实施工作谈谈我们的一些实践策略。
  一、打造幸福教师,着力提升课程执行的“效度”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载体。因为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是教材的实施人,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何利用好课程资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方法的丰富等。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本身也应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原有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造出的学习资源却是无限的,这样靠师生去补充、去创造、去升华。教师是课程生成的创造者,课怎么上,关键在老师。在课程资源建设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教师本人的生活经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生活世界,特别是他们的经历、经验,智慧、理解、感受、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能够与学生要获得的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等一道进入课程,这样的课堂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更加有效。引导教师富有一颗“童心”,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做到尊重学生、研究学生、发展学生。坚持从教师生命整体发展和人的价值视角审视现代学校校本培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发展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通过实施“三格”培养目标使在不同的要求下的教师实现自身价值。通过“健全引领组织,以指导中心促动全体发展”、“打造骨干团队,以青师联盟凝聚教育精英”、“创新交流平台,以教育博客 凸现行动张力”、“构建四三发展模式,以分层培养引领自主发展”、“协调三对关系,以激励评价引领教师成长”等实践方式促动教师成长,保障适合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实施。
  在教师发展上我们逐步形成“营造文化催化乐学热度 、共同研修关注薄弱教师、合力诊断提高薄弱学科、教学视导直指常态课堂、教育科研打造强势项目等助推教师成长”的有效做法。而当这一系列的做法成为常规,沉淀为学校的文化之后,每位老师热爱学习,尽心工作,关心、热爱学生,把培养成善良、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民教师视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也就成了一种常态。
  二、探索实施方式,全力提高国家课程的“适度”
  由于国家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课程开发内容的来源,我们针对国家课程、学校资源、教师素养等情况,积极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式。基本形成了“充实补充式”、“更新发展式”、“改编整合式”等校本化实施方式,切实提高国家课程“适度”。
  1.“充实补充式”实施。是指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制定出课程选择的标准,依据标准从众多的现有课程资源中选择比较合适的课程,可以对国家课程教材中的不足之处或某些适合加以扩充的内容点,进行充实或补充而形成的课程内容。
  2.“更新发展式”实施。是指教师根据学校特色以及自身需要,独立或合作开发全新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教材中滞后或不是的内容进行更新而形成的课程内容。
  3.“改编整合式”开发。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或自身的现实条件,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是对国家课程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改编,或者将相关学科的有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而形成的课程内容。这种方式应用于各个学科,是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不改变课程总体框架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度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所教学生需要。
  同时加强作业布置的研究和管理。提出了作业设计的“整合性、趣味性、层次性、合理性”四性要求,引导教师对作业设计时实现重数量转向重质量、重记忆转向重理解、重结果转向重过程、重模仿转向重创新的四大转变。由此而产生多种方式的个性化作业:如
  即时型作业:简单的课堂巩固性练习
  延时型作业:针对较难知识点理解和积累,如思考题、带*的难题
  套餐型作业:主要指家庭作业,要求每次家庭作业设计如快餐店的套餐,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制ABC三种套餐题型,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自编型作业:设置错题本,引导学生把平时练习的错误编制为自己的自编作业,班级内交流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的归类、整理、交流、迁移和巩固。
  实践型作业: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
  合作型作业:将学生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借力乡土文化,尽力凸显学校课程的“广度”
  根植乡土文化,让教育更具生命力,挖掘乡土文化,让教育更具竞争力。弘扬乡土文化,让教育更具感召力。结合校情,从环境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入手,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供孩子可选择的多样课程,为每个孩子的自主、生本发展服务,进一步凸显学校课程的“广度”。
       1.优化环境,环境课程熏陶学生。挖掘乡土资源,立足传统文化,以“课程培养学生”、“社团凝聚学生”“人文影响学生”“活动发展学生”为主要策略,努力构建人文校园、古城学苑。
  结合学校百年校史和地域人文积淀突出“人文”,设置民俗、名胜、古镇、社团等专题文化走廊;建设景墙、名人苑、校史陈列馆等专题文化景观。开展个性化班级、中队评比,班班设置图书角、生物角,充分利用学校空闲场地设置休闲书吧等。使整个校园充满“人文”“书香”气息,用环境课程、校园文化隐性课程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成长。2013年开始我们又重点整理校园绿化环境,引入上虞“四季仙果”旅游品牌,建设“四季果园、绿意乐园”,今年3月以来我们在校园中先后引进了香柚、樱桃、葡萄、黄花梨、金桔、橘子、橙子、柿子、猕猴桃、枇杷、石榴、桃形李、果桑、杨梅、梅子、杏子等20余个水果品种,上虞市内四季仙果游的主要品种我们学校校园内均能找到,建起了梅园、桔园、枇杷园、梨园等果园区块。通过果园建设旨在进一步提升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
  “古城学苑”式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课程除了体现在显性的环境与活动之中,更重要的是寓于隐性的学校文化之中,特别是师生在共同生活、共同成长中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相互依赖与心心相印,使彼此的生命与创造力得以舒张。
  2.分段开展,校本课程大放光彩。因为学校坐落于历史底蕴浓厚、文化氛围浓郁的上虞老县城。学校创设了校史名人成功励志、古城导游人文探究、英台文化琴棋书画三大乡土人文教育板块,形成了《丰惠镇小校史名人录》《梁祝传说》《悠悠丰惠  千年古镇》《传统经典人文诵读》四套乡土人文教育校本教材,采用“整体推进型”、“差异实现型”“年段实施型”三大方式推进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如《悠悠丰惠  千年古镇》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学校又从领导层面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指导、提出了要求。譬如针对《悠悠丰惠、千年古镇》提出了主题深化式活动、主题辐射式活动、主题平面展开式活动、主题立体推进式活动四个方面活动组织方式。
  3.应需开设,社团课程奇葩独放。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和学校办学特色教育的发展需求。满足家长、学生迫切希望学生能在学好国家规定的几门文化课之外,能再多些其他方面的文化或是艺术的熏陶的需求。学校在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教师意见的同时创设 “经正少儿科学院”,学院下设“英台才艺学部”、“觉农农科学部”、“金罍人文学部”三大少儿学部,学院下设十多个重点社团,三十二个体艺社团,每周四下午设置120分钟长课,确保社团活动时间。对部分社团,如玉水河舞蹈社、凤鸣山摄影社、凤鸣山合唱团等需要相关条件支撑的社团在自主报名的前提下指导教师采取提前招生的方式招收学员,其余社团均采取自主选择、自主报名的方式招收学员。学校试图通过这样的自愿式的社团参与方式让学生爱上社团,更爱上自己感兴趣的事。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参加的是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所以投入的精力更足,发展更快。为每一名学生发挥特长,选择性、差异性发展提供了机会。
  大胆尝试课时改革,在遵守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学校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大胆实践为课时“瘦身”,学院课程120分钟,长课40分钟、短课20分钟。每天早上有20分钟的“信息直通车”、“诵读”、 “速算”、“写字”、“英语派对”,每次主题都不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寻找相关资料,自主学习、同伴交流。正是在“人文领航、文化立校,办适合学生发展学校”办学理想的指引下,学校适时提出“来学,来玩,来创造”的口号,倡导孩子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激发创造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学校每年一次的科技、书画作品展览,1000多个孩子的作品常常放满了整个体艺馆,挂满整个校园;每年一次的“小天鹅艺术节”,全校学生更是大显身手,演唱、舞蹈、小品、相声、课本剧等等,给了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最亮丽的最优秀一面的机会;每年一次的“小创造小发明”科技制作,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都会有学生崭露头角大显身手……
  4.社会实践,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学校结合各学段特点和社会资源实际,创设了“经正少儿科学院”学部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充分结合学校所在社区实际情况,建立少年邮局、红色之旅小导游、松茵博物园、四季仙果之旅等校内外实践基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的特长爱好,积极开展适合小学生各年龄段学部、学院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学有余力或有兴趣特长的学生在这里得到了更好地锻炼和培养。
  5.另类课堂,让国家课程落地生根。在学校管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总有那么个别学生或因家庭原因,或因疾病等特殊情况无法在短时间内到学校上课。面对这样的学生,国家课程又该如何落实,这无疑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设置另类课堂的实施方案,变学生上学为教师送教。让学生在家享受教育,让国家课落实到每个学生。
  四、改革评价制度,努力提升课程实施的“精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明确了学生、教师和课程自身是课程评价的价值主体。评价标准是学校办学的指挥棒,是教师教学的航标灯,是学生学习的风向标。评价制度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支点,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结果。为此我们结合国家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和学校课程体系的实际,从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关键点和具体评价方法等入手,开展适合学校的、适合学生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制度探索,努力提高课程实施的“精度”。
  首先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学校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在评价目标上定位为“学生全面发展”,即学生个体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和和谐发展。在评价对象上定位为“全体发展”,即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发展,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评价结果的状态上,定位为“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即按照学生经验及需要在活动中自主的建构与发展。
  其次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学生发展的要素和小学教育的特点,确定课程、课堂、学生发展三大评价关键点。
  1.以课程为评价的中心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中心,针对课程的评价,我们确定为三个方面:一是用本土化的标准评价校本课程。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层次,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课程资源,针对校本课程制定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目标》和《活动课程评价方案》对学校每一门校本课程均和社团课程均设置了年级、学段的评价标准。二是用社会化、生活化标准评价整合课程。课程源于社会,在教学中课程能否与社会相结合,是评价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准。生活中电话资费、电费、房屋面积计算、节约用水等问题进入课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各种货物上的防伪条码设计等问题进入了综合实践课堂。小课题研究、校园变迁、家乡巨变等进入了语文课堂。三是用技能化标准评价社团课程。针对社团课程中体艺类课程,采用技能等级达标的评价标准,设置各年级艺术素养、体育技能达标标准,引导学生提高技能和素养。
  2.以课堂为评价的关键处。课堂是实施课程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实质性意义,同样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具有实质性。为此我们倡导建立“学程导航、人文课堂”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树立十大“人文意识”,把握“六大原则”,提升“五大能力”,实施“五导行为”,建设“人文、高效、适合”的课堂教学群体风格。坚持“学路优先”“以学定教”,从学习者的角度设计课程,教师跟着“学程”走。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保障学生课堂教学“五项权利”,关注学生课堂教学“五种状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信任、激发和依靠学生的学习本能,以学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强调 “学生与课程各因素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 注重学习者与学习对象(教师、文本、学生等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的多元互动、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强调生成性、活动性、综合性、整体性,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在课堂评价时突出“五定能力”“五导行为”和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是否体现了人文性,是否熟谙学程导航的诸环节,是否体现了组织活动的实践性技巧等方面的评价。切实提高教师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课程的能力。
  3.以学生发展为评价的核心处。评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因此我们以“学生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在改革评语方式的同时,运用“修身卡”正面引导学生养成教育,运用“名人奖章”作为阶段性活动、过程性激励评价,一年一度的“十佳特长学生评选”作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六小二奖”评价作为学年终结性评价、“百名好少年、市三好学生”作为最高荣誉性评价。德育修身卡、校友名人奖章、体艺2+1评价手册等制度的实施和《古城学苑》报刊的刊发和宣传窗中的“荣誉台”,都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人人获得成功的喜悦提供了可能与保障。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总结,在总结中深化。在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学校应通过各种手段,应用各种方法,努力转变教师、学生、家长的观念,将国家课程的教学立足国家的同时,立足地方、立足学校。唯有如此,才能将国家课程真正落实到地方,落实到学校。即真正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
        3.万卫党. 对“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理解.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