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文教视点>>

浅谈表扬的艺术

      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
       对一名教师来说,恰当地表扬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施教手段。掌握了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就能与学生在思想、心理、认知等诸多方面,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交流,使学生比较顺从地认可教师的教学理念,较好地实现促进学生学业、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每一名学生对于表扬的渴求,就像庄稼需要阳光、风和雨水一样重要。作为教师,只有正确运用好表扬这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学生这颗幼苗才能在人生道路上风调雨顺,更好地成长。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好表扬这种教育手段,确实需要一定的技巧。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应实事求是,分寸适度,真实可信。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工作上的细心人,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教师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表扬时的心理学依据是强化理论。研究表明,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扬优于批评,但有一个前提,表扬一定要讲方法场合,否则就会失去其作用。
      表扬不仅有一个好的时机问题,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像划火柴,火柴刚划着的时候,人们经常要用手掌护着,因为,开始时火焰弱,经不起气流的冲击。尤其是后进生表现出的进步苗头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十分小心,保护这小小的进步的火焰不要熄灭。如果一时没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闪光。比如在课堂上提一个比较简单的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回答出来了,教师便及时给予表扬。另外,如果一时学生没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可以用赞美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进取心。比如,学生穿了一件新衣服,教师不妨夸一夸他的衣服;学生理了发,可以说今天真精神。要知道,赞美会在人心里引起的是积极效应,这种积极效应会起连锁反应,也许就因为你的一句赞美的话,学生上课注意听讲了,发言积极了,作业认真了,这一切又造成了更多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成为了教师表扬的契机。所以说,一句表扬或赞美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许就是因为一句赞美的话,形成一学生向上的良性循环。为此必需选择好表扬的时机。
      一、解决了疑难问题时表扬。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尤其是疑难问题。当多数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少数人能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时就应予以表扬。如果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予以肯定,而不宜表扬,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高见”的性格。
      二、当学生异想天开时表扬。有些学生往往异想天开,出其不意地发现别人不能或不易发现的问题,这时,老师应予以表扬。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异想天开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要鼓励学生敢想。
      三、提出与别人不同见解或向老师质疑时表扬。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办法,当学生独辟新径,采用与众不同的解决办法时,应该予以表扬。教师在学生眼中具有万能的权威。小学生提出质疑时,从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对权威的崇拜,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要有好奇心,好奇才能敢问,不要怕错。”因而从小就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不畏权威的精神。
      四、电话表扬,学生给家长争气是他们最自豪的事。如果班里某位学生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绩,老师打电话给家长,家长会脸上有光,学生会心里添彩,家庭气氛会更加和谐,学生会受到更大鼓励,激励效果会更持久。这种方法对于后进生,或是过去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家庭关系紧张的学生最为适宜。
      五、奖品自我选择表扬法。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爱好,后进生更是如此。所以,当后进生有了进步,不妨让受表扬的学生自己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式作为表扬,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足球,不妨组织学生去看一场足球比赛作为奖励。当然,这种表扬不是迁就学生,而是要选择有意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总而言之,适可而止。恰当好处的运用表扬,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和对美好前途的追求,促进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开发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励他们前进。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以表扬为主,要不吝惜你的赞美之词,这样学生才认为老师相信他,也才认为他在老师心中是一个有优点的学生,只有表扬才能让学生变得更阳光。老师们,擦亮我们的眼睛,多多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用多种方法实时的对其表扬。
                                                            (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王庄镇中心校)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5期
         2、《中外教学研究》2012年第4期